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救死扶伤,教师育人教书。很多时候,医生和教师肩上承载的希望最多,带着耀眼的光环也最多。做好了,功德无量,积善积福。做不好呢?有人说,医生和老师是最容易害人一生,最容易致人于死地,也最容易让全心全意信赖他们的脆弱群体万劫不复的职业。想想医生若无医德,教师若无师德,真的很可怕。
今天发生的一件事如戏剧般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医德缺失的“恐怖”。
前段时间,父亲骑电车不小心摔了一跤,脸上蹭破一块皮,几天后感觉有些头晕,医院做了个CT检查,显示有轻微脑震荡。医生是妹夫的一个好友,他建议输三天液。为保险起见,回来后父亲输了四天液,就没什么特殊的感觉了。至今已有20余天,我想带父亲去做个复查,毕竟有点轻微脑震荡,千万不要留下什么后遗症,复查一下心里才会踏实。
今天一大早,我医院,正好借这个时间做个脑部磁共震,既对原先磕着的部位看得清楚,也权当给父亲查体了。我们挂了个专家门诊,医生一问磕着过,很爽快地给开了张磁共振检查的单子。好不容易排队做完了检查,拿到了检查报告。我们赶紧找医生给看看,我从单子上看检查结果反馈应该问题不大。
我们姊妹好几个人拿着拍的片子簇拥着父亲进了医生的诊室,:“大夫,我父亲前段时间摔了一跤磕着了,这是我们拍的片子,请您帮忙看一下,好吗?”
大夫抬眼看了看我们几个,又看了看父亲,接过片子只在眼前一晃,没有2秒钟就放下了,连问都没问父亲,就说:“有点出血,住院吧。现在就住下,我给你开住院单。”说着,就准备动笔开住院单了。
当时感觉有点懵,是不是很严重啊,父亲怎么说没感觉呢?
“大夫,请稍等一下再开住院单吧,我们还有一点事要出去处理一下,一会儿回来再住下。“我对大夫说。
我想起第一次给父亲诊断的妹夫的那个熟人也是个外科专家,父亲也愿意让他再给看一下片子会更保险。妹夫电话联系了一下,今天他正好不坐诊,在外科病房值班,他很爽快的请我们把片子带过去,他给看看。我们便带着拍的片子去了外科病房。
打开专用的放片子的那个灯光箱,医生认真仔细的看了一下片子,说没事了,放心吧。听了熟人的诊断,我们又懵了。
“大夫,不是有出血点吗?”我追问道。
“是,有一点点,不过不要紧,自己慢慢就会恢复的,不会有啥影响。”医生说。
“不需要再输点液吗?”我不放心,再问。
“不用输液,没事了,就算输液这个部位也不管用。”他如是说。
“那真的没事了吗?给我们开点药养养行吗?”我还是不放心。
“不用,你们回去自己买点药吃吃也行,吃点降血脂的吧。”医生说。
医生问了问父亲,没啥感觉,偶尔起床急了会有点头晕,他说不关这里的事,活动的时候稍慢点就行了,不用担心,不会有后遗症的。结果是我们缠着医生硬是给开了两盒降脂的药才算放心了。
一张片子,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我真的是很蒙圈。这让我想起前年母亲身体不适医院找熟人给看片子的经历,霎时感觉心里是哇凉哇凉的。
医生的医德到底去哪儿了?周围小病大治的现象比比皆是,去医院人人托关系,找熟人,诊断的结果、治疗的方式就是不一样,真的是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事儿天天都在发生,人们心知肚明却只能无奈忍受。原本救死扶伤的医生若丧失了医德,小病大治,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强盗,却仍旧披着一副道貌岸然的伪皮囊,希望这样的医生不会太多。
由此我也想到我们教师,如果师德素养低下,没有一颗真心为孩子着想的爱心,没有一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责任心,不能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负责,日复一日只为“熬”那点工资,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不知道要打碎多少孩子宝贵的灯泡,更不知道要摧毁多少孩子美好的前程,良心何安?
李老师说:“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对。”既然无力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做一个生活中为人处事讲良心,有底线的好人,工作中敬业爱岗,有德有爱的好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做对,把日子过好,过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