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温病之要药经典方剂ldquo温病

令人闻之色变的温疫

温病是四时温热性质外感病的总称,这类热性病的症状表现大多热象偏重,病理变化易于化燥伤阴,对人体伤害非常之大。

温病流行一方,相互传染,即成为温疫(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古代医疗条件较差,每次温疫流行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存造成极大威胁。

周扬俊说:“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

FirstYear

经典名方——“温病三宝”

经过战国-秦汉的萌芽时期,两宋金元的成长时期,温病学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真正形成了独立学科。

明清温病学大家和医学著作涌现,如吴又可《温疫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等。中医对温病、温疫的治疗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典的传世名方也不断涌现,其中最负盛名、沿用至今的代表性方剂当属“凉开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丸,其中又属安宫牛黄丸为三宝之首。

FirstYear

“温病三宝”共同点

皆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息风通腑之功,均治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痉厥之热闭证。

FirstYear

“温病三宝”各有专长

FirstYear

三宝区别应用

FirstYear

安宫牛黄丸——温病三宝之首

方剂溯源

清·吴鞠通根据明代医家万密斋《痘疹心法》之万氏牛黄丸改造而成。

在万氏原方中的牛黄、朱砂、郁金、黄连、黄芩、栀子6味药物上,加之犀角、麝香、冰片、雄黄、珍珠成方安宫牛黄丸,收录于《温病条辨》。因其卓越功效广为世人所知,安宫牛黄丸诞生之历史不足三百年,批量生产应用之历史不足两百年,作为中医急救药物之一,其于世间流行之广影响之大,罕有匹敌。

方名解读:何以谓之安宫牛黄丸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受邪则死,病重至神明失用者,皆属“心包代心受邪”。心包为心所居之宫城,邪陷心包则宫城不安,心神受扰。

“安宫”使心包安定之义,心包安定而无邪扰,心方能行君主之令。

“牛黄丸”者,以牛黄为君药的丸剂,故方名取“安宫牛黄丸”。

方义有云:“此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

组成安宫牛黄丸的药物可分为三类:

芳香辟秽类:麝香、冰片、雄黄、郁金

清心安神类:牛黄、犀角(水牛角)、珍珠、朱砂

泻火解毒类:黄连、黄芩、栀子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组方特点:苦寒清热与芳香开窍并用,“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

方解

君药: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

君药:水牛角--咸寒入阴,清心凉血解热毒

君药:麝香--芳香开窍醒神

君药:三药合用则达清心开窍,凉血解毒之效共为君药。

臣药:黄芩、黄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解毒.

佐药:冰片、郁金--助麝香通窍开闭醒神

佐药:雄黄--助牛黄祛痰解毒

佐药:朱砂、珍珠--镇心清心以安神

典籍应用

凡见温热病邪逆传心包或心包热甚之证,

首选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上焦》——对手厥阴暑温,逆传心包,而见宜“以芳香开窍,苦寒清热为急”之证,以安宫牛黄丸主之。

《温病条辨·上焦》——“热多昏狂……名曰心疟……兼秽舌浊,口气重者”,是为疟邪“逆传心包络”之证,以安宫牛黄丸主之。

《温病条辨·中焦》——“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者”,为温热毒甚,犯于心包之证,亦以安宫牛黄丸主之。

后世医家常使用本方治疗温疫、杂疫证属温热邪毒内闭心包者。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鼠疫、温疹病热闭心包的成功案例。

现代应用

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病毒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肝昏迷、急性脑血管病、肺性脑病、颅脑外伤

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属热闭心包者。

年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

肺炎治疗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医治疗板块所述:“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

在重症期内闭外脱,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时,诊疗方案为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主要传染病应用

列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医诊疗指南》

列入《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

列入《甲型H1N1流感中医诊疗方案》

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安宫牛黄丸用法

王好古——《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载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之论,急性病应取汤剂之迅猛,慢性病应取丸药之缓和。安宫牛黄丸虽是丸剂,但其起效迅速、药效迅猛,可以用于多种危急重症的救治。

1、意识清楚的患者——嚼服或分散成小丸吞服。

2、急危重症患者——鼻饲(水化后,通过胃管注入)。用于冲化安宫牛黄丸的水或汤药的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为佳,禁用沸水冲化。(高温增加雄黄和朱砂的分解,麝香、冰片等芳香物质本身易挥发,遇热则加速,沸水会导致其过度挥发减弱药效)

FirstYear

紫雪丹

溯源:原名紫雪,源自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组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朴硝、硝石、辰砂、麝香、木香、犀角、沉香、丁香、升麻、玄参、甘草。

功能主治:用于热病,高热烦燥,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叶衄,尿赤便秘。

组方特点:由于本方具有清热不伤津、开窍能镇惊的特点,因而对于阴津受伤、热闭心窍甚或动风之证,尤为适用。

典籍应用:紫雪丹对于温热疫病,无论是在上、中、下焦,只要符合热闭心包、热盛动风的病机者,均可运用。

《温病条辨·上焦》——“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温病条辨·中焦》——“阳明温病,下利谵语……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温病条辨·下焦》——“暑邪……心热烦躁神迷甚者,先与紫雪丹。”

现代应用:发热性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的极期、重症肺炎、猩红热、化脓性感染等疾患的败血症期、肝昏迷以及小儿高热惊厥、小儿麻疹热毒炽盛所致的高热神昏抽搐。

FirstYear

至宝丸

溯源:《温病条辨》至宝丹源自《和剂局方》

组方:水牛角、琥珀、牛黄、麝香、玳瑁、安息香、冰片、雄黄、朱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开窍镇惊。用于温邪入里,逆传心包引起的高烧痉厥,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小儿高热惊风。

组方特点:开窍通闭、化痰镇痉,重用冰片、麝香芳香开窍,少佐犀角、牛黄、雄黄清热凉血解毒,通痹开窍之力稍胜,清热之功稍逊。

典籍应用:温病兼痰湿而有内闭心包之证,多用至宝丹

《温病条辨·上焦》——“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此处选用至宝丹去秽浊复神明。

《温病条辨·中焦》——“卒中寒湿……语乱者,先服至宝丹,再与汤药”,

现代应用:急性脑血管病、脑震荡、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尿毒症、中暑、癫痫等证属于痰热内闭者。

参考资料:

《安宫牛黄丸的临床应用进展》

《安宫牛黄丸的临床研究进展》

《温病条辨凉开三宝在疫病急救中的运用》

《论安宫牛黄丸在重症救治中的应用》

《试析《温病条辨》中“三宝”的应用》

《温病学》

《方剂学》

end

产品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zz/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