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则女快递员遭投诉后下跪求原谅的新闻引发了热议。
因包装开裂少一个芒果,这名48岁的女快递员在赔偿了一整箱后依然遭到投诉,被扣除工资元。
快递员为求谅解,直至下跪。投诉者则拨打,要求民警将其带离。
民警认为快递员不必摒弃尊严乞求原谅,建议公司退还快递员被扣除的工资,并将投诉者加入黑名单。
投诉者对此不认可,正在准备申请行政复议。
近年来,这类顾客恶意对待服务业人员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
年7月28日,湖南一位快递员因为迟到5分钟而遭收件人殴打,致其大小便失禁。
年11月,上海迪士尼一名扮演花栗鼠的演员被游客从后面拍头导致脑震荡。
年5月13日,兰州一大妈取快递时拒绝签字,快递员表达不同意后,被打了一巴掌和一拳......
年7月,一个“达菲熊”人偶被游客从后方殴打
相声演员岳云鹏成名前当过服务员,他曾在节目中讲述自己做服务员时的一段经历:
“做服务员啤酒(价格)写错了,第一时间处理,人就不愿意了。
我说我给你打折,不行,骂我,各种侮辱我。
我说我给你免单,块钱我掏了,不行。
我上春晚了,我是个演员了,我比以前挣得多了,但是我还是恨他。
我都道歉了,你凭什么这样侮辱我啊。
从他买单到走,三个多小时。
我都不敢往相声里写,因为我都不敢想。
当时那一桌子人,都在听他说,没一个人说‘差不多得了’。”
岳云鹏在节目中哭着分享服务员经历
去年年底,美团给12万骑手发了问卷,问他们最想向用户说什么,收回来的调查结果中有这么一条:
“收餐时说声‘谢谢’”。
这在网上也引起了两极的评论。
有人对说“谢谢”这个要求表达强烈不满:
“我已经为他们的服务付了钱,所以他们没有权利‘要求’我说谢谢。尽管‘谢谢’这句话出于个人修养我会说。不爽的点在于,他们没立场提这个‘要求’。这是个人边界的问题。”
“收到钱的人才应该真诚的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对你价值的最大肯定。“
也有网民对这些意见进行了反驳:
“你有没有花钱都不改变你们俩平等的身份,一个人给你带来了便利,就应该说谢谢。“
“无论对方是否要求,这是自我道德的一个底线吧。而外卖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希望,应该是在平常工作中经常没有被礼貌的对待。”
随着服务业水平的提升,“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服务人员的权利又当如何界定呢?
恰好,NHK前段时间做了一期节目,专门探讨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定义为“顾客骚扰服务人员”。
日本是服务业大国,也是“顾客就是上帝”这句名言的发源地,
但现在,人们也开始反思起这条“玉律金科”了......
01
“顾客骚扰”有多普遍?
“顾客骚扰”在日语里有一个对应的词汇,叫“カスタマーハラスメント(customerharassment)”。
什么样的行为会被界定为“顾客骚扰”呢?
NHK在节目中以这样几个案例来作为说明:
一位女士因为排队结账不耐烦,辱骂了收银员两个小时,直到经理出来道歉才作罢。
一对情侣对婚纱照不满意,屡次电话指责,摄影师多次道歉无果,直至退款了结;
因对出租车司机不满,将其资料曝光到网上并恶评,致其辞职。
有顾客因后点单的人先吃上了饭,而强制服务员跪坐听训。
日本的数据显示,在物流服务业中,有7成的从业者经历过顾客骚扰。
在看护业,有大概四分之一的看护人员持续受到来自病人家属的身体或精神上的骚扰。
而在遭遇顾客骚扰的服务人员中,有两到四成都考虑过辞职。
02
“顾客骚扰”的原因:
“强者欺负弱者,
弱者欺负更弱的人”
为什么顾客骚扰这么盛行呢?
关西大学教授池内裕美是这么分析的:
“这是由过度服务而引发的过度期待。
接受过度的服务已经成了我们心目中理所当然的标准。
每受到一次良好的服务,消费者的期待值就会随之提高。
到最后,服务追不上消费者的期待,就会产生不满。
而且,由于贩卖同类商品的公司太多了,所以同类竞争非常激烈。
在商品上拉不开差距,就只能在服务上进行较量。”
池内裕美
甲南大学教授阿部真大则说:
“由于企业太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