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两次把装载机开进央视演播厅
郭凯,乐陵市市中街道王官刘村人,青岛港前港公司流机队装载机司机。郭凯是唯一一个两次开着装载机走进央视的农民工。他能将20吨重的装载机倒立,点燃烟花;并用装载机一分钟打开30瓶啤酒,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先后荣获全国“最美青工”、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
开动装载机、抓取铁矿石、平行高举起抓斗、把铁矿石倒入车厢,这四个看似简单的操作步骤,是郭凯工作中每天都要做的。他将每一个环节标准化,严格控制好每一次抓取的方向和重量,不但工作的效率越来越高,还降低了油耗。通过他的反复探索,这一方法被命名为“郭凯节油法”。该节油法在集团推广后,整个集团一年节约的燃油费多达多万元。
郭凯通过摸索和实践,先后总结提炼了“郭凯清舱作业法”、“郭凯节油工作法”、“郭凯带徒工作法”、“郭凯提装车作业法”、“郭凯保养工作法”和“郭凯润滑注油工作法”等6项“工作法”,并和工友一起取得了6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郭凯也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作“小鲁班”。在郭凯的感召和带领下,流机队打造出了一支冠军团队。这个队的员工先后22次打破铁矿石卸船效率世界纪录,创出了单班市提、月度装车、单班清舱和月度清舱等十几项全港生产纪录。
肖东:20余年坚守公安一线获誉“神探肖”
肖东,齐河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他是齐河县的“大案专业户”,侦办各类刑事案件多起。他又有一颗侠客般的心肠,先后帮扶了90余名犯罪分子及家属。他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市公安机关破案能手”、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20多项荣誉称号。
在齐河县公安局,肖东有个绰号,叫做“神探肖”。他从警25年,在刑侦等一线岗位上呆了23年,从一名普通刑警开始,历任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教导员,参与侦办各类刑事案件多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余名。
与追逃罪犯的嫉恶如仇不同的是,肖东对归案后的罪犯及其家人却又慎之又慎,在保证法律公平正义的同时,他首先想到的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先后帮扶了近百位90余名犯罪分子及家属。年10月,齐河县晏城街道村民唐某因琐事将邻居刘某右耳廓咬下来,随后潜逃。全国清网行动打响后,同年11月,肖东在烟台莱州市将唐某抓获。肖东了解到,唐某家境贫困,妻子又走失,如果报请检察院批捕,进入诉讼程序,那么唐某的儿子将交给社会福利机构抚养,不利于成长。为此,肖东多次找到受害人刘某进行调解,降低了赔偿金额。同时,他向县关工委如实反映情况,争取关心支持。当年12月7日,县公安局变更对唐某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改为监视居住,唐某和儿子又能生活在一起。现在,肖东已成为唐某一家最亲近的人,一谈到肖东,唐某都会感慨地说:“要不是遇到肖警官这样的好人,我和儿子这一生都毁了。”
刘秀山:坚守村小30年“感动德州”
今年52岁的刘秀山,是宁津县大柳镇李架子希望小学的一名教师,在村小学坚守近30年。在宁津县大柳镇李架子村,提起刘秀山,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秀山不计名利,帮村里促成建小学的事,我们都感激他。”
刘秀山年从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宁津县大柳镇中学担任历史老师。随后,他又娶了贤惠的妻子,刘秀山的生活平凡而幸福。
年农历春节刚过,刘秀山的父亲病重,弥留之际,父亲向他道出了想回乡办学的想法,这是他筹划了一辈子却未能实现的愿望。原来,刘秀山的父亲是宁津县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山东师范大学任教。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家乡宁津教书。父亲带着遗憾走了,但刘秀山却将父亲的遗愿牢牢记在心中。
