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问题时,父母得先吃药

荐宝放暑假了,我开始了24小时ONCALL的三陪妈妈时光,陪玩,陪吃,陪睡。

更要命的是,明明上学时都乖乖睡午觉的。一放暑假,午觉就拜拜。这让我在白天直接变成了“永动机”。

晚上睡觉更放肆,他知道第二天不用上幼儿园,变本加厉地耍赖。

游戏陪他做了,澡洗了,故事讲了5本,聊天扯了半小时,还止不住他旺盛的求知欲。

“妈妈,为什么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啊?”我急得心里MMB,又不好张嘴乱说,只好回答“我也不知道啊,可能它的脑袋结构比较特殊吧。”

“那你上网查查看啊!”

用手机查了百科告诉他答案后,他又说肚子饿了,要喝奶,喝完奶又说要尿尿。

从厕所回来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说后背痒,要我帮他挠挠。

左边痒,右边痒,上一点,下一点,反正就是全身都痒。

挠了10分钟又要起床,说去看看他种的豆苗睡觉没。

我一再压制心中的怒火,默念三句“我是好妈妈”“儿子是亲生的”,试图跟他讲道理,“现在你已经是全班最矮的小朋友了,晚睡会长不高哦,晚睡也会变笨耶”。

“为什么晚睡长不高啊?爸爸天天晚睡,他很高啊。”

我实在是不耐烦,冲他吼“你自己问你爸去。”谁知正中他的下怀,他真的跑出卧室去找爸爸,爷俩盯着手机嘻嘻哈哈了好久。

忍无可忍,我冲过去开始咆哮“到底睡不睡啊,我不管你了,爱睡不睡!”

荐宝看我真的发火了,溜回床上又翻滚了好长时间才睡过去。

从睡前准备到他完全睡着,从晚上8点到11点,整整花费了3个小时。

我还有好几本书想看,有好多综艺没追,有好多稿件没写,我自己澡没洗,衣服没洗,面膜没敷,这些通通都没办法做了。

因为孩子睡了,我也累了。

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明明很努力地在做一个好妈妈啊!

育儿书籍看了不少:今天学习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明天吸取蒙特梭利,华德福的爱与自由,理都懂,然并卵。

孩子非但没有如我所愿地成为一个乖巧听话,省心独立的好孩子,反而隔三差五的从天使变成魔鬼,挑战着我的底线。

孩子有“问题”,谁吃“药”?

我把遇到的这些困惑跟我的好朋友崔璀倾诉,希望获得帮助。

崔璀跟我一样,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OO、智慧狮(上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巴九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自媒体事业群总经理、头头是道基金董事。

在我心目中她是家庭和事业兼顾的女强人。她脑洞很大,善于发现孩子“无理取闹”背后的真正需求,用轻松可操作的游戏化解各种育儿难题。

崔璀问我,“你觉得孩子晚上不想睡觉,到底是谁的问题?”

我脱口而出“当然是孩子的问题啊,他搞来搞去就不肯睡啊!”

“错了,是你的问题。”

“What?”

“整个哄睡的过程,我看到的是你如何被孩子一步步控制,被所谓‘孩子的问题’勾引,陷入了斗智斗勇的泥沼。

想各种办法,发各种狠,无止境地纠缠……最终还是没解决问题。”

“怎么就变成我的不对了呢?难道我希望他早睡错了?”

“问题就出在你太在意他没有早睡这里。”“我太在意反而错了?”“既然娃不想睡觉,那就不睡!这就是解决办法。”

“What?不睡觉,那干什么呢?”

“你不用陪他躺床上耗3个小时,睡不着你就让他起床背唐诗,学5个英语单词。

把平时你想让他学的东西拿出来,睡不着我们就来学这些,睡不着正好,反正就是不能让孩子在晚睡中获益,明白吗?”

我似懂非懂。

“别光说不练,你先试试看。”我半信半疑,在荐宝身上试验了几次。

看我不催他睡觉了,小伙子很开心。

但我跟他约法三章,不睡觉可以,但是不能看电视,打游戏,我们一起背唐诗,背熟一首还没睡意,我们就继续背。

孩子比我们想象得更精明。

在昏黄的灯光下,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睡觉确实比辛辛苦苦背唐诗要来得轻松啊,荐宝很快就掂量出来了,他开始主动要求去睡觉。

我说“不然我们再多背一首吧,我看你还不是很困。”

“谁说的,我好困了,我要去睡觉了。”

哈哈哈哈,首战告捷!

这个方法真的很神奇,我把战绩告诉崔璀,她给我解释这种策略治疗叫做“悖论干预”。

为什么父母越用力,孩子的问题越无解。因为这些用力最终成为了维持“问题”的一环,甚至是火上浇油,愈烧愈烈。

你越用力,孩子就会越跟你对着干,以此来显示他的能力渐长,显示他的存在和控制力。

还有一种孩子跟你对抗的可能,是父母没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拿孩子不肯刷牙这件事来说,孩子不肯刷牙,你追着他跑,你恼羞成怒,可孩子觉得这是你和他在玩。

在孩子眼中,可能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白天妈妈不见了,一种是妈妈回家了,她在跟我玩。

如果你告诉他:我们只有半个小时时间可以玩,如果你刷牙就用了20分钟,那么只有10分钟可以听妈妈讲故事了。

相信孩子的“刷牙拖延症”会很快被治愈。

孩子有“问题”时,父母得先“吃药”!

不是我们用了什么技巧,是因为我们看见了孩子的真正需求。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孩子不爱刷牙,我们就陪他一起不刷牙;孩子挑食,我们就创造机会让他们挑食;孩子不想睡,那我们就让他们晚睡……

所有这些方法的要点不在于改变孩子,而在于改变父母的“自以为是”,改变我们以为的“正确”。

做“最没用”的父母

看到这套“悖论干预”的方法有效,我又把荐宝挑食、拖拉磨蹭、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等各种状况向崔璀讨教,她都一一给出了化解方法。

我想,荐宝身上出现的问题,在同龄的孩子身上多少也会遇到,何不把崔璀的这套方法分享给大家呢。

于是有了今天的课程推荐:《做「最没用」的父母用「没办法」扫除孩子12类坏习惯》。

这门课里,崔璀分三个篇章,从生活习惯、脾气性格和学习习惯三个方面。

收集了12种养育过程中常见的困境,包括:孩子不爱刷牙,哄睡难,吃饭挑食,拖拉,爱撒谎,学习专注力差,没有积极性,做事喜欢半途而废等。

然后她会教给你12种应对的方法,将困境逐一化解。

我向你保证,这些方法跟以往你熟悉的一切方法——任务分解,说服教育,责骂,用爱感化,奖励惩罚——都不一样。

“悖论干预”的方法需要你做一次冒险,正如我一样,要跳出来,反常识,反直觉。

如果你已经试过各种方法,始终不能解决问题,这门课的方法值得一试。它们会惊得你大叫:

啊?这样怎么可以?!

没错,这样反而可以。

只需要两杯咖啡的钱,就能轻松化解孩子12个坏习惯。

后退一步,发现育儿新思路。这些看起来不靠谱的方法在被写进课程之前,已经做过不止一次实验。无论看起来有多么违反直觉,它们是真的有效!

So,敢不敢来一起试试这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教育方法?

12节实用音频课

永久回听,适合3-8岁家长学习

听企业高管妈妈反常识育儿之道

用游戏轻松化解孩子各种坏习惯

仅需99元!!!

扫描下方







































白癫治疗方法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hy/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