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奔跑中被突然停下,到底有多危险

可能不少读者已经看过这一幕:

视频来自

Youtube网友

在此前日本举办的一场全国万米锦标赛上,两位来自NHK电视台的摄像工作人员在比赛过程中进入跑道,引发了一场意外事故。当时领先集团的运动员已经完成冲线,为了拍摄这些名次靠前运动员的近距离特写,摄像师迫不及待地从跑道外走向终点的位置。然而此时依然有选手未完成比赛,于是就发生了这戏剧性的场面。来自日本SunBel’x公司旗下田径队的三田真司当了一回“倒霉鬼”。当时正在全力冲刺以求一个好成绩的他,好巧不巧撞上了两位鲁莽闯入跑道的摄像师,结果摄像机的电缆直接挡住了三田的去路,甚至一度勒住了他的脖子。虽然反应过来的摄像师急忙想要退回原处。但跟在三田身后的其他4位运动员依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不得不放慢速度进行避让。赛后三田医院检查,万幸没有任何严重的伤病发生。事后,日本陆上竞技联合会(即日本田协)和NHK发布联合道歉声明,表示对此次事件负责并向运动员及其公司道歉。这次意外事件多少还是在日本国内引发了一些争论。这场“事故”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几年前发生在苏州马拉松上的“国旗门”,当然相比之下,这一次的情况更“乌龙”,危险性也更大。聊到这件事,并不是想要讨论赛事组织方应该如何避免这种破坏比赛正常进行、甚至影响公平竞赛的意外发生,也无意借此列数过去在跑步赛事中发生过的种种意外状况。这一次,我们想聊一聊,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来有多危险。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一个快速奔跑中的人冲击力到底有多强。可能有不少跑者遇到过跑在路上撞上某样东西的意外情况,可能是挡在跑道前的人,可能是路上的障碍物(树、电杆、消防栓),也可能是迎面而来的某种运动中的物体。那撞一下的疼痛感可想而知。拿此次事件中的受害人三田真司当例子。三田个人的万米PB是28分(准确地来说是27分59秒),换算一下,他全力奔跑时的时速大概为21公里每小时。如果放在日常来类比,近似电动车的速度。以这样的冲击力撞上某个物体,其危险性可想而知。想想看,如果三田撞上的不是电缆,而是更细的线呢?如果他迎面撞上的,也是一个快速运动中的物体或生物呢?后果恐怕会非常严重。当然大部分情况下,大家都能及时避开,但也不得不在瞬息之间强迫原本快速行进中的身体停下来,而由此也会产生种种的不良身体反应,比如眩晕、恶心甚至昏厥。类似的症状在你跑完步,选择突然停下时也会发生。在你飞速跑步时,血压飙升,心跳飞快,所有的器官都处于一个极限状态中,整个内脏系统对于氧的需求变大。于此过程中,在你的身体内部,各处血管扩张,肌肉不断收缩,加速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的过程。此时如果你突然停下来,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肌肉收缩时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受重力影响,会大量积聚在你的下肢部位,一时之间无法输送到对缺氧极度敏感的大脑。所以你会立马感觉到头晕、恶心、无法喘息,甚至还有更严重的呕吐以及昏厥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运动医学中,叫做“重力性休克”。而当这种意外状况发生,也是运动员受伤(摔倒导致的骨折、脑震荡等等)几率急剧飙升的时刻。所以也要庆幸,三田真司并没有因为被电缆勒住,瞬间停止,何引丽也没有在递国旗的工作人员的连拉带拽下突然停下飞奔的脚步,否则,就很有可能是另一种可怕的意外剧情了。如果你在跑步中感觉累或者疼痛,难以为继;或者受外部因素干扰不得不停下来时;又或者你完成了一次艰苦的跑步训练,只想在结束的那一瞬间坐(躺)下来时,最好还是尽可能慢慢把速度降下来,减少惯性的驱动,直至停步,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当然,为了避免更高危险的意外情况发生——比如说在飞奔中撞上某物体——跑者们在出发之间,还是要规划一条安全的路线、找一个安全的训练环境,同时在过程中将安全第一原则牢记于心,随时注意路况变化。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刹车”不缓冲,风险难把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hy/12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