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级别
针尖刺手背、用力鼓掌,约1~3级;头发被拉扯、锥子刺大腿,小于等于4级;刀切到手、软组织挫伤、扭伤等,约4~7级;生产时,前期持续性的疼痛,2~3级,宫缩最厉害时,达到7~8级;三度烧伤、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度血管性头痛、偏头痛,8~9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晚期肿瘤压迫神经引发的癌性疼痛等,10级。
镇痛药
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和缓解各种疼痛,减轻疼痛而致恐惧紧张和不安情绪疼痛的药物。包括以吗啡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和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在解除患者痛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1)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如玛啡;
(2)人工合成的阿片镇痛药,如哌替啶;
(3)其他类镇痛药,如芬太尼、罗通定、曲马多。
作用机制:
通过激动中枢神经和阿片受体,产生镇痛等药理效应
1、阿片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
CNS系统:(1)镇痛镇静:对多种疼痛有效(对钝痛的作用锐痛),改善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并可伴有欣快感。(2)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从而产生镇咳作用。(3)抑制呼吸:治疗量吗啡可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性和抑制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4)缩瞳: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中毒时瞳孔缩小,针尖样瞳孔为其中毒特征。(5)其他:兴奋延脑CTZ致恶心、呕吐。抑制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
平滑肌:(1)胃肠道平滑肌:吗啡减少胃肠蠕动,提高胃肠张力,易引起便秘。(2)胆道平滑肌:治疗量吗啡引起胆道奥狄括约肌痉挛性收缩,可致胆绞痛。阿托品可部分缓解。(3)其他平滑肌:吗啡降低子宫张力可延长产妇分娩时程;提高输尿管平滑肌及膀胱括约肌张力,可引起尿潴留;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收缩,诱发或加重哮喘。
心血管系统:(1)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2)抑制呼吸使体内CO2蓄积,间接扩张脑血管而使颅内压升高。(3)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抑制免疫系统和HIV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共同特点:大多数具有部分激动剂特点。有些药物对某些受体亚型是激动剂,而对另外一些亚型则是拮抗剂,又称阿片受体混合型激动-拮抗剂(mixedagonist/antagonist)。以镇痛作用为主,依赖性较小,呼吸抑制作用较弱,但致焦虑、幻觉等精神症状。
喷他佐辛(pentazocine,镇痛新)
激动κ受体和阻断μ受体,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3。
没有列入麻醉药品(成瘾性小),但仍为“精神药物”范围。
剂量增大能引起烦躁、幻觉、恶梦、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与提高血浆中NA水平有关)、思维障碍和发音困难等。
用于各种慢性疼痛,不适用于心肌梗死时的疼痛。
布托啡诺(butorphanol)
激动κ受体;弱阻断μ受体。
镇痛效力和呼吸抑制作用:吗啡的3.5~7倍。增加血管阻力,增加心脏做功。
用于中、重度疼痛,对急性疼痛效果比慢性疼痛好。
其他人工合成镇痛药
可待因
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强度较弱。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左右。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4左右。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和剧烈干咳。无明显便秘、尿潴留及直立性低血压等副作用,欣快及成瘾性也低于吗啡。
哌替啶
药理作用
镇痛、镇静(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1/7);镇静、呼吸抑制、致欣快和扩血管作用与吗啡相当;不引起便秘和尿潴留;不延长产程;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临床应用镇痛:替代吗啡用于各种剧痛(创伤、术后、癌症)、内脏绞痛(与解痉药合用)、分娩痛(产前2~4h不用)。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人工冬眠(与氯丙嗪、异丙嗪合用)。与吗啡比较,美沙酮镇痛作用强度相当,持续时间较长,镇静作用较弱,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略轻。口服美沙酮后再注射吗啡不能引起原有的欣快感,亦不出现戒断症状,因而使吗啡等的成瘾性减弱。适用于创伤、手术及晚期癌症等所致剧痛,吗啡、海洛因等成瘾的脱毒治疗。
芬太尼及其同系物
短效镇痛药(强度为吗啡的倍),用于麻醉辅助用药和静脉复合麻醉,或与氟哌利多合用产生神经阻滞镇痛。舒芬太尼(sufentanil)和阿芬太尼(alfentanil)均为芬太尼的类似物。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强于芬太尼,是吗啡的0倍,而阿芬太尼弱于芬太尼。两药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常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
二氢埃托啡
为我国生产的强镇痛药,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0倍。本品激动m受体,对d、k受体作用弱。临床用于哌替啶、吗啡等无效的慢性顽固性疼痛和晚期癌症疼痛。
曲马多
μ受体弱激动剂,NA、5-HT再摄取抑制剂。镇痛效力类似喷他佐辛。镇咳作用为可待因的一半。呼吸抑制、致平滑肌痉挛和依赖性均较弱。无明显心血管作用。适用于中、重度急慢性疼痛。
罗通定
有效部分为延胡索乙素的左旋体。有镇静、安定、镇痛和中枢肌肉松弛作用。可能与促进脑啡肽和内啡肽的合成和释放、阻断脑内DA受体有关。对慢性持续性钝痛效果较好。用于胃肠系统钝痛、一般性头痛、脑震荡后头痛,对创伤性和癌性疼痛效果较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