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跟我说孩子的手臂骨折了。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孩子出去玩,骑着滑板车刚走没多远,拐弯处突然冲出另一辆滑板车,速度太快来不及刹车躲避,两个孩子撞在一起了。
另一个孩子只擦破点皮,她家孩子就惨了,当时就歇斯底里地大哭,说胳膊不能动了。医院检查,发现是左前臂骨折了。
看孩子疼成这样,当妈的特别难过,从来没有想到骑个滑板车也能这样,好好的暑假就这样报废了。
我在小区里也经常看到不戴任何护具“飙车”的孩子。有次亲眼看见一个小朋友骑得飞快,滑板车的一个轮子突然飞出去了,孩子一下就甩出去,脑袋差一点磕在旁边的台阶上,真是吓出一身冷汗。
心疼朋友家娃,同时也特别想提醒大家:暑期是孩子运动损伤发生的高峰期,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孩子运动受伤。
滑板车、电动平衡车伤害很严重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孩子骑滑板车受伤甚至严重骨折的事件实在太多了。
△图片来源:医院医院微博
片子是一个6岁男孩的手臂X片。孩子玩滑板车摔伤,导致左侧肱骨髁上骨折,从片子里可以看到,骨头移位严重,最后不得不做了手术。
急诊科医生在假期接诊了太多这样的案例,心痛地疾呼:戴个头盔,穿个护肘、护膝也没那么难吧,真是不可理喻!
其实,很多妈妈也知道要给孩子戴护具,但就是心存侥幸,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然,像滑板车这类运动,孩子都很喜欢玩,不给孩子玩也不现实。如果要玩,一定要选择平整的场地,正确佩带头盔、护肘、护膝,提醒孩子不要速度过快。
除了滑板车,这两年热起来的电动平衡车也很可怕。网上随便一搜,就有很多孩子受伤的事件。
视频中,小男孩骑着电动平衡车突然摔倒,孩子的脚卡在平衡车上,被扯到了马路中间,后面正好过来一辆车,把孩子压在车下,孩子奇迹般逃脱了,真是太可怕了。
平衡车速度快,在突然停下、停电或者发生撞击的时候,即便是大人也很难控制,更别说孩子了。
孩子的身体平衡能力,预判能力较弱,极其容易摔伤,而且一旦受伤就很是严重的伤。
所以,电动平衡车一定不要给孩子玩!大一点的孩子如果玩也一定要佩戴护具,在封闭的安全场所玩。
谨防蹦床、攀爬架除了滑板车、平衡车,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蹦床也很危险,这个真的是说多少次都不为过。
我和暖暖经常去的一家商场里,书店旁边有一个蹦床馆。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去就去逛街了,过个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再回来接。
然而,蹦床馆里并没有工作人员或教练特别看护孩子,好几个孩子在一张蹦床上蹦是常有的,每次看到我都胆颤心惊,很怕孩子们出事。
而事实上,在蹦床馆出意外的孩子特别多,很多意外就在大人眼前发生。
视频中,小女孩的妈妈就在旁边看着,不料孩子的一只脚踩到了蹦床和垫子的缝隙里,造成孩子左腿胫骨螺旋式骨折,做手术植入的3颗钢钉。
10岁的小女孩做了两次手术,想想都觉得痛。无论场馆是否赔偿,孩子的健康损失是无法换回的。
除了蹦床,游乐场里的攀爬架、铁质或木质的秋千也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孩子受伤。
带孩子运动,尽量避免玩这些危险性较高的设施,轻则撞伤,重则骨折,甚至瘫痪。
攀爬架如果要玩,一定要选择下面有沙土或者缓冲层的。
跳绳、打球也会受伤
除了因运动工具、器械和场地所引起的运动损伤,孩子在进行一些日常运动锻炼时,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或者运动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受伤。
一位妈妈留言说,孩子一年级跳绳考试成绩不好,想着趁放假练一练,没想到把孩子给练伤了,脚疼得不能碰地,去医院看了,说是韧带严重拉伤。
另外一个妈妈跟我说,孩子参加了一个足球队,踢足球引起脚底韧带拉伤。医生说,如果愈合不好,以后可能会容易复发,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体育课和各种运动项目,比如,足球、篮球、跑步等。
在一些竞技类的项目里,孩子被对手冲撞,躲避不及,也很容易受伤。同事家女儿在篮球课上,跑动时被撞倒,脑袋刚好磕在篮球架上,裂开一个大口子,缝了好几针,缝完针还打了破伤风。太心疼了!
