法律人生沉默在尖叫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m/
编者按: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在家庭里最核心的夫妻关系中,现实远不是热恋中的男女想象得那样你侬我侬,或许只是一地鸡毛,或许还有危机四伏。无论是在灯火辉煌、光影流烁的城市,还是在夜色阑珊、月华如水的乡村,每一扇窗户背后都有一个家,但是你无法知道在那扇窗子后面,正在发生的是一个个人生的故事,还是一场场人性的事故?“家暴”这个词,意味着婚姻难醒的噩梦,也意味着亲情血色的阴影。怎样与自己的至爱亲人和睦相处?怎样识别、帮助遭遇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尽管反家庭暴力法正运行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将不断演化发展,但家庭暴力却不会就此退却,毕竟人性的失范,还需依靠规范人心的内在力量将其归正。本期与你分享法庭上的故事,期待能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以法治的力量,减少家庭暴力,促进更和谐的家庭交流与沟通。

我的闺蜜在宇芽事件发酵当天问我:“为什么许多家暴事件,直到酿出血案才浮出水面?”

许多家暴事件隐藏在冰山下,你了解深层原因吗?

1

5年前,我遇见一位当事人。

开庭前,她单独找到我,说如果不判离,她会死在老公的棍棒下。她交给我一摞照片,面部呈现的损伤程度,足以让我烙下了心理阴影。开庭当天,她没出现。我打电话过去,她说:“一场小误会,给您添麻烦了。”

我还想追问照片是怎么回事,对方已经挂掉电话。我不知道,电话那头真的是一场误会,还是一轮腥风血雨。我只知道,这个号码,我再也没有打通过。

3年前,我遇见一位当事人。

开庭时,她提供了一张验伤报告,上面记载着多处软组织挫伤,轻微脑震荡。

而被告席上的男人,是我见过的认错态度最诚恳的施暴者,他声称自己是一时冲动并保证下不为例。

庭后一周,女方撤诉了。她说:“除了这次失手,他平时对我还是挺好的。”我不知道,这只是一次偶然失手,还是酝酿着悲剧的覆辙?我只知道,半年后这个女人又来起诉离婚。

半年前,我遇见一位当事人。她给了我一份男方写的忏悔保证书,但因对方不认可这份证据,她申请笔迹鉴定。

两个月后,鉴定中心退卷,说女方不想做鉴定了。

我找到她,她说:“我家人跟我说如果离婚了,我和孩子都得流落街头,活活饿死。”我不知道,挨打和挨饿,哪一个对于她来说更致命?我只知道,如果我判离,可能会断了她的生活来源。

2

这3个故事,暴露了许多家暴事件背后被害人选择隐忍的原因:担心家暴万一得不到实锤,对方会变本加厉地报复。

被施暴者的忏悔蒙蔽双眼,相信下不为例的谎言。习惯日复一日地寄人篱下,害怕小不忍则乱大谋。

于是,一部分人中途打了退堂鼓,一部分人不到性命攸关不上法庭。

在我国,第一次被家暴后,只有1%的人选择报警。而拿起电话求助的人,至少历经了长达3年的家暴。

你会说: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相信撒旦?我敢说,换做是你,未必会更清醒。

人性之一是恃强凌弱。被强大的力量控制时,求生的本能会告诉我们保持沉默或许能明哲保身,但其实欲望的黑洞正是被无度的忍让填满的。

人性之二是选择性相信。人们都愿意相信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所以你宁愿相信他们只是一时糊涂,殊不知家暴和出轨一样,只有0次和无数次。

人性之三是趋利避害。面对生存权和身体权的抉择时,没有生存能力的受害者在权衡利弊得失后会选择成本小的,却不知这是一场饮鸩止渴。

3

打退堂鼓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案例则是受害人寄希望于家暴被认定,却苦于举证无门。

宇芽事件发酵后,网络推文中出现的几个高频关键词是:报警记录、验伤报告、保证书信、照片视频、聊天记录、电话录音、邻居证言。

信息量确实很大,但作为法官,我想告诉你大多数推文不会告诉你的几个细节,希望能帮到你。验伤报告有用吗?有用。但只有验伤报告有些单薄,因为它无法直接证明伤情是由何人造成的,如果能补充报警记录佐证,将对你更有利。

报警记录有用吗?有用。但只有报警记录有些间接,因为大多报警发生在事后,接警回执只会写“报警人称”而不会写“警方查明”,如果能补充证人证言佐证,将对你更有利。

证人证言有用吗?有用。但只有证人证言有些片面,因为有些证人与原、被告亲疏有别,不能排除个体倾向或夸大事实的可能性,如果能补充验伤报告佐证,将对你更有利。

依此类推,你可以尝试排列组合。所有上述证据的关键词,两两之间是“和”而非“或”的关系。

这些知识,平时不会有人教你,但我希望你知道:我们尽量不要让一份证据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除非它本身就是一份能直接还原事实的“铁证”。

比如宇芽事件,如果没有那段电梯视频的“铁证”,你未必能在第一时间分辨微博发声是真相还是炒作。再如蒋劲夫事件,就连我,一个法官,也曾听信过那些明星大腕为这个“阳光男孩”做的“我站你”宣言。

证据的风向,精准时是黎明前的火把,跑偏时是雪崩前的雪花。还原事实时,能最大程度帮助你的,是一串活的证据链,而不是证据碎片。

4

让我们再回到上文的那些关键词:报警、验伤、视频、证人、第一时间。

不错,它们对受害人非常有用。但你一定会问:在那种紧急情况下,有第一时间报警的机会吗?有第一时间录像的能力吗?有第一时间喊人的条件吗?

苛求受害人在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像柯南一样布下无懈可击的证据矩阵,我们恐怕会被诟病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为换作法官,也未必会更机警。

那么,如果我没有能力获取证据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呢?那你需要取得证明力最强的那份证据。

我们见过一些案例,你可以说受害人足够机警,也可以说他们久病成医,但他们的确做到了用一份证据还原了整个事实。美国俄亥俄州一位调度员接到一个订披萨的电话,原来是一位女子目睹母亲被男友家暴,为了防止报警被发现而采用暗语,警方得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目击施暴。

在一些案件中,受害人在自家安装隐形摄像头,因为他们不堪忍受长期性的殴打,即便破釜沉舟也要搜集最直接证据。从证据学的角度,这种视频证据,证明力确实足够强大。

在同事的案件中,受害人趁施暴者喝水时,拨通居委会电话把听筒放在一边,发出持续的惨叫,居委会根据电话号码查到门牌号码,法院根据居委会证明出具了人身保护令。

通过这些案例,我希望你能了解几个关键点:一是当场报警比事后报警更有用;二是视频证据比照片证据更直接;三是居委会证明比个人证明更有证明力。

家暴事件隐藏在冰山下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害人面对那些对他们有用的证据,不知道如何排列组合达到效力最大化。

“你去告我啊,反正告不赢。”这句话,你我都听过,如雷贯耳却又痛彻心扉。但比施暴者的不可一世更令人心痛的,是受害者的缄默不语。

你的家暴,为何隐藏在冰山下?

因为在恐惧面前,有些人变成沉默的羔羊;有些人不想沉默,却不知道怎样去呐喊才能被听到。如果你选择沉默,你或许唯有自渡。如果你愿意呐喊,我也愿鼎力相助。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编辑:刘洁审核:李芹

赵霏作品往期精选:

疫情改变了什么

论法官隔离期间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法庭上的爱,比电影更深沉

左手弹琴,右手敲槌——记我的竖琴梦

迷失的羔羊

我养你啊!法庭劝你醒醒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zz/7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