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讲座必须回顾爱颈椎今天开始

你是否也因为时间长

坐电脑桌前出现了脖子痛?

是否也会因为睡觉时

脖子痛而调整枕头的位置?

既然这样,

那就和我们一起回顾回顾本期名师面对面吧!

杨济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医院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家卫健委智力支援海南专家。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四十年,主编出版专著二部,参加编写四部,善长治疗脊柱,四肢关节软组织损伤及其运动系统损伤。

手法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眩晕,颈椎病,肩周炎,胸椎病,腰间盘突出症,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膝骨关节病,踝部损伤等。

杨济老师将颈椎的问题分成了五大块:

1

什么是颈椎及其作用

○颈椎共有7节,是脊柱的一部分。

○颈椎的脊柱单位由椎体、椎间盘等组成。

○颈椎曲度从侧面看向前凸。

○作用:支撑、保护、姿态。

2

颈椎为什么会生病

发展趋势

○年轻化年统计颈椎病发病率从平均55岁提前到39岁,30岁以前发病患者明显增加;

○症状多样化临床表现除了典型颈椎病症状外常伴有头痛、恶心、视物不清、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

○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年从份健康体检中发现64%的颈椎X片符合颈椎病表现

病因

(一)脊柱的劳损与退变性疾病是影响人们生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二)不良习惯

○慢性劳损

○颈椎病发病主要病因是长期姿势不良导致颈肌的慢性劳损,导致维持颈椎正常功能的内、外源性稳定破坏。

○内源性稳定,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和相连接的韧带结构,维持静力平衡。

○外源性稳定,主要为附着于颈椎的颈部肌肉进行的调节和控制,这是脊柱运动的原始动力,维持动力平衡。

(三)受凉

3

颈椎会生哪些疾病

○颈型--以颈、肩部的疼痛不适为主症;

○神经根型--以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为主;

○椎动脉型--与头部位置有关的眩晕;

○脊髓型--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下肢肌张力,增高,“踩棉花感”,病理反射等;

○交感型--可表现视觉异常、心律异常、肢体发凉、出汗等多种交感功能紊乱症状;

○混合型--存在两种以上上述类型者。

1、颈肌型

a.颈部、肩背部僵硬不适、酸胀重疼痛、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时有牵扯痛,经常伴有落枕症状,怕冷;

b.临床上极为常见,占40%,是最早期的颈椎病。

2、神经根型(椎间盘突出病)

a.肩背部或颈枕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剧痛;

b.颈部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或发硬、发僵,

或颈呈痛性斜颈畸形;

c.受压迫或刺激的颈脊神经其走行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伴针刺样或过电样麻感;

d.颈部活动或腹压增高时,上述症状加重;

e.患侧上肢发沉、无力、握力减弱或持物重坠。

3、椎动脉型

?表现:

1.头过伸或转向某一位置时,出现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

2.猝然摔倒,摔倒时,神志多清楚。

?检查:

1.病变节段横突部压痛;

2.位置性眩晕,改变位置,症状消除;

3.X线片示勾椎关节侧方或后关节部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4.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扭曲;脑血流图可见异常

4、脊髓型

?表现:

1.四肢麻木、酸胀、烧灼感、僵硬无力;

2.头疼、头昏、大小便改变(排尿、排便困难、排便无力或便秘等);

3.重者活动不便,走路不稳(踩棉花感),甚至出现瘫痪。

?检查:

1.肢体张力增高、肌力减弱。低头症状加重;

2.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减弱;

3.霍夫曼氏征和巴彬斯基征阳性;

4.X线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脊髓造影可见异常。

5、交感神经型

?表现:

1.头痛型: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或头晕,枕或颈后痛;

2.耳鸣型:突然不明原因的耳聋耳鸣等;

3.食管压迫型:吞咽障碍。早期主要为吞服硬质食物时有困难感及食后胸骨后的异常感(烧灼刺痛等),渐而影响吞服软食与流质饮食。吞咽障碍的程度可分为:

(1)轻度:为早期症状,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消失。

(2)中度:指可吞服软食或流质饮食者,较多见且来就诊者较多

(3)重者:仅可进食水汤但少见。

4.高血压(颈高症):血压升高、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甚则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升高、没有规律、忽高忽低、药物降压降之又升、升之又降、或治疗后血压降至过低等;

5.心绞痛型:心悸、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思想恐惧感、心前区疼痛等颈性冠心病的表现(心电图无相应的改变);

6.肢体发凉、局部皮肤温度下降,肢体遇冷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疼痛加重、也有指端发红、发热、疼痛或痛觉过敏。

7.自汗症(颈自汗):单侧肢体或一个肢体或头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出现多汗,过时自然消退,不定时的发作。

8.无汗症(颈无汗):单侧肢体或一个肢体或头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出现少汗,甚则全身绝对不出汗,干燥不适,情绪不稳。

临床判断之症状定位

?颈椎1:眩晕、头痛、失眠、嗜睡、倦怠、健忘、头昏恍惚、高血压、摇头、癫痫、美尼尔氏症、脑供血氧不足、脑震荡后遗症;

?颈椎2:眩晕、头痛、视力模糊、过敏症、过敏性鼻炎、耳鸣、失听、斜视、心动过速、、失眠、嗜睡、眨眼、癫痫、房颤、面瘫;

?颈椎3:偏头痛、眩晕头昏、视力障碍、面、牙痛、三叉神经痛、痤疮、湿疹、耳鸣、失听、吞咽不适、房颤;

?颈椎4:头昏、咽喉扁桃体肿痛、恶心、呃逆、耳聋、全手麻木、落枕;

?颈椎5:胸痛、心动过缓、恶心、呃逆、哮喘、咽喉痛、发声嘶哑、腺体症、上肢桡侧拇食二指痛麻、血压波动、肩颈手掌胀痛;

?颈椎6:血压波动、咽喉痛、咳哮喘、肩痛、扁桃体肿大;

?颈椎7:甲状腺病、咽喉痛、哮喘、气短胸闷、颈根肩甲痛、尺侧上肢第四、五手指麻痛、手指皮肤青紫冷厥。

4

颈椎生病了怎么办

○改变不良习惯。

○积极治疗。

姿势要正确

用电脑的正确姿势

人体工学形状

?枕项落差和其圆弧的过渡,正好配合人颈椎生理弧度和头大颈细的特点,我们有称呼为等高曲面枕、“B”形枕、护颈形状枕的。

?医学推崇,枕低点比项高点的高度要低2-3厘米。颈椎适当垫起,也可以使呼吸道更通畅,休息更充分。

?仰卧位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高度依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为12~16cm。这样,枕头的支点与颈背部弧度相适应,才能衬托颈曲,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状态。

?

?侧卧位时,仍应将颈部置于枕头中间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侧部的中央处,整个枕头的高度,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

5

怎样让颈椎不生病

四时养生。

锻炼是关键!

打羽毛球

打羽毛球时,回复高球的动作相当于芭蕾的向后引臂,令颈椎与脊椎处于放松状态。

这对长期伏案写字或埋头练琴的孩子来说,不仅可以预防脊椎压力过大造成的抑制长高后果,对颈椎病的防范也有莫大的好处。

随着电脑的普及及课业的加重,颈椎病的幼龄化倾向值得父母







































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白癜风光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zz/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