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股声势浩大的善意,像瀑布奔流而下,墨尔本结识的朋友们,真正是萍水相逢,相知虽深,相识时间却短,在我们遭遇人生最大的变故时,毫不吝惜地付出关怀,让摇摇欲坠的我慢慢站直,重获新生,也让痛苦彷徨的存青渐渐抚平伤痛,变得坚强。从墨尔本出发往南,在大洋路(GreatOceanRoad)上缓缓前进,冬天的海变化莫测,巨浪一波波翻滚,节奏如交响乐澎湃,忍不住停下单车,顺着河流出海口走到沙滩,寂静的海岸公路,度假小镇空空荡荡,游客已散,海鸥一阵又一阵地喧哗鸣叫。这段路最难忘的是和澳洲野生动物的邂逅,经过小镇安格西(Anglesea)的高尔夫球场,有一百多只野生袋鼠自在地躺在球场上,打球的人要非常小心,打昏袋鼠可是犯了伤害野生动物的罪名;在罗恩(Lorne)青年旅馆的小木屋,用厨房的葵瓜子引来四五种斑斓的鹦鹉,写日记时它们总在一旁相伴;可爱的负鼠(Possum)爬到单车上东翻西找,找不到食物,睁大圆滚滚眼珠疑惑望着你,任谁都不忍心不拿出食物招待,和它们熟了以后,还会用爪子抓门讨东西吃,欣喜地享受野生动物奇妙的骚扰。耳朵习惯了海风夹杂潮水的声音,眼睛习惯了海天一色的水蓝,两人热烈讨论的却是澳洲的重头戏——中澳沙漠(Outback)。一九九二年存青在东京念书时,我到日本找她,她拿出日本作家椎名诚的书《热风大陆》,指着书中一张跨页照片说:“这是从空中拍摄作者开吉普车横越中澳的照片。”那片红土沙漠深深触动了她,她说:“有一天我也要走过那块土地。”那是七年前的事了,我们即将骑到阿得莱得(Adelaide),由南到北骑斯图亚特公路(StuartHighway)横越中澳,大多数澳洲人都没去过的内陆,一直呼唤着我们。▲作者行路中的小动物一场改变生命的意外澳洲大洋路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观光客,位于坎贝尔港国家公园的十二门徒岩(TwelveApostles),散落在海上的巨石与壮阔的海岸,是这条路上最有名的自然奇景之一。过了海边度假小镇阿波罗湾(ApolloBay)后不久,山路蜿蜒,两旁是高耸尤加利树,偶尔抬头望,还可以看见野生的无尾熊,懒洋洋地抱着树干昏睡。公路顶点的莱文丘(LaversHill),人口不到百人,这里一直到十二门徒岩,一路是曲折多弯的下坡山路,常有交通意外发生。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二日早晨,发生在这条公路上的一场意外,改变了两个好朋友的一生……前一晚不断爬坡,连存青都觉得累到极点,我的日记写着:我俩都发挥潜意识自我激励,骑到可以感觉大腿肌肉发热,最后踩踏变成一种不自觉的惯性移动,跑马拉松的最后一段撞墙期,意识飞离身体,在冷风中出汗。▲布莱恩及贝蒂夫妇在车祸现场的施救早上十点从莱文丘出发,连续六十公里都是下坡,预计很快可到达十二门徒岩,下一医院,昏迷了十八小时,在加护病房待了两天,有一个星期记忆凭空消失,就是想不起来发生了什么事。病床旁寸步不离的存青,眼中闪着泪光,拿她在警局做的笔录给我看:9:30从莱文丘出发,我的行李重,下坡骑在前面。10:30转了几个弯,旅伴没跟上来,在路边等了几分钟,一位开车经过的老太太说,她发生意外,我马上往回骑,看到三四台车停在路边,她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安全帽裂成两半,距离单车大约两公尺,在场的人说没有目击者,不确定意外发生原因。有人帮忙按住她的头,有人盖毯子保暖。我尝试和她说话,她完全没反应。11:20住在附近十多公里外的医生布莱恩和贝蒂夫妇,接到电话,拿了急救箱迅速抵达,第一时间抢救。11:35第一辆救护车从距离出事地点最近的阿波罗湾赶来,医护人员做进一步检查。12:50医护人患研究伤患脑震荡伤势危急,联络救援直升机,她被送上救援直升机,直接飞到四百公里外墨医院(AlfredHospital)急救。“那你呢?你也搭直升机?”我问。“没有,我不是病患,不能搭,直升机飞走后,贝蒂老太太紧紧拥抱我说:‘孩子,让我们一起为你的朋友祷告吧!他们会尽最大努力救她的。’我本来一直冷静处理,那一刻,忍不住大哭,贝蒂还留联络方式给我,叫我有任何问题打电话给她,你在加护病房,布莱恩医生也打电话来关心你。”