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西方国家流行快乐教育,让孩子开心的接受教育,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这种教育方式现在被广为接受。
但是,这和东方的教育是相悖的,东方人普遍认为获取知识是不会有太多快乐的,我们有很多用来形容学习的成语——比如“悬梁刺股”,都不是特别能让人快乐。
现在,快乐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更好的教育方式,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评价一种教育方式的好与差,是看接受学习的人是否真能够学到更多,更有用的东西,或者说看它是否能够更好地提高接受教育的人的认知水平。
那么,快乐教育确实不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一项针对分别在东方和西方接受不同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这对双胞胎在性格方面表现出相同,但是在智商或者认知方面差异惊人,东方成长起来的认知能力远胜西方成长起来的。
年,这对同卵双胞胎出生在韩国的首尔,但在两岁时,姐妹俩中的一个在市场迷路而走丢。
尽管当时她们的父母出现在有关失踪人员的电视节目中,但这位小女孩未能与家人团聚,最终被美国的一对夫妇收养。
这个走失并被领养的双胞胎之一从懂事开始就在美国长大,接受美国的教育,她知道自己是韩国人,但不知道自己有兄弟姐妹。
年的时候,她向韩国家庭成员团聚计划提交DNA,这个做法让她找到了自己失散的家人。
大约两年后,她收到该计划组织者的消息,她总算知道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她不仅有一个同卵双胞胎,还有一对比她大的同样是双胞胎的哥哥。
重聚后,这对双胞胎接受了一个科研团队的邀请,完成了一系列测试,旨在评估他们的智力、性格特征、心理健康和病史。
令人有些惊讶的是,结果显示,在美国长大的那位智商比在韩国长大的足足低了16了分。
这一发现与之前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是相矛盾,之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同卵双胞胎无论他们怎么成长,平均智商差异不超过7分。
虽然,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发现这对双胞胎姐妹之间表现出巨大鸿沟,非常出人意料。
但是,她们觉得不能就盖棺定论地认为,这是成长环境导致的差异。
其中一个原因是,在美国长大的妹妹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三次脑震荡,这可能影响了她的认知能力。
另外,除了教育背景之外,其实两人生活经历和家庭环境也是有巨大差异的。
例如,在韩国长大的双胞胎描述了在一个充满爱和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的情况,而收养的姐妹则描述了更严厉的成长经历,经常发生冲突和养父母的离婚。
这些也可能是影响认知的因素,但是比较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双胞胎性格的整体结构相似。
两人的责任心都非常高,两人都有目标、组织良好、尽职尽责、追求成就等等,另外两人的自尊得分也相同,心理健康状况也高度相似。
更有趣的是,这对双胞胎姐妹还分享了他们的病史,两人都接受了卵巢肿瘤切除手术。
这些表现都非常有趣,它凸显了遗传在决定一个人的气质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大,这与之前研究人员的相关文献描述也一致。
但是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肯定也是巨大的,这项研究还发现,在美国长大的妹妹表现出更个人主义的观点,而在韩国长大的姐姐则表现出更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最后
虽然,这项研究没有明确指出快乐教育对一个人认知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遗传很重要,后天成长也有差不多相等的重要性。
另外,研究人员也表示,双胞胎单独抚养的例子很少见,同卵双胞胎情况就更罕见了,所以这项研究得出任何确切的结论之前,需要研究更多类似的案例。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遗传、文化和环境因素提供了一些令人着迷的新见解。
该研究发表在《人格与个体差异》杂志上!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