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失温该如何自救

白癜风专家彭洋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好医师导语

据指挥部介绍,当天中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停止。当地马上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此次重大意外,是由于极端天气和赛事方未提示天气变化预警,以及未强制要求要戴冲锋衣羽绒服等,导致参赛者准备不足在冻雨、冰雹、大风恶劣情况下失温死亡。希望以下失温科普旧文能对大家起到一定作用。

户外失温很可怕!遇到失温,该怎样自救或施救?

户外事故年年有,经粗略统计,失温是事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而这个问题却常常被驴友们忽略。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户外出行更容易导致人体失温。那么,万一不幸遇到失温的情况,该怎么自救或者帮助别人?

一、什么是失温?

失温就是身体产热和保暖的能力,长时间小于散热的能力,而导致核心体温越来越低的现象。这一过程通常是缓慢发生的,但也有快速发生的情况,例如失足落水。

长时间暴露在雨雪、大风和寒冷环境下;在寒冷大风的山上,天黑降温但仍穿着汗湿的内衣;服装不够保暖,夜晚躺下后又不再运动。这些情况都会使身体产热低于散热,而陷入失温状态。

造成失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衣服湿寒、体表风冷、饥饿、疲劳、年老体弱等均可引起失温。比如,在高海拔地区,雪线高度以上空气含氧量低,登山者的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假如长期暴露于低温、大风、缺氧环境,加之缺乏适当的保暖措施,也极易发生失温。

二、失温有哪些症状?

失温可分为轻度失温和重度失温。轻度失温时,患者的体温下降到33~35℃时。症状有: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幻觉等。

重度失温情况是指患者体温下降到32℃以下。患者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严重时,重度失温患者会丧失一切生命体征。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人体核心温度变化及相应症状

37摄氏度:正常。

35摄氏度:有失温征兆,发抖。

33摄氏度:接近体表温度,持续发抖。

31摄氏度:大脑无意识,只对刺激有反应(如针扎等)。

30摄氏度:失去意识、昏迷。

28摄氏度:死亡。

失温会导致肢体协调性和判断力下降,因而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在寒冷环境下进行攀登时,登山者必须随时注意彼此的状态。

即使是最轻度的失温也必须严肃对待。因为这表明,患者维持核心温度的能力已经到了耗尽的边缘。如果不加以处理,失温很容易导致意识丧失和心肺衰竭。此时,复温是第一要务。

三、轻度失温的处理方法

1、保持体力,停止活动或者紧急扎营。

2、脱离低温恶劣环境,及时脱下汗湿衣物,更换保暖衣物。

3、防止继续失温,及时重获体温,进食热糖水。

4、保持清醒,给予易消化的热食,平卧往睡袋里放暖水袋或者施救者体温传导。

5、意识模糊、状态比较严重者,采用40℃温水浸泡的方式进行回温。

四、重度失温的处理方法

1、将患者全身包裹在保温层(睡袋、衣物等)中间,医院抢救,如果没有条件就必须现场回温。

2、采用人工呼吸,用40℃以下的温水从肛门进行灌肠回温。

3、将患者置于两条拉链相接的睡袋内,左右两侧由两位施救者传导复温。

施救时要注意:

1、搬运患者时应非常小心。因为心肌组织在低温下的表现非常不稳定,外来刺激很容易导致心室震颤。

2、让患者处于平躺,以免外周血管中的低温血液大量回流到心脏,导致心脏停搏。

3、失温或冻伤的部位切不可用力摩擦或擦拭。这样极易因机械用力,造成受伤部位的二次损伤。

4、不可给患者饮酒。

五、如何预防失温

人体正常体温为35.8℃—37.8℃,一般在下午15时至17时最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于平地,海拔每上升米气温降低6℃。人体体温在环境影响下,通过蒸发、辐射、对流、传导而降低。

因此,除非温度每天都接近30℃,否则户外运动时,要永远记得在身边多带件衣服。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户外如遭遇失温现象,要学会就地取材。例如大塑料袋也能短暂地防风防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失温是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而不是极度严寒引起的。因为流动的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这种“风冷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更低,因此应避免暴露在寒风中。

此外,与-30℃的寒风相比,-10℃的绵绵细雨和加强风更容易引起失温。所以,一定要避免淋湿全身,特别是保证内衣干燥。同时,要注意保持体温和避免产生脱水现象。

针对失温产生的原因,预防主要从湿、冷、风三方面入手。不要让寒冷、大风和湿衣服三者同时出现。在寒冷、大风天气,要注意保暖,及时更换湿衣服。尤其是雨雪天气,不要穿着湿衣服继续行进或休息。

行军途中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jc/1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