▲搭载病患的急救直升机“后来,警察帮我把单车寄放在附近餐厅,再到警局作笔录,他们推测当天是连续假期,车子多,海岸公路狭窄,不确定是否有车子撞到你,可能是车子呼啸而过的强风,让你失控,忽然紧急刹车,人飞出去头先着地,安全帽才会破裂。看我泪流不止,一位女警开了BMW警车,时速一百多公里,连续开了四个多小时载我回墨尔本。”“你一定吓到了。”我说。“美愿陪我到加护病房,看到你全身插满管线昏迷不醒,我问主治医生你会昏迷多久,医生说不确定,因为是脑部撞击引起的,可能是一天,也许要一个礼拜,或者更长时间。我和美愿忍不住痛哭失声。”“我希望留在加护病房陪你,却知道很难,后来灵光一闪,借口你的英文不好,自愿担任翻译,居然打动了主治医生,他让我留下来,我整晚不断在你耳边呼唤,隔天早上当你恢复意识时,仍插着喉管无法说话,但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没事了……”“我感觉得到你一直在身旁陪我。”她还拿了在病床守候写下的话给我看:如果能够的话,我多么希望这次的意外是发生在我身上,而不是心静,所有她所受到的痛苦,我都愿意加倍来和她交换,在加护病房等待的每一刻,我无法停止自责,这一切都不该发生在她身上,她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朋友,只要她能醒来,我一定帮她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昏昏沉沉,两天后转到普通病房,意识还很微弱,每天大约有一至两个小时清醒,那时用笔艰难地写着:“这星期像电影有一段被剪辑师剪掉了,不论如何回想,还是一片空白……”也许到达心理学所谓的“死亡临界点”,幻境中在墨尔本老教堂游玩,心中充满了爱和宁静,思维非常清晰,所有恐惧痛苦完全消失,全身轻飘飘的,却还有牵绊,像是到机场要搭飞机离开,却被赶到机场的人苦苦拦阻,终于因留恋原来世界,没赶上班机,回过神来睁开了眼。▲病床前的友人相伴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让繁华世界崩解、消失,回归生命本质,庄子妻死鼓盆而歌,超脱生死的哲学,一向心向往之,生死一线,深藏的道家性格自然彰显,何必从俗乐生恶死,以前总是遮掩这种淡然的生死观,似乎无情到惊世骇俗,现在却是真实反应。很多濒死经验者描述最后一刻,总是说像看快转带,短短几秒回顾一生,轮到自己却不知如何说出亲身经验,有些事除非亲自经历过,否则无法领悟。再次审视自己,像第一次见面,对所有造就眼前这个人的机缘,充满了感谢,优点及缺点都了然在心,走过生命中的难堪与苦楚,所获得的领会及成长,是任何外力无法抢夺的,坦然面对自己,很难却是人生之必要。生命中的空白让自己沉潜蜕变,和过去决裂,羽化成蝶,更加优游自在,在有限的时空中,有无限的心灵自由。再看一九九九年五月三十一日亲笔写的日记,怵目惊心,像是一则预言:Mydearfriends:如果在旅程中发生意外,不必为我悲伤。因为我已认真活过,到目前为止,已经无悔。也许有太多的事还没去做,那对我已是另一个世界,让离开的人安息吧。凡人皆有死,虽不必鼓盆而歌,但只是时间早晚,我先走一步,请大家保重。不必任何仪式,生平最厌恶虚假的场面,只要火化归于大海——我最爱的家乡,于愿足矣。意外前几天,灵光一闪,忽然想要写一段话给朋友,人生在世,应该随时有离开的准备,才不会措手不及,造成遗憾。现在回想,太像是一种无法解释的预感,生命中有些事无法逃脱,可以改变的是自己面对事情的态度。“旅行难免会有意外,别担心,我现在是破碎娃娃,在娃娃工厂修补,慢慢接回来,很快就会变成新娃娃了。”接受骨折手术前,看到存青悲伤的表情,忍不住开玩笑,她翻译给护士听,护士都笑翻了,这间病房每天笑声不断。迷迷糊糊中,朋友一批批来访,这一股声势浩大的善意,像瀑布奔流而下,墨尔本结识的朋友们,真正是萍水相逢,在我们遭遇人生最大变故时,毫不吝惜付出关怀,让摇摇欲坠的我慢慢站直,重获新生,也让痛苦彷徨的存青渐渐抚平伤痛,变得坚强。▲作者和好友美愿合影出院后住在美愿家休养,因为脑震荡后遗症,暂时失去脑中融象功能,眼睛有双重影像常感昏眩,左右眼焦距不平衡,常常跌倒,至少要半年才能恢复。左手复健时,一开始连自己的头都摸不到,酸痛不已,慢慢尝试,臀部和膝盖的擦伤,因为天气冷,不会特别痛。医院检查、拆线和复健,逐渐复原。旧地重游永生难忘后来田俊德夫妇特地开车载我们到莱文丘取单车,那一段路永生难忘,单车旅行至今,走过的路就不再回头,像人生的时间轴线,不能回到过去。