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8月6日
国内外中医新闻精选
本期关键词:疫情、中医
8月
蒙医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_翻开少数民族医药这本典籍,蒙医药是极其重要的一章,它的文字可考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在蒙古族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蒙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绚烂瑰宝,也是少数民族医药万花丛中的一朵亮眼之花。
年,中医药法落地,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促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蒙医药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强法治:制定蒙医药航行指南
茫茫辽阔的内蒙大草原,哺育了马背上的蒙古民族,自古以来,他们就驰骋在广阔的天地,过着逐水草而居,游牧和狩猎的生活。连年累月地同寒冷、潮湿作斗,战伤、摔伤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正因这样,他们逐渐积累了调理寒热、治疗疾病的经验,如用酸马奶、羊肉汤等滋补和强壮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对骨折、脱位进行手法整复;以“以震治震”的原理治疗脑震荡等等。这便是早期蒙医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医后又吸收了藏医、中医和古代印度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经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
蒙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年迎来质的飞跃。这一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条例》正式颁布,这部以法律形式承认蒙医事业发展的条例,迅速为蒙医事业注入强大而新鲜的活力剂。为了适应蒙医药和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年自治区对条例进行了修改,《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出台,将蒙药纳入法制的范畴,蒙医蒙药实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随着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东风正起,内蒙古自治区紧锣密鼓,加紧落实少数民族医药政策。
年,《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年)》出台,明确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蒙医药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落脚点,以保持和发扬蒙医药特色优势、大力推动蒙医药继承与创新为着力点,实现蒙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壮大蒙医药医疗、预防、养生、保健、教育、科研、文化、养老、旅游等服务体系,加强特色优势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蒙医药服务能力,不断传承创新推进蒙医药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为主要目标,实施振兴蒙医药事业发展“10大行动,20项工程”。
年,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又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送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修正建议。
蒙医药事业发展的脚步,正由一个又一个接连出台的法律文件巧妙连接,应运而成,引导蒙医药发展走向新世界。
强标准:助力蒙医药瑰宝走出草原
标准体系建设铺就中医药走向世界之路,也是少数民族医药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中医药法中提出要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
“近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为蒙医药腾飞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在蒙医药高速发展之际,蒙医药发展面临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蒙医传承的独特性使其无法“遍地开花”。
因此,蒙医药标准化是蒙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事实上,在少数民族医药之林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实施标准化项目的。年,耗时一年之久的《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终于编纂完成,填补了之前蒙医尚无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有关蒙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的空白,为蒙医药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
根据中医药法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精神,三年来,蒙医药标准化建设驶入快速道。接连完成2项国家中药标准、68项自治区蒙医药标准化项目研究制定。发布9个病种临床诊疗指南团体标准、蒙药材中药材种植技术地方标准14项,种子种苗地方标准5项,种子种苗团体标准5项,商品规格等级团体标准5项,道地药材团体标准3项。
年9月27日,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内蒙古标准化院召开《蒙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起草组第四次工作会议。申请对“蒙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目的在于按照国家标准指导对蒙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开发和推广运用,推动蒙医药这一少数民族医药的瑰宝走出内蒙古,在广大民众的养生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蒙医药标准化建设事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蒙医药标准化的实现,不仅是连接蒙医药与世界的高地,而且对于保证蒙医药的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蒙医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用医用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强特色:打开蒙医药世界之旅大门
作为少数民族医药的一支重要力量,蒙医药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内蒙古医学院,年内蒙古医学院成为全国西医药院校中第一个设立蒙医专业的学校,特色蒙医有了自己专属“名片”。
中医药法出台后,流传了千年的游牧民族的“土药方”,在中医药法指导下,走向国际。
如医院,前来就诊患者,除了自治区的人民还吸引了很多俄罗斯、蒙古等海外人群。医院拥有鲜明的蒙医特色,心脏病科主任纳顺达来研制出的蒙医第一个专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新型脉泻剂“甘露养心丸”,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之优势;血液病科主任杭盖巴特尔探索出的单纯蒙医和蒙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等效果显著。蒙医药治疗正深入越来越多中外人民心中。
