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官跑起来;作者/王臻
转自/法眼观察
编者按:本文是无锡惠山法院法官王臻在江苏法院预备法官培训班上的讲稿,通常,这种稿子都是满满的鸡汤。但是,在案多人少的当下,这碗鸡汤不好熬——作为法官,尤其是清廉的法官,往往容易在物质上被对比下来。好比同一所大学毕业,却产生了最遥远的距离:“世界上第一遥远的距离,是她正在负责市政府与万豪、希尔顿两大集团落户大合同的时候,我正在纠结我手里的离婚案件里一个煤气罐该分割给谁。”在这种让人落寞的对比下,法官的明天在哪里?是否应该问问自己,当初选择法院,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年轻时吃过的苦,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在生命的某个阶段突然就给你回报,虽然不一定是我们最初期待的那种方式。”
⊙本文有删减
上个月我在苏州遇到我的大学同学,她在当律师,一天的交流下来,让我觉得自己眼界短浅、见少识窄,我现在觉得,同为法学院的同学,当她在用客户的资金享受人生时,我在用她十分之一的工资糊口,这才是世界上第二遥远的距离;因为世界上第一遥远的距离,是她正在负责市政府与万豪、希尔顿两大集团落户大合同的时候,我正在纠结我手里的离婚案件里一个煤气罐该分割给谁。
所以当听说我要给年轻法官们讲一堂呐喊加油的课程时,我另一基层法院民一庭的同学出离愤怒了,当晚就给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