△好好吃了一顿,就忘了疼了。而这类运动的损伤,大多是因为没有充分热身、身体没有准备好进行剧烈运动,或者运动时间过长所导致的。
很多人觉得小孩子皮实,不容易受伤,事实上因为孩子的身体构造和成人不同,身体器官和组织没有发育完全。比如,孩子的髁突(骨头的末端)大部分由软骨制成,这让孩子的骨头特别脆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暑假和孩子运动,安全问题一定要引起注意。
运动伤害如何预防、处理以上说到的孩子的运动损伤可以分为急性伤害和过度使用伤害两种。
紧急伤害处理
急性伤害就是发生得比较突然的伤害,包括扭伤、拉伤、韧带撕裂、骨折等。比如,前面提到的骑滑板车摔倒手臂骨折。
我找到了医院骨科专家的急性损伤护理视频,大家可以看一下:
急性伤害发生后,可使用“大米”原则(RICE)护理:
R,停下来。
I,冰敷,止疼止血,让局部不要肿起来。
C,加压,减少局部出血肿胀。
E,抬高受伤部位,让血回流到心脏,减少受伤部位的肿胀。
此外如果有皮肤擦伤,可以用用消毒纱布紧按伤口5~15分钟止血。待止血后,再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涂碘伏消毒。但如果受伤严重,医院就医。急性损伤往往是由于缺少安全防护设备,或设备使用不当引起的,如果做好准备就可很好地避免。
过度使用伤害处理
而过度使用伤害,则往往是由于重复的劳累而导致的关节或肌肉损伤,像前面提到的跳绳、踢球,导致膝关节和脚踝受伤。
过度使用伤害通过热身、佩带护具、使用正确姿势运动、运动后舒缓、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适当休息等方式可以减少或避免。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最后想说,运动对孩子成长来说重要得不能再重要!
运动不仅能让孩子身体强健,还能塑造孩子的大脑,让思维更专注、更敏捷、记忆力更好。
每个孩子的身体发展进程都是不一样的,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种类和方式。
以下是根据儿童发展特点总结的一些分龄运动建议,给大家参考。
3岁前,孩子主要以促进身体大运动能力为主,可以玩一些感官类大运动游戏,比如,爬行、转山洞、推推小球等。
3-5岁,孩子以发展粗大动作,促进身体平衡、协调为主,帮助孩子发展正确的动作模式,比如,走、跑、跳、投掷等,可练习自行车、平衡车等。
5~7岁,可以参加一些趣味体育游戏,培养孩子对体育的兴趣,也可以考虑游泳、滑冰等项目。
8~12岁,孩子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对抗性低、技巧性低的团体性运动,发展耐力、协调性、灵敏性、稳定性等,比如,跳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跳舞等。
13岁以上,孩子进入青春期,骨骼质量和肌肉持续增长,可以进行一些专项运动练习,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了解我的妈妈都知道,我自己非常热爱运动,一有机会就健身,也很迷恋滑雪、登山,暖暖也从小就是个“运动达人”,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项目,现在还在足球队踢球。每次看到暖暖奔跑的身姿,运动后满头大汗的笑脸,我就特别自豪:
这个风一样的女孩,多么健康自信呀。
但健康和自信的前提——运动安全,我从来都很在意。我们不能因为运动损伤就因噎废食,但对于孩子的保护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最后总结下:
在运动前,确保场地是安全的,确保孩子使用适当的装备,比如轻便防滑的运动鞋、佩戴头盔护肘、护膝等。
运动开始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拉伸肌肉群,防止肌肉损伤。
运动过程中,适当休息,不持续过量运动,保持摄入水分。
团体活动中,还需要重复提醒孩子严格遵守运动纪律,不做不合理的和犯规的动作,也要指导孩子做一些自我保护动作。
运动结束后,引导孩子进行整理运动,舒缓肌肉紧张和疲劳。
————/END/————又有4个孩子没了!这些最常见的危险,强调多少次都不为过!生死攸关!这个简单的动作能救你的命痛心的疏忽!夏天的这一高发事件,我们该如何避免?宝宝只是摔下了床,怎么就脑震荡了?!2秒毙命,夏天的“隐形杀手”就在身边,你还在让孩子玩这个吗?勤点在看,我们才能常相见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