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从中医角度聊一聊
①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眩晕、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病因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②痰湿阻窍:眩晕、伴呕吐、头昏蒙、心悸;病因脾失健运、清窍失养、清阳不升;
③晕血阻窍、清窍失养:晕眩、伴头(刺)痛、头蒙、耳鸣、听力下降、心悸胸闷;
④肝肾亏虚、气血亏虚(虚症):眩晕、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病因精血亏虚、清窍失养;
中医处置方式
①治疗方式:滋水涵木、平肝潜阳;可用中药熟地、栀子、焦杜仲、天麻、勾丁、石决明、杭菊花、川牛膝、桑寄生、石菖蒲、远志等;
②治疗方式:健脾化痰、开窍;可用中药党参、茯苓、炒白术、升麻、柴胡、炒薏仁、半夏、天麻、石菖蒲等
③治疗方式:活血化瘀、开窍、升阳;可用中药红花、桃仁、赤芍、地龙、石菖蒲、胆南星等;
④治疗方式:填补肾精、益气养血;可用中药熟地、山芋肉、焦杜仲、怀牛膝、枸杞子、当归、生白芍、灸黄芪、茯苓、炒白术等
以上具体症状和用量可咨询当地中医师。
从营养医学角度聊一聊眩晕是机体不能保持平衡,感到头晕、虚弱的一种表现;眩晕常是内耳病变的结果;患者常感到下沉和站立不稳、房间或内设物旋转、自己也在旋转、伴随恶心或听力下降等。
头晕并不是眩晕的同义词,低血压、低血糖等常会引起头晕;头晕可能是心肌梗死、脑震荡和脑部损伤的信号。
营养医学调理方式
维生素B毫克
维生素C0-毫克
维生素E-毫克
卵磷脂0毫克
钙毫克
镁毫克
锌60毫克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倍益舒
银杏苁蓉和善衡片
保持乐观心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和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