第一次有机会重游,窗外的风景依旧,当初的心情历历在目,却一下子就飞驰而过,此刻才真正了解单车旅行的意义,如果当初是开车旅行像此刻一样,会有那么多深刻丰富的回忆吗?先到阿波罗湾找护士莎莉,她一看到我就瞪大眼睛,一个月前,我是昏迷躺在担架上的病人,现在活生生站在她眼前,我对她毫无印象,只能微笑着,她平常在不动产公司上班,下班接受医疗训练。发生意外后,她医院。准备了一张感谢卡,贴上我出院后的照片,一直到道别,她都是惊异又衷心喜悦的表情,一向淡然的我,也不禁受到震撼,竟然有陌生人如此看重我的生命,更要好好珍惜失而复得的新生。▲拜访救命恩人布莱恩及贝蒂夫妇取回单车后,到布莱恩及贝蒂家拜访,一见面,紧紧拥抱他们表达感谢,看到健康的我,布莱恩医生帮我检查脑震荡引起的双影后遗症及双手抓力,确定复原情况良好,他从医学院退休后搬到小镇,研究远距离医疗,造福偏远病患,幸好他们快速赶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准备了感谢卡和礼物,诚挚邀这对救命恩人来台湾玩。经历生死考验,一切几乎成空,坚持梦想还有意义吗?答案和出发时一样。挫折激发更大的能量,“莫忘初衷”四个字的意义,在连月亮都没有的黑夜,像星星一样明亮。我要回台湾做进一步检查及复健,脑震荡的后遗症及骨折钢钉的拆除都需要时间,中澳沙漠旅程却要考虑季节,在寂寞星球出版社(LonelyPlanet)工作的美愿,警告我们不能太晚出发,达尔文十月底是暴雨期,洪水会淹没道路,连汽车都没办法通行。“如果你一个人去,可以吗?”低声询问存青。“经过这次意外煎熬,让我的心不再恐惧未知,如果不完成这段旅程,留下遗憾,恐怕我们很难从这次伤痛走出来。”外表勇敢内心还有点胆怯的她回答。回国前一天半夜十一点,只在侨界聚会见过一面的旅澳作家夏祖丽和张至璋夫妇,特地开夜车赶来探望,谈到意外及急救过程的温馨趣事,引得他们笑声不断。从发生意外开始,路人、餐厅老板、医生、护士、义工,遇到的陌生人都把我们当成家人照料,尽量减低我们的痛苦及不适,这一股“陌生人的善意”陪伴我们一路回到台湾。▲墨尔本的大洋路澳洲是鼓励冒险精神的移民国家,看到我们旅途中发生意外,遇到的每一个陌生人都竭诚帮忙,朋友也都主动慰问、协助。曾独自带着四只骆驼横越澳洲沙漠的罗苹·戴维森(RobynDavidson),在她写的《足迹》一书中有一段话:我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像澳洲社会某些小团体中的亲密友谊。这与澳洲传统的伙伴关系有关;与人们有空闲互相关照有关;与异议人士必须结合在一起有关;与我们的文化里,竞争和成就不是很重要有关;与在这种没有传统包袱的空间和潜力下,培养出宽大的灵魂有关。无论如何,这种友谊特别值得珍惜。虽然在澳洲旅行的时间只有三个月,那种“友谊”我们亲身经历,无私的付出让澳洲人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长期担任义工,乐在其中。▲海边风光无限回到台湾,却经历了一场强烈的“文化震撼”,回到人烟稠密的故乡,却像回到孤岛,机场、医院、餐厅,匆匆而过的人,争先恐后,毫不体谅别人,感受到台湾对陌生人的冷漠,行动不便只能自求多福,仿佛“多管闲事”就会惹祸上身。很多朋友真诚关怀,但是一般人生活忙碌自顾不暇,不好意思麻烦亲友,独力解决所有的问题。也有人认为我的意外是自讨苦吃,好好待在台湾就不会发生,为什么要去做一件那么辛苦又没有好处的事呢?看我们发生意外还兴高采烈谈论奇遇,“你们很幸运,遇到那么多好人”是最常听到的结论,言下之意,我“摔对地方了”,内心冲击比身体痛苦更难忍受,领悟岛国竞争激烈,胸襟无法宽广,看来多元化的社会,其实价值观单一,冠冕堂皇的表面下,追求名利才是人生最正确的目标,置身其中浑然不觉,这次意外后看得清清楚楚,无法再回到原来生活,更坚定自己的选择。旅程在墨尔本转了一个大弯,旅行和人生一样,再详尽的计划,永远会有意外,看到彼此眼中,梦想仍在飞翔。单车环球梦江心静·林存青著
一大波旅行系列图书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官方微店已上架!快点击“阅读原文”或识别右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hy/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