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高处摔落如何处理父母需区分轻重,

日前正值疫情特殊时期,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他人,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呆在家里。呆在家对于成人来说是最安全的方式,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要时刻小心各类安全隐患,如果家长粗心大意,比如只顾着自己而忽视了孩子,就容易酿成危险。

同事晓丽四个月前刚刚生下一个男孩,白白胖胖的、煞是可爱。因为最近新冠肺炎的特殊情况,家里人也不敢再抱小孩子外出了,所以小丽就每天带着孩子待在家里。这天孩子正在卧室里面睡午觉,小丽在卫生间里洗衣服,爷爷奶奶在客厅看电视。小丽虽然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却竖着耳朵听着卧室的动静。

突然,她听到卧室传来“咚”的一声,好像什么东西掉了下来,小丽赶紧放下手中的衣服跑到卧室,可不,宝宝不知什么时候滚到了床边。原本睡在大床的最中间,小丽还用一个枕头挡在床侧,竟然也没挡住。经过这么一重力过程,孩子一下子就苏醒了,躺在地上边蹬腿边哇哇大哭,小丽赶紧过去抱起了宝宝,边心疼地安慰边揉宝宝的后脑勺。

小丽的老公听到了哭声,也跑进了房间,一边数落小丽“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一边阻止到,“听网上说孩子坠床后不能揉后脑勺。”

“那应该怎么办?”小丽焦急问道。

“医院看看吧。”

“医院啊,先观察观察再说吧!”

“你们两个别再吵了,”婆婆也走了过来。“按照以前的老方法,宝宝坠床以后给他磕到的地方抹点食用油,能起到消肿化瘀的作用。”

两个年轻人半信半疑,但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决定先这么试试看。

对于家长来说,“坠床”是3~4个月宝宝最容易发生的意外。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了翻身,也十分好动,却没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一旦父母照顾不周,放松了警惕,没有大人在旁,又把孩子放置在靠近床边,孩子就很容易翻出床外出现事故。

坠床后如何处理最好?

①身体创伤

一旦发现孩子坠床,父母应首先判断一下孩子身体着地的部位,有无皮肤破损、肌肉扭伤、关节和骨骼损伤、脑组织损伤等。不要急着抱起宝宝,先观察15秒看有无肢体不能动、呕吐、神情异样等,防止移动时造成二次损伤。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一书中认为:大部分头部损伤是轻微的,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在头部遭受严重的撞击之后,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那么它就出现了所谓的脑震荡。当孩子出现严重的失忆,定向力障碍,语言改变,视力改变或出现恶心呕吐时,应立即拨打并联系儿科医生。

如果孩子哭闹怎么哄也哄不好、或者是长睡不醒、呕吐、异常兴奋、四肢肌肉紧张、出现斜视等视力问题,那就表现孩子可能存在颅脑损伤,需要立即送医。

如果孩子出现四肢活动不对称,用手触摸肢体或关节时,孩子大声哭闹或出现很痛苦的表情,说明孩子可能骨折了,医院治疗。

如果受伤的部位有出血情况,可用干净的纱布放在伤口上直接按压止血,如果孩子流鼻血了,可用手压住孩子鼻根处帮忙止血,用冷毛巾敷后颈处,帮助止血。

当孩子头部有轻微瘀伤时,不能用热敷的方式,而是要对伤口进行冷敷。前面案例讲到用食用油涂抹的方法来去肿化瘀,目前找不到专业的医学证明,如果孩子没有外伤,没有任何异常,也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孩子只是皮肤擦伤,医院,将孩子受伤部位涂一点点酒进行消毒,然后再抱起孩子,进行安抚,最大限度降低小孩子心理损伤。

无论孩子摔落是否有明显异常症状,都应密切观察孩子24~48小时,看看她是否出现了一些比最初症状更严重的症状。

②心理保健

高处坠落的同时可能会让孩子受到惊吓,引起精神不安、恐惧、睡眠障碍等。

为避免坠落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在孩子坠床后除了进行必要的检查,父母抱起孩子后可以抚摸孩子的身体来安慰孩子。

用语言轻声安慰怀中的孩子,转移他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忘记最初造成的恐惧。

如何预防孩子高处坠落?

当孩子学会从一侧翻身后就存在了坠落的风险。之后,孩子学会爬行、行走,所以高处坠落的风险至少会延续到三岁。

父母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但孩子在独自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有人在旁边看护。如果非要离开孩子一会儿,可以将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如防护栏里或者是安全的地面(比如铺了地毯的地面)。

如果孩子是在小床上睡觉,要为孩子选择有护栏的婴儿床,在孩子睡着或者玩耍时围上护栏,也应该在小床的四周铺上海绵垫等具有缓冲作用的物品,当孩子到七八个月会站立的时候,还要留心孩子是否会翻出护栏。

当孩子会走路的时候,家里的桌椅,玻璃,茶几都会变得比较危险,父母最好将这些物品设置安全设施,用胶条或防撞条把桌边、墙角包起来。

不要让孩子让孩子去高处玩耍,在窗户上安装护栏。对于小婴儿,不要将婴儿单独放入婴儿椅上或者桌子上,也不要独自留在床上、沙发上。

如果家中有楼梯,记得在楼梯口安装一个儿童防护门,别让孩子自行去玩耍。下楼梯时扶好孩子或者将孩子抱起来,以免孩子站立不好从楼梯上滚下去。

颖妈寄语:

现在是非常时节,家有小宝宝,父母看护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做好各种安全措施,照顾好自己的小baby哦。

-END-

我是颖妈,一孩儿妈,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多平台原创作者。喜文字,乐分享,我手写我心。更多好文期待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qwnzd/1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