在医院绩效考核的“国考”中,医院荣膺全国28医院第2名、自治区第1名,民族医类A+等级。它正作为领头羊,与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外以及国内几所知名大学医药研究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医院、连锁诊所,建立蒙医药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
在医院的带领下,自治区多家蒙医医疗机构也正积极与蒙古国开展巡回义诊、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对外交流活动,这已成为自治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并赋予蒙医药独特的“医疗外交”新内涵。与此同时,蒙医药还借力同仁堂等大型中医药企业国际化,大力推动蒙医药“走出去”,提高国际社会认知度,蒙医药正一步一步被越来越多人了解。
茫茫内蒙古大草原,中医药法春风吹响了蒙医药发展的号角,也呵护了蒙医药发展之花,它们正在茁壮成长,正在从草原走向世界。
8月
让中医之光点亮五寨
_连续穿过几条隧道,眼前出现了起伏的黄土丘陵地貌。高坤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就要到了。
作为中医院医院的驻点医疗队员,高医院副院长,和中医院派驻的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崔源源、医院派驻的糖尿病眼病科护士长宫喜梅、医院派驻的骨关节二科主任医师医院派驻的肛肠科副主任医师智建文一起,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
他们并非第一批来到这里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驻点医疗队员。从年5月开始,中国中医医院持续派驻驻点医疗队,每批医疗队连续驻点半年以上,从管理、护理等方面及心内科、肛肠科、骨伤科等专科开展帮扶。
两年多来,无论是已离开五寨,还是扎在五寨,或是即将奔赴五寨的中医人,心中都怀抱着一个信念:3医院医院标准。
一次帮扶连起北京五寨情
“两年多来,我们很多同事都去到五寨,这次我终于也踏上了五寨这片土地。”接到要去五寨扶贫的通知,高坤心里很开心。
从高坤的工作日志上,不难看出她一个多月来工作的忙碌。
“6月6日,带领驻五寨帮扶工作医院的对口帮扶乡索家沟乡开展了为期半天的义诊服务。6月8日,召开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协调会,协助理顺药品出入库监控与临床用药需求等工作流程;6月10日,邀请帮扶工作组成员医院重点专科骨科专家孙卫东开展了一次全院及周边卫生院参与的适宜技术推广和培训;6月23日,召开院感防控和医疗质量培训会及二甲创建整改专题会;6月23、24日带领医务处、护理部和院感办下临床科室进行“二甲”筹备的问题反馈及督导工作;6月29日在五寨县副县长董云龙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由帮扶工作组成员宫喜梅主讲的适宜技术培训讲座……”
一个月的时间,高坤很医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高坤认为,通过近几年的帮扶,医院得到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医院的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相对不足,部分科室人员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个别科室设置不够完善;重点专科建设力度仍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滞后,这些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帮扶解决。”高坤说。
授人以渔组团帮扶创二甲
帮助医院医院标准,是帮扶工作组成员今年的目标。
此前,医院围绕“二甲创建”中心工作,工作重心已从前一阶段的建章立制为主转到落实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上来。
“我们主要是从行政与医疗两方面对医院进行帮扶。”高坤说,接下来,工作将以“二甲”创建为抓手,将医院科室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逐步进行整改,整改过程就是内涵建设的环节之一,使医院硬件设施、医疗护理质量、中医技术、科室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等方面等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一个多月来,从建章立制到细化落实,医院管理、运行更趋规范了。高坤介绍,帮扶工作组定期对医院医疗、护理、药剂、医技、院感等方面进行抽查,并且坚持院长查房,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度等,实行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制及目标责任考核。经过帮扶,该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医疗安全等稳步提升。
在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方面,帮扶工作组做了很多努力。此前,该院在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以省级重点专科骨伤科、妇科、心血管科为主的一批重点专科已经初具规模。“通过门诊带教、技术培训、手术示教等多种形式,日门诊量明显增加。也已经单独设立肛肠科、骨伤科。特别是重点专科——骨伤科建设取得较大进步。”高坤说。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帮扶工作小组帮助医院搭建起与中医院、医院、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远程会诊平台不仅极大方便了患者,也促使该院医护人员通过会诊不断学习和提升业务水平、诊疗技能和服务能力。
面对即医院评审,高坤充满信心:“二甲创建是对帮扶工作的一种阶段性考核,是我们工作成效的有力体现。”
一片赤诚中医种子在五寨生根发芽
和高坤一样,很多中国中医科学院帮扶工作组成员将汗水洒在了五寨,也把中医种子留在了五寨。
健康扶贫激发了当地基层医生的工作动力,也提高了百姓对中医药的认识,营造了“百姓信中医”的良好氛围。
五寨县海拔米,冬季气温可达零下26度,当地人为御寒大量饮酒吃肉。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肺病以及风湿病发病率高。
两年多来,针对当地百姓的这些慢性病,帮扶的中医生们不仅对一对一地为当地百姓进行用药指导、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等方面的健康宣教,还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跟踪随访。
在五寨县义诊时的高坤也见到了很多热爱中医的群众。
当一位中年大姐送来一碗用三层食品袋包好的胡麻油拌苦菜,对医生说:“我在村里就可以看上北京来的大专家,我太高兴了。”的时候;当耄耋老人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夸:“共产党好,中医好,你们这些娃娃好。”的时候……
高坤知道,中医的种子正在这里生根发芽。中医药基础知识和适宜技术正在拓展、渗透到五寨的每个角落。
“在医院就能找到北京的医生看病,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健康扶贫、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方便和好处。这就是我们扶贫工作的意义。”高坤说。
合上工作日志,高坤与驻五寨帮扶工作组成员又将迎接扶贫工作新的挑战……(徐婧)
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省级中医药学会,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服务基层中医和民间中医的中医药学会。
客服—
韩老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