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
原因婴儿的免疫系统和抵抗力都比较低,亲吻很容易将大人身上的细菌传染给宝宝,甚至可能导致“亲吻病”,即由EB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为多,发病时可出现咽炎,腺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正确做法父母要避免自己或亲友随意亲吻宝宝的嘴巴和脸颊,尤其是患感冒、化妆妆、有口腔疾病、长有水泡等的人千万不能亲宝宝。
2、嬉戏时摇晃和高抛婴儿危害导致脑部受伤
原因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较大,且颈部肌肉娇嫩,对头部支撑力很弱。强烈的摇晃和高抛很容易引起婴儿脑震荡,有的还可以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甚至视网膜脱落,严重的更可能引发脑挫裂。
正确做法家长轻轻摇晃孩子没有问题,但注意轻抱轻放,在宝宝的颈部可自行挺直前,务必以手掌托住其颈部怀抱。不要做这些动作:用力拍打3月以下的婴儿背部;抱着宝宝旋转;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或脚上,前后左右不断摇晃。
3、嘴对嘴喂食危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原因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相传,感染后一般很难被机体清除而逐渐变成慢性感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更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对于婴幼儿来说,父母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是感染的主要来源,嘴对嘴喂食、喂饭前用嘴试温度,亲吻孩子的嘴部都可能导致感染。
正确做法对于要进入婴幼儿口中的食物,家长不要用唾液接触,也不要进餐时和孩子合吃一份,尤其是明知自己有胃病的。用奶瓶喂奶时,如果不确定温度,可以将牛奶滴几滴在手臂内侧,如果感觉不烫也不凉,就说明温度比较合适。
4、用母乳涂擦婴儿面部危害面部滋生细菌
原因母乳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新生儿面部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若将乳汁涂在面部,繁殖的细菌进入毛孔后,轻则会让皮肤红痒不适,重则导致溃烂形成疤痕。
正确做法不宜用母乳涂擦婴儿面部,给孩子选择润肤露时要选用不含刺激的婴儿专用产品。
5、洗澡过于频繁危害导致干燥性湿疹
原因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皮脂分泌比成人少,频繁洗澡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屏障;频敏使用消毒洁肤产品还可能引发皮肤过敏
正确做法给婴儿洗澡不能太频繁,一般一周洗2~3次,夏季一天洗1次左右就足够清洁干净。洗完澡后可用婴儿润肤品涂抹宝宝全身。如果发现孩子有干燥脱皮现象,医院咨询。
6、让婴儿吸吮空奶嘴危害造成消化系统问题,影响牙齿生长
原因孩子在吸吮空奶嘴时,虽然没有食物进胃,但口腔和胃还是在神经反射下分泌大量消化液,这样到真吃奶时,唾液和胃液就会相对减少,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严重的还会引起消化不良。同时,婴儿吸吮空奶嘴时,会将空气吸入胃中,可以引起吐奶,腹痛或腹泻。此外,孩子长期含着空奶嘴,可能使牙床向外突出,齿骨变形,影响牙齿生长和面容美观。
正确做法世卫组织提倡,应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不要使用奶瓶或安慰奶嘴。
7、婴儿不见风,一直捂着危害婴儿捂热综合症
原因“捂热缩合症”主要发生在寒冷天气,婴儿因捂热过久或过度保暖,影响了机体的散热,导致体温上升,处于高热状态。如果此时不加处理,婴儿会大量出汗导致脱水,继而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或休克,处理不及时更可导致突然死亡。
正确做法一般来说,婴儿手心和后背温暖、不出汗,就表示衣着合适,切勿将孩子裹得太过严密,尤其是发烧时更不能捂着,同时还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如果发现孩子穿得太多,有冒大汗,脸憋得通红,甚至气促、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松解衣扣,擦干汗水。
8、用“蜡烛包”过紧包住婴儿双腿危害妨碍发育
原因用“蜡烛包”过紧地绑住婴儿腿部,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肢体发育,还会影响呼吸动作,影响胸廓和肺的发育。在寒冷的冬天,会使孩子因为活动减少,产热减少,而很容易发生硬肿症等寒冷损伤;而在炎热的夏天,则容易捂出痱子,或因散热不良导致孩子体温过高。
正确做法罗圈腿是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应该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预防;少部分O型腿的婴儿是因为家族遗传所致,如果父母自己就有点内八或O型腿,那么孩子出现类似的状况也属于正常,不需过于惊慌。
9、给婴儿喂糖水危害导致营养不均衡或肥胖
原因经常给婴儿喂食糖水,尤其是糖浓度较高的,一方面容易满足食欲,让宝宝不愿再进食其它食物,长此以往造成营养不均衡,甚至营养缺乏症;另一方面,由于糖分在口腔中溶解后还可能腐蚀牙齿,使宝宝易患龋齿。
正确做法尽可能地使用母乳喂养孩子,不要喂食糖水等辅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