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会,一辈子,一件事

这本《长城文化经济带建设研究》是董耀会先生对长城文化经济带建设的拓荒之作。学术界围绕长城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如此书之厚重者少。说句略显极端的话,今年长城学研究的收成,即使只有这一本书,也是个丰年。

文集是先生近两三年的作品,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上发表的文章为主,也有一些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作品,还有某些会议上的讲话和讲座整理稿等。这些文章,不仅对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也不仅对全国长城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更以时间或空间为尺度对长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述。文集中的文章内容主要服务于长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是这本文集的特色。

近两年实际上是董先生长城研究的一个高峰期,以近几年长城研究的内容为主出一本书很不容易。这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为他开辟了“长城经济文化带建设研究”。我作为主持这本刊物工作的负责人,之所以提议开设此栏目,并请董先生为专栏作者,一是长城文化经济研究的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二是董先生是长城研究领域著名的专家。

此前,《经济要参》还没有给哪个专家,像给董先生这样如此开设过专栏。这本刊物是中央级经济类内参,主要刊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中央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前瞻性地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为各级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决策人士和研究人员,把握发展动向,深入理解国家政策及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文集收录的作品较为集中地探讨了建设长城经济带、认识文化遗产长城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建立符合这个区域特点的协调发展机制的重要意义。这本文集的分量及更大的价值,在于它对未来的启示意义。

若把先生的长城研究分成若干阶段的话,前面的30多年应该怎么分我说不好,可以分为研究长城保护阶段、研究长城历史阶段等。但这本文集中的成果,一定是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或许是董先生学术研究的转型,今天他做的长城研究工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城研究,他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qwnzd/10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