年5月,刘秀山着手准备创建学校。带着一腔热情,他连续跑了县里和镇上的几家民营企业,请求他们出资办学,然而却未能成功。年暑假,刘秀山和李架子村村委会负责人,到共青团德州市委诉说村里孩子们的教育状况和申办希望小学的请求。随后9次陪着团市委工作人员考察、调研,最终工作人员被刘秀山的坚持打动。9月份,在团市委和县教育局的扶持下,学校终于在大柳镇李架子村拔地而起。学校建好的那天,刘秀山来到父亲坟前磕了三个响头,向父亲保证:要一生坚守在这里。
最初学校设有6个年级,仅靠一两个老师教学。乡村小学待遇不高、环境差,很多老师不愿意来。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目光,刘秀山拉下脸皮,去县城请求那些曾经的同事、朋友来学校教书。年9月,李架子小学首批名学生入学,然而很多代课老师觉得条件差,走了一批又一批。
年,李架子希望小学由大柳镇教育办公室直接管理,选派老师来学校任教,学生们有了固定的老师。新老师来了,刘秀山身上的担子却并没变轻松。冬天烧炉子没有煤球了,他去镇上拉;厕所的围墙倒了,他和水泥垒;教室的桌椅板凳坏了,他负责修。“这里条件太艰苦,能坚持下来不容易,我能做点就做点,不能带给其他老师太大压力。”刘秀山笑道。
谈及愿望,在村小学坚守30年的刘秀山说,宁津县教育局最近要对老旧学校进行改造,他希望改造的进度能更快一些,力度能够更大一些,让孩子们早日在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
蔡光明:驱车50公里送还3万现金
年5月4日,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于文林村村民于景福驾车带着和几户村民合伙买联合收割机的3万元现金和银行卡(卡上2万余元)前往德平镇农机市场选购农机。在加气站休息整理衣物时丢失了,他往返加气站好几趟找寻丢失的钱包,都没有找到。5万元钱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好几年的积蓄。于景福只感天旋地转,回去时连开车的方向都把不稳了。可没想到,下午三点半左右,临邑县翟家镇后党村蔡光明驱车50公里将钱包送来了。
原来,当天上午蔡光明骑三轮车去德平镇购买建鸡舍用的角铁,行驶到一处加气站的时候,发现路边有一个红色的东西,他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有三打钱、银行卡和身份证。因为这处加气站四周没有村庄,人也很少,蔡光明等候片刻后,就骑车回家,让弟弟开车和他一起寻找身份证上的人。
蔡光明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找到了于景福以前的工作单位,又通过原工作单位的同事找到了他的家,将用红布包着的钱财原封不动的交到了于景福的手里。于景福一家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当时就拿出一万元钱给蔡光明表示感谢,蔡光明一手给挡了回去:“这可是你们凑的家底子钱,我也是农民,知道不容易,怎么还能要钱呢,快收回去,别耽误了买农机。”说罢,就拉着弟弟往外走。
蔡光明年因为胃癌做了胃切除手术,手头并不宽裕。“见到这些东西,我心里第一感觉是这人一准儿家里有大事,肯定着急。咱是个党员,这是应该办的事。”谈起寻找失主的初衷,蔡光明说。
乡亲们说:“说蔡光明做的好事,三天也不一定能说完。以前党家军家娶媳妇,没钱盖房子,老蔡都是把自己家盖房子的物料分给他用;富章叔常年有病,老伴瘫痪在床,逢年过节都是老蔡去送油送面……谁家遇着难事儿,老蔡一准倾囊相助。现在,老蔡得了重病,开刀手术,常年吃药,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但是为大家着想的心是一点都没变啊!”
赵玉兰:抚养弃婴28年视如己出
赵玉兰,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教委退休教师。她历经艰辛,精心抚育捡来的脑瘫婴儿28年。
年4月10日,赵玉兰把不足一岁的脑瘫婴儿抱回了家。赵玉兰的丈夫孙正凯回忆道:“年5月,我们的小女儿不幸溺水身亡。自那以后,玉兰就像没了魂一样,天天没有精神,我看着担心哪。恰巧这时有人提起,有一位老人在外地捡了一个孩子,有点毛病,想送人。俺两口子就去了,当时玉兰从老人手里接过正在啼哭的孩子,孩子抱着她的脖子就不撒手了,她一哄,孩子居然不哭了。我说,看样子这个孩子和我们家有缘呀,或许代表我们家幸福日子开始了。当场我们给孩子起名:孙源。”
赵玉兰把孩子抱回家后第三天,便和丈夫踏上了求医路。他们医院,医生众口一词:这个孩子先天性脑瘫,右半身子不灵活,左半身可以,两耳失聪。邻居、亲戚听说后,劝赵玉兰把孩子扔了。赵玉兰说:“尽管孩子身体有毛病,但这也是一条生命啊。他亲爹娘狠心把他扔了,我不能再扔呀。再苦再累,我也要养活他。”
从抱回小孙源那一天起,奶粉、牛奶就没有断过,他们每天无数次教孩子发音,走路。为了照顾孙源,赵玉兰推着孙源去上课,让孙源坐在教室后边听她讲课。正常孩子一周岁就会走路、说话,小孙源4岁半才会叫妈妈、爸爸、姐姐,6岁才会走路。
