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气燥依旧是主旋律

今天一大早阳光就十分给力

真正秋高气爽的天气

虽然早间最低气温只有8℃

但白天的气温还是会一路往上

今天的最高气温大概有20℃的样子

完全是标准的秋天模样

适逢周六,天气适宜

大家可以进行各种户外休闲活动哦~

天气形势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未来一周我县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受冷空气影响,10日、13-14日我县平均风力增至3~4级,阵风7级左右;13日前后局地有阵雨,雨量不大;13-15日平均气温将逐渐下降4~6℃。未来一周我县仍无明显降水,旱情发展快,森林火险等级高,需做好用水管理、森林防火工作。

具体预报

日期天气气温11月10日晴到多云偏西风3~4级阵风6级10~22℃11月11日多云9~24℃11月12日多云12~21℃

冬日滑雪已经成为很多人

喜爱的娱乐消遣活动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

假期里去体验滑雪的乐趣

与此同时,因滑雪导致的运动伤害

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大家要想真正体验到滑雪的乐趣

运动前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安全知识

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

滑雪最容易受到哪些伤害?

我们在滑雪时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滑雪时最容易受伤的是哪些部位?在滑雪事故中,可造成前交叉韧带撕裂、尺侧副韧带损伤(滑雪者拇指)、扭伤、骨折、脑震荡等运动损伤。其中包括膝关节在内的下肢受伤约占据滑雪损伤的5成,上肢受伤约占35%,头部受伤则约占12.5%。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滑雪受伤中占比最多的下肢伤害,使用双板滑雪者刚开始学习滑雪时,为了掌控平衡,人们都会将膝关节轻轻弯曲,膝盖内收。这种双腿呈“X”形的姿势在遇到突然变向或停止动作时,极易出现不可控制的膝关节扭伤,造成韧带损伤或断裂,若受伤后继续运动便会出现前交叉韧带受损撕裂。滑雪时摔伤多是因为没有得到专业指导,滑雪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且又急于求成。一旦伤害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滑雪者膝关节扭伤后出现明显肿胀,最好咨询专科医生。其他常见的损伤还包括下肢骨折、脚踝扭伤等,滑雪者一旦受伤,不要慌乱,应遵循制动、冰敷和抬高患肢三个原则,就地进行简单自救,医院,与专科医生耐心沟通,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那么上肢伤害有哪些情况呢?又该如何紧急处理?滑雪中另一个较为常见的是拇指损伤。专家表示,这种情况要尽快用支具保护起来,然后由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来检查是否有韧带断裂。同时,门诊也经常遇到滑雪摔倒后,因为手戳到雪地上力量传到肘关节,最后导致锁骨骨折的患者。如果在雪场摔伤后,锁骨位置出现局部疼痛、肿胀,要用吊带或三角巾将上肢悬挂制动以保持锁骨稳定,避免进一步活动导致血管神经损伤,及时就医进行拍片确诊。此外,锁骨受伤可以非手术治疗,切片部位通过螺丝钉来固定。除前文介绍的两大类损伤之外,头部损伤也不可忽视。在滑雪事故中,头部损伤虽然占比较少,但却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具体说来,头部损伤主要有以下分类:头部损伤包括脑震荡和脑挫伤。其中,脑震荡一般来说能够恢复,但也有很多后遗症,包括头痛、头晕、畏光等。脑挫伤、脑血肿则可以引起很严重的脑部损伤,从而引起肢体、运动、感觉、语言功能的障碍。面对这种情况,医院诊疗,且后期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为了避免滑雪时的种种意外伤害,给大家准备了以下几条滑雪建议:

第一,做好热身。虽然雪地比较松软,但一般的滑雪场地都是由高向低处滑,向下的冲击力很大,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热身运动,猛然的剧烈运动或不规范动作,极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如肌腱拉伤、韧带扭伤等。热身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膊和下蹲等,调动肌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第二,带好护具。滑雪过程中要带好护具,头盔、面罩、雪镜、护膝、护肘、护腕等等,要从头到脚保护好自己。

第三,摔倒时掌握保护自己的技巧。滑雪时“顺势而倒、就地打滚泄力”其实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方法,千万不要采取对抗的动作,摔倒时双手护住头部和胸部顺势向前倒地才是正确的。

第四,量力而行。鉴于滑雪是一项竞技运动,对人体的平衡掌控能力与力量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存在器质性疾病的人群,比如既往存在关节疾病、关节炎、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或存在腰部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心肺疾病如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疾病等,都不适宜参与这样的高风险运动。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







































补骨脂针剂能不能治好多年的白癜风
补骨脂针剂能不能治好多年的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zz/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