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受伤索赔案
——邬某诉黄某、阳春某中学健康权纠纷案某中学学生邬某在晚自修时制造噪音,干扰课堂秩序。值班老师黄某口头教育无果遂用手机拍下视频。随后,邬某又采取向黑板方向扔鞋子、朝老师黄某吐口水等方式发泄心中不满,黄某未予理会。后邬某欲抢夺黄某放在讲台上的手机,黄某用手阻挡,邬某身体失去平衡而倒地受伤。邬某治疗出院后,与校方在派出所的调解下签订了协议,约定由校方赔偿一万余元给邬某,彼此不再追究责任。收到赔偿款后,医院治疗,经诊断为脑震荡、头皮血肿。经查,邬某分别在本次事件发生数日前、一医院诊疗的记录。邬某以黄某殴打其造成人身损害为由起诉黄某和某中学承担连带责任赔偿3万余元。阳春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侵权责任包括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等四个构成要件。黄某用手阻挡邬某抢手机的行为在正常限度之内,没有违法,亦不存在过错,与邬某的跌倒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且双方在事后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均应按照该协议履行。邬某未能举证证明其脑震荡等损伤与本次事件有直接因果关系,且黄某、某中学对邬某的受伤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本案经二审、再审均维持原判。学校正常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在行为无过错的情况下,依法不应承担责任。本案中,教师黄某对学生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进行合理地阻止,其行为具有正当性。面对“伤者为大”“如果没有过错也要按照公平原则给予人道主义赔偿”与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则的碰撞,法院驳回了原告全部诉讼请求,让以弱者自居破坏社会规则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保护遵规守矩者的公平裁判,明确表明了司法守护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对弘扬法治精神、避免“和稀泥”式裁判导向,对引导公众遵守社会规则、构建良好社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来源:阳江日报
相关文章
典型案例之一:民宿醉酒住客坠亡索赔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