年,赵玉兰退休,可以专心伺候孙源了。然而,幸福在年12月13日戛然而止。这天,孙源独自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轿车撞飞30多米,鼻子、嘴里都是血,左腿骨折,脑部中度脑震荡,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加之右腿自小无力,只能卧在床上了。自那以后,赵玉兰再也没有清闲过,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哪里也去不了。起来一天陪他说话、喂饭喝水、按摩、换尿布,一步也不能离开。“看着孩子这样,咱受点苦累都不要紧,只要我活一天就照顾孩子一天!”赵玉兰说。
年,赵玉兰入选禹城市“孝信俭”三好禹城人候选人。
夏志进:救人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年9月24日晚8时许,周末在济南家中休息的夏志进、高红进夫妇在大明湖公园散步。走到鹊华居处,突然看到一名中年妇女不慎失足落入湖中,一名中年男子情急之下没脱衣服就跳进了湖里,对妇女进行施救。这对中年男女,就是在大明湖公园散步的济南市民王文平、李虹夫妇。由于王文平夫妇都不谙水性,在湖里抱成一团,挣扎扑腾,却离湖岸边越来越远。见此情景,夏志进一边急忙向出事地点跑去,一边向爱人大喊:赶快叫人、赶快报警、叫救护车……当夏志进跑到事发湖边时,李虹仅露出部分身体漂在水上,王文平整个身体已经开始下沉,两人生命危在旦夕。
夏志进夫妇急中生智,迅速跑到附近的花坛围栏处,与一名小伙子一起将围栏上3米多长的竹竿猛力拔出,迅速把竹竿伸向王文平夫妇。尚有意识的王文平紧紧抓住竹竿,夏志进和那名小伙子抓着竹竿另一头,用力将王文平拉向岸边。救上王文平后,夏志进迅速脱下衣服鞋子,不顾深秋夜冰冷刺骨的大明湖水,纵身跳入3米多深的湖水中,奋力游向已经没了意识、漂浮在水中的李虹。夏志进抓住李虹的后领将其高高托出水面,随即奋力向岸边游去,岸上的一名热心市民也挺身而出,跳入水中共同施救。此时此刻,岸上的市民也纷纷施以援手,共同将李虹救上了湖岸。救人之后,耗尽体力的夏志进被大家拉上了湖岸。上岸后,李虹已经停止了呼吸。夏志进利用在部队时掌握的急救知识,和众人一起对李虹进行了倒置排水和心肺复苏紧急施救。经过大约三五分钟的抢救后,李虹逐渐恢复了一点意识。
随后赶到急救的医护人员表示,正是由于夏志进采取的急救措施,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最终挽回了李虹的生命。
王文平夫妇被医院治疗时,夏志进夫妇悄然离开了事发地。在回家的路上,夏志进才发现自己的脚趾甲撕裂了,流着鲜血,大腿上也被划了很长的一道口子。
事后,夏志进对自己英勇救人的事情只字未提,过完周末与往常一样到德州调查队上班。王文平夫妇康复出院之后,通过在大明湖公园附近四处询问、张贴寻人启事等方式,辗转联系上了夏志进爱人,方知救命恩人是夏志进夫妇和另一位热心市民。
安丽丽:照顾邻居老人26年如一日
安丽丽,德城区新湖街道桥口社区居民。安丽丽与孙桂兰邻居多年,26年前孙桂兰的女儿出嫁之后,安丽丽便一直照顾着老人,至今也整整26年。
安丽丽与孙桂兰都是德城区新湖街道桥口社区的老住户。孙桂兰只有一个女儿,年结婚后,就搬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居住,只剩下她与老伴生活在一起,从那时起安丽丽便开始照顾孙桂兰老两口。
安丽丽经常会来到孙桂兰老人家中洗衣做饭、嘘寒问暖,在孙桂兰老两口眼中,这位与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邻居,就像自己的亲女儿一样照顾着自己。后来孙大娘的老伴去世了,孙大娘痛心万分,不吃不喝,性格变得十分孤僻,而她又不愿搬去与女儿同住,便开始一直独居。那段时间,安丽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开始变着法的给老人做好吃的,陪老人聊天,老人心情好点时,她就带老人出去走走。
小爱汇聚成大爱,随着社区老年人逐年增多,在安丽丽的影响带动下,新湖街道又组建了一支由余名社区志愿者参加的“爱心助老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爱心助老志愿者服务中心”,为辖区所有需要帮扶的老人建立了详细的服务档案。
杨雅舒:像“爱心爸爸”一样爱每一个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杨雅舒出生在滇蜀交界的大山深处,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年爷爷重病让这个贫困的家庭顿时陷入绝境,无助的小雅舒面临辍学的危机。这时,德州旗帜哥带领爱心志愿者来到杨雅舒所在的村庄,了解情况后,旗帜哥成为她的“爱心爸爸”,将她带出大山资助她上学。因为自己的成长环境,杨雅舒知道困难人群更希望被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