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这次好幸运,我只有一点皮外伤。
乙:我猜测,你在跌倒的过程中应该没有过度紧张。
甲:其实,我开始发现鞋子卡,打踉跄的时候也心头一紧,试图保持身体重心,站稳。在我意识到控制不住的瞬间,我就双手抱头,就地滚了下去。
乙:你当时能反应到缩成球,用这样的姿势“下”楼梯,你实在是太有才了。你也确实用这样的姿势完成了自救。我简直不敢想象,身高1.85米,体重公斤的你,如果不是顺势滚下楼梯,会有怎样的后果。
甲:是呀。我自己也不敢想。
乙:和你一起下楼梯的还有三个人,在你跌倒后,他们没有拉你起来吗?是怎样拉的?
甲:嗯,他们当时也受到了惊吓,等反应过来后,立刻跑过来要帮我起来。我谢绝了。
乙:你做得非常好。人在跌倒后能自己站起来,这对克服跌倒综合征非常重要。那你是怎么爬起来的呢?
甲:就像你平时教的——跪地,四肢着地,然后侧身,抬起一条腿,然后另一条腿,松手,慢慢站起来。
乙:哈哈,这么标准的动作,简直和我示范给很多人的动作一样。
甲:是呀,我就是按照你教的动作,真的没费什么力气就站起来了。以后,上下楼,走路,我真的要小心了。这次真正体会到了,跌倒不仅仅是岁数大的人要防范,而是每一个人都要有意识,怎么防,怎么跌,怎么站。
乙:你终于理解我执着地普及跌倒常识了吧。这样,我把和你的交流内容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能在真实案例中感同身受……
这就是我的家人,从跌倒前的无畏到跌倒后对“跌倒”的敬畏。作为运动知觉的讲师、专业照护者的我更希望普及防跌倒的意识,让更多的人重视但不恐惧,储备知识,防患于未然。这次我从专业的角度,给大家剖析:跌而不怕三部曲第一部:预防跌倒,重在不怕接触地面。我采访过一些长者,尤其是70岁以上的长者,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已经有很多年,甚至十几二十年都没有再次坐到地上活动了。原因是:他们担心自己没有办法从地上站起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长者学习坐到地面。)解决方案是:教长者,带着长者练习慢慢地扶着床、沙发到坐到地上站起。然后再进阶到在地上练习平躺,翻身,站起。第二部:跌倒过程中,重在顺势滚倒在地。人的运动器官是由骨骼和肌肉共同组成,肌肉附属在骨架上更有保护骨骼的作用。然而,当人们身心紧张的时候,感知神经就会让肌肉瞬间变得僵硬,很可能会造成骨骼在跌落的过程中不仅得不到充分保护,反而狠狠地摔倒,骨折骨裂的概率就会更高。人在发现有跌倒倾向时会无意识地抗衡和恐惧。战胜这一点就要不断温习第一部:学习不怕地面,顺势跌倒,翻身站起。第三部:意外跌倒后,重在能独立站起。周边人在看到有人跌倒后的不当反应,有可能加重跌倒在地的人的恐慌情绪;如果搀扶不当,更有可能造成二次跌倒或是严重的跌倒综合征。跌倒者在平复惊吓后,按照疼痛程度,理性判断身体状态。如果倒在地上的人能感受到疼痛缓解,身体活动能力逐步恢复,可以按照日常练习的方法,自己从地上站起,或是指导身旁的人,协助自己站起。(长者借助辅具,练习独立站起。)当然,预防跌倒,人们平时的力量和平衡训练也同样重要。面对无法避免的状态下,人更要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我分享了工作中长者和家人跌倒的故事,及跌而不怕的三部曲。我希望能把防跌倒的意识传播给更多人,您的点赞或是转发是对我的认可和鼓励。来源:瑞士运动知觉学近期推荐★重大变化!你的医保个人账户能给家人用了★对60岁以上老人将大规模开展疫苗接种!为什么打了疫苗还会感染?新冠疫苗的这些疑问,这场发布会都回答了!★养老院给我上了吓人的一课:丁克族地位低下,有钱有势比不上有子女★收藏边学边做,爸妈居家照护条★最新!关于新冠疫苗的23张问答卡,建议收藏!★转给爸妈看看!卫健委发布63个老年健康教育视频★江苏对4千名百岁老人长寿调查:报告结果颠覆所有人三观信用卡支付就用宝贝支付(点击上标题详细了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