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山地
《脑震荡》是讲一个同性恋的故事,但其实,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又抑或是多元关系的支持者,其实没有分别,因为电影想讲的是,一个因迷失和寂寞而出外寻找刺激的女人和如何寻找人生的自主性。也许不少人会因为这部是同志电影而却步,但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所体现的窘境,其实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
一个中年妇人Abby和其同性伴侣Kate结了婚,有孩子,生活安稳,看似无忧无虑,但她迷失了,一次的意外,令她发现自己原来是不满足于现时的生活,于是她出外付钱去寻找性刺激,发现从中能够得到满足,最后更寓工作于满足欲望,决定下海,收钱为各式各样的女人提供性服务。
同性异性其实没有关系
在Abby和Kate的关系中,前者是家庭主妇,后者则是一个成功的律师,虽然是同性伴侣,但她们在性别类型上的分工,和一般的异性恋夫妇无异,同样是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在平淡的生活中,或许是生活没有很多刺激感,日复一日的生活,其实都是会令人感到迷失,当生活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再加上伴侣不是常常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经常性的陪伴,很容易会有Abby的感觉。
这亦是我欣赏这部电影的处理手法,没有因为Abby和Kate是组成同性的家庭而特别处理,亦没有把这个家庭和异性恋的有所比较,而只是平实地处理当中的矛盾冲突,把讨论的点回归到两人的关系上,以及如何排遣寂寞。Abby选择以“性”去满足欲望,但当你看见她要客人的要求,最后更触及心灵的讨论,由此可见,不解决心灵的问题,怎样用性去刺激肉身,都没有作用。
必要性的平淡
Abby因为一场意外去触发一切关于生活上的脱轨,其实这只是一个刻意安排的戏剧触发点,因为寂寞根本不谈原因,可以是突然来袭,不过在戏剧元素而言,这一场意外是必须的。除此之外,必要安排的还有电影沉闷的调子。
电影的调子很慢,镜头多数捕捉Abby的日常生活,即使是描绘她做妓女的生活时,性行为场面很多,可能头一两次都会有官能的刺激,及后,不只观众,从Abby的表情来看,她对连场的性行为,也是感到沉闷。
从迷失找寻刺激,再感到沉闷,直到最后,Abby看似有所蜕变,但在我的眼中看来,她仍然感到迷失。如何突破这种迷失感,在电影里找不到答案,假如能够代入到Abby的朋友,愈看这部电影,或会愈感到迷失。
伪文青推荐指数:★★☆☆☆(迷失的人看仍然会感到迷失)
作者简介
张山地,伪文青一名。总喜欢躲在黑盒子里,沉醉于电光幻影,用百几分钟去经历别人的人生,开怀地大笑和不争气地流泪,以为能在黑暗中逃避现实的纷乱,却按捺不住在步出光明后,把虚幻扣连生活,思考二三事,呼一口气,继续在狭缝中寻找生活的空间。深信缘分,不论遇上好片或烂片,也是发掘不同可能性的机会。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坑皮肤病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