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生气也别打孩子这2个要害地方,别

哄娃带娃真是一件苦差事,很多宝妈带娃一阶段后就腻歪了,本能地厌烦到情绪焦躁。甚至,有些时候,宝妈被逼到想跟爸爸换岗,轮流体验带娃的困难了。

不过,换岗带娃没问题,但各位爸妈切记,哄娃带娃再苦恼,也要控制好脾气,千万别轻易动手。不然,把娃打坏了,孩子受苦遭罪,爸妈也心疼。

爸爸罚娃写作业到凌晨,娃睡着后挨了揍

一位爸爸跟娃的妈妈“换岗”,爸爸的任务是看着娃写作业。没想到,这孩子怎么说都不听,一会玩手机,一会拧铅笔,东玩一下西玩一下,磨磨蹭蹭写到了半夜,孩子还是没写完作业。

凌晨十分,爸爸困到不行了,但宝妈那边还是不允许爸爸睡觉,因为孩子作业没完成。凑巧,儿子此刻又问了爸爸一个问题,可这么简单的问题,儿子已经问了第二次了。就这样,爸爸一窝火,就把气撒到了儿子身上。

爸爸一个拳头挥舞过去,儿子没坐稳倒地了。很意外,儿子的头部撞到了旁边的家具棱角,结果就受伤了。

情况很紧急,宝妈吓到大哭,急忙叫医院。一检查,孩子的脑袋受伤,得了脑震荡。

宝妈后悔极了,训斥宝爸没分寸,打娃打到了不该打的地方,真是没有当家长的范儿,半点忍耐性都没有,更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这个爸爸当的也太不称职了。

切记,打娃别打“要害”地方,这2个部位不能打,别冲动

第一个要害地方:脑袋

小孩子的脑袋是关键部位,一旦打出了毛病,孩子这辈子都要承受后果,爸妈也会深陷后悔中。所以,家长再生气,也别冲动,别照着孩子的脑袋招呼,还说自己是一时气急了,自己都不知道打娃打到了哪里,那样就太不负责任了。

就像这位跟宝妈换岗的宝爸一样,一发火就打娃,还不小心伤到了娃的脑袋,就算后悔也晚了。

第二个要害地方:脸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小孩子的脸就是孩子的出行证,大家都要看娃脸。一旦娃的脸被打花了,有了血痕,让人看见了,娃下不来台,会觉得很没面子,很可能不会原谅爸妈了。

况且,家丑不可外扬,小孩子就是小大人,也是很有自尊心的,爸妈要给孩子留面子,就算再生气,也不能动手打娃的脸面。

除了孩子的脑袋、脸,不能随便打,还有些地方也不能随便打。比如,后背、腰部、额头、腹部等处,一旦爸妈下手过重,失手了,后果可能很可怕。

打娃真的很不该,爸妈要控制好脾气,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手,要避免伤害到娃。管住自己的情绪,真的很重要。

“特殊情况”下打娃,千万别下死手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很多家长的意见都不太一样。为人父母,有的家长说“不可以打孩子”。但是,也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在儿时,十分调皮捣蛋,总是坏规矩的情况下,如果父母说教无用,孩子又犯了天大的错,给爸妈惹了巨大的麻烦,爸妈小罚无用。此时,倒是可以尝试性地惩罚孩子,“该打就打”。

但不管怎么样,劝各位爸妈一句,打娃要有技巧,不该打的地方不能打。不过,在爸妈极度愤怒下,爸妈打娃的部位,可能就没法保证了。但爸妈平时如果很爱动手,可以给自己常做心理暗示,控制不住打娃时,绝对不能是“要害”地方,这才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犯下大错,打了娃不该打的地方,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绝对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要害地方,这是关系孩子一生的大事,切记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保证起到教育作用。

以德服人,以规矩教化娃,才是对娃该有的态度

爸妈再生气,也是孩子的亲生爸妈,对娃有着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所以,打娃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有以德服人,以规则教化娃,才是对娃该有的态度。

哪怕孩子写作业再磨蹭,平时再调皮,成绩再糟糕,爸妈也要控制好,别轻易发火。怒火中烧,恐怕行为会失控,一旦冲动下犯错,弥补起来就晚了。

互动话题:您家娃小时候乖不乖,经常调皮吗,总挨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qwnzd/14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