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食忌逗笑
众所周知,人的咽部处于气管与食道的交叉口,饮食时笑闹很容易导致交叉口上的会厌软骨“失职”,使异物误入气管,从而导致呛咳不止。如果在宝宝进食时逗笑,呛入的是奶水还比较好,呛咳一阵子后宝宝就会没事。如果误入的是固体食物,食物很有可能会沿气道堵塞气管或支气管,造成宝宝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从而危及宝宝的生命。建议:逗乐宝宝应掌握好时间和场合,进食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另外,让宝宝一边看电视一边进食也不好,因为电视里的某些画面也可能让宝宝发笑。进食的时候就应该让宝宝专心进食,以免养成三心二意的坏习惯。4、学步忌硬鞋宝宝下地学走路时,要给他准备一双合适的鞋。有的父母为了让宝宝“漂亮”,甚至买来皮鞋予以“包装”,却忽略了鞋子是否适合宝宝这个重要点。其实,皮鞋的鞋帮与鞋底都比较硬,一双紧紧的硬底皮鞋会限制宝宝两脚肌肉的活动,加上减少了外界的刺激,必然会影响其学步,对宝宝脚部的发育也是一种人为的束缚。建议:宝宝学步宜穿软鞋,鞋的尺寸大小要适中,一般情况下,为宝宝挑选的鞋子比脚大半厘米较为合适。切忌让宝宝穿一些华而不实的硬底鞋。5、洗脚忌热水
用热水洗脚或泡脚,是大人们的养生之道,但如果套用在宝宝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人的足部由26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骨头组成,彼此间借助于韧带和关节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向上突起的弓状结构——足弓。足弓可以缓冲行走与跑跳时对机体的震荡,保护足底的神经血管免受压迫。足弓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儿童期,而热水有可能使足底的韧带松弛,导致平足形成。爸爸妈妈切忌不要给宝宝用热水泡脚哦。建议:爸爸妈妈可以选择用温水给宝宝洗脚或泡脚,以避免此种弊端。6、生病忌甜食宝宝生病之后吃什么好呢?不少爸爸妈妈认为甜食好,以为可以增加糖分补充能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宝宝生病后消化道的分泌液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导致食欲下降。如果再喂甜食,就会大量消耗维生素B1,使消化液进一步减少,食欲也就会变得更差。再者,甜食也会对免疫力产生消极的影响。建议:在宝宝生病的时候尽量少吃甜食,食谱应该围绕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以加快身体的康复。7、耳朵忌掏挖耳屎是有一定的生理功能的,譬如阻止灰尘、小虫进入耳内,缓冲噪声,保护鼓膜,防止外界水分流入耳内等。建议:宝宝的耳道尚未发育成熟,大多呈扁平缝状,皮肤又娇嫩。爸爸妈妈给宝宝掏耳时稍有不慎,轻则掏伤皮肤引起感染,重则可捅破鼓膜导致听力丧失。8、宝宝喝奶后,没打嗝前,跟宝宝玩耍对宝宝的影响→因为宝宝的贲门(食道连接胃部的闸门)还没发育完全,所以喝进去的奶水,很容易因为外力而让奶水又被吐出来。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