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该如何处理

尿布疹大部分是刺激性尿布皮炎,简称IDD,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几乎所有的2岁以下婴幼儿,在某一时间,都会发生轻重不一的尿布皮炎,俗称尿布疹。

尿布疹的表现,主要是接触性刺激性皮炎,主要累及臀部、肛周、生殖器、小腹及腰部,大腿内侧等部位,引起患儿不适感,在行为上表现为:易激惹、爱哭闹、影响进食和睡眠,排尿及排便次数异常等。

临床上住院病人或门诊患儿,经常能遇到家属“我家宝宝近期大便较稀,皮肤红彤彤的。”或“我家宝宝长了尿布疹,皮肤都破损了。”类似的问题,本文就尿布疹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整理临床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预防:保护尿布区皮肤屏障功能

1、尿布更换频率:

及时更换尿布,可以减少局部尿液和封包环境对皮肤的刺激,造成的角质层损害,降低皮肤屏障功能。新生儿24小时排尿10次以上,1岁婴幼儿1天排尿7次左右,因此小婴儿大约2小时更换1次尿布,较大婴幼儿可3—4小时更换尿不湿,而且,每次排尿、排便后均应更换尿不湿,以保持尿布区皮肤干燥,尽量多将皮肤暴露在空气中通风,减少与潮湿的尿布表面纤维接触时间。

2、尿布区皮肤清洁:

每次小便后,都要用37℃左右的温水清洗,并用毛巾拍干,每次大便后,也可以用中性或较弱酸性的液态清洁剂清除脂溶性残余物,并用清水清洁轻轻擦干或拍干。①可以避免粪便中的脂肪酶、蛋白酶和尿素酶等消化酶或其分解产物刺激而对皮肤造成损伤;②可以避免残留的尿素酶催化尿液中的尿素分解产氨,防止皮肤表面PH值升高;③可以避免皮肤表面微生物在皮肤尿布潮湿、温暖且碱性环境下大量繁殖,阻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3、尿布区皮肤保护:

加强尿布区皮肤保护,每次清洁后或更换尿不湿后,可局部使用含氧化锌或凡士林软膏护肤润肤剂,使得皮肤产生一层脂质膜,保护皮肤,减少刺激,防止水化过度,隔离尿便及其它刺激物和微生物,预防尿布皮炎发生。

二、预防:避免尿布区皮肤刺激因素

1、尿布选择:

吸收性好,不易渗透;质感柔软,轻薄透气;尺寸合适,滋润保护。

2、洗护方式:

婴幼儿尿布区皮肤薄弱敏感,要避免过度洗涤,应使用温水、棉布或脱脂棉球,轻柔蘸洗。

3、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预防尿布炎,因为母乳喂养的宝宝,跟配方奶相比,大便PH值、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和尿素酶含量均显著降低,对宝宝皮肤刺激少,减少尿布疹发生率。

三、出现尿布疹后的临床处理:

1、护肤剂治疗:

含氧化锌、凡士林润肤剂均可,在皮肤表面形成脂质膜,减少摩擦,隔离尿液粪便和其它刺激物,微生物,每次更换尿布均可使用;

2、抗真菌治疗:

若IDD经护肤剂治疗持续数日后,无明显缓解,应注意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可外用抗真菌制剂如制霉菌素、氟康唑等,一般2周见效。

小结:

尿布疹的预防和处理,应注意勤换干爽尿裤,勤清水清洁,晒干,避免刺激皮肤,轻者注意清洁、暴露即可减轻症状,也可以外用5%鞣酸软膏、40%氧化锌油,可加速创面干燥及表皮再生。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jc/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