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一个消息:
到年,新西兰有1/4的人口,都会是亚裔。
这个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在新西兰人群众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在Reddit上有网友表示:
“我不知道这会在政治上多大程度的改变我们的国家?某些政党的选民套路是不是会不一样了?”
“中国和印度相比我们来说非常保守,所以以后会更右倾,更新自由主义,更少的社会服务投入,更不要提药物改革了。”
“只要他们不来占福利,是欢迎的。”
而根据英文先驱报报道,一些新西兰人对于这样的未来也感到“很紧张deeplyanxious”,专家也呼吁新西兰人要开始适应人口画像的机具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新西兰,
是否真的做好了迎接大量亚裔人口的准备呢?
·推广·
▼
周一,汉密尔顿区域法庭判了一个案子,49岁的汉密尔顿男子RobertKepa被判入狱2年11个月,法官GlenMarshall也认同,该案属于“种族歧视性犯罪。”
案情发生在去年的2月2日,早上10点40分,一名亚裔男子正字绕着Rotoroa湖晨跑锻炼,就遭遇了嘴里骂骂咧咧,来势汹汹的Kepa。
公诉人的呈诉总结中写道:“只因为原告有亚裔血统,被告就对其进行了口头侮辱。”
之后,受害者看到Kepa拿起了路边的一条大木头桩子朝他走来,再后来发生了什么,受害者就不记得了。
案件的其他细节,是由目击者补充的。
有人看到Kepa拿着木棒朝受害者头部猛击了多次,然后还朝其身体上部重击了6次,
之后,穿着钢头靴的Kepa还朝着受害人的身体猛踢猛踩,打完后,他把木棍往地上一甩,一边走一遍骂:
"你是一个f..ing亚裔臭婊子,”他叫骂着,“这地是我的,(Iownthisf...land)”
旁人此事已经报警,警方很快就将Kepa在湖边抓住。
整件事情经过只有几分钟,但给受害人留下的创伤却可能是一辈子。
医院里躺了4天,鼻子、眼眶都有骨折,还有脑震荡,完全恢复用了12个月。
而此事后,他开始频繁出现恐慌症以及一些其他的心理问题。
▼
对于亚裔的不友好情绪,从去年疫情发生时开始渐高,但一年过去后,其实这种针对性的歧视情况仍然在增加。
新西兰人权委员会两年的调查报告都显示,亚裔、毛利裔和太平洋岛裔,是新西兰感受受歧视最严重的群体,自从疫情发生后,名参与调查中,10人中有4人都表示经历过歧视,尤其是华人后代。
而不久前,TheConversation也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新西兰人对于疫情后移民的态度也变化了。
尽管大部分人都认为,移民们对新西兰的经济和文化是有好影响的。其中,英国移民受欢迎度为80%,南非移民受欢迎度达到74%,斐济为71%,中国为66%,印度为64%;
然而,希望在疫情后减少,甚至完全停止引入移民的情绪也很明显(61%的受访者认同)。
另外,参与调查者中超过3/4的人强烈认为应该借机减少对那些疫情控制不好的国家,比如美国的移民引入。而大部分的接受调查者也支持,要减少,或者完全停止来自中国的移民和游客,超过3/5的受访者(64%)支持“某种程度的”对中国之类国家的留学生的引入。
▼
在统计局发布的最新预测中,未来新西兰亚裔人口的增长,主要仍然是由移民推动。
预计到年-年期间,新西兰的亚裔人口总量就会超过万。
当然,“asian”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词,包含了中日韩等东亚国家人口,印度等南亚国家人口,以及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人口…
如果拆开来,据上一次人口调查的25年后,新西兰的华裔人口会达到49.8万,仅此于毛利(万)、太平洋岛裔(64.9万)和印度裔(56.2万),成为新西兰第四大少数族裔。
来自梅西大学的教授PaulSpoonley就表示,从新西兰的殖民历史来看,这里的人曾经花了很大的力气,来阻止亚裔,尤其是中国人的到来,很长时间里都没有给与其平等的权利。
而最近几年移民人口的大爆炸,对新西兰的社会包容度,是非常大的考验,
“我们的各个部门,都应该保证这些社区门,尤其是新移民们,能够有效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和信息,无论是教育、选举投票、医疗健康,或者司法系统等等。”
新西兰需要从现在,就反思自己在大量引入移民的同时,是否有做好社会宣传和教育的工作。
“我看了新西兰亚裔基金会的年度调查,里面说,新西兰人在被问道是不是接受移民的时候,会说自己是接受的,但他们却表示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听到移民说自己的语言…”
Spoonley教授认为,这反映出来新西兰的社会凝聚力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
新西兰在多元文化和融入问题上的教育,做得够吗?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
不过,已经有教授旗帜鲜明的表示:不够。
最近,新西兰的历史书撰写小组正在开会,对年的历史教科书进行讨论,新教科书的草案会给到各个教育专家,以供反馈。
但已经有专家表示,这样的历史书,根本无法反映新西兰的多元文化历史,尤其是新西兰的华人社区——
既然在20年后,我们会成为第4大少数族裔,那为什么我们的故事,在历史书里看不到?
ManyingIp教授表示,在她被选入来讨论草案的时候,她认为,过去中国移民在新西兰曾经被叫做“黄祸”的那段历史,是非常好的让同学们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材料,然而最终这段材料只作为一个小侧栏呈现,
“这不应该只是一个‘趣闻’而已,”
Ip女士表示,
“(华人移民历史)应该成为新西兰国家身份认同讨论基础的一部分,做一个新西兰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这群人在这儿已经住了年了,你谈到他们的时候,还是会想着:移民?”
人权委员MengFoon表示,
“我们不是要说,我们比其他人重要,但我们和其他欧裔移民一样,也是最早来到新西兰殖民的群体之一,我们有非常有价值的故事,应该分享给长白云之乡。”
对于这个历史书草案,有专家表示,它仍然没有能够反映出多元社区,新西兰的华裔社区在其中几乎“是隐身”的。
其实这次年的历史书课改,原本就是为了响应学生们的要求。
过去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对于学校里教的历史不满意,历史书应该包含更多不同群体角度的不同故事,而不是单一的殖民者叙事。
教育部长在讨论会上也表示认同,“代表性representation”是很重要的事情。
在5月31日课改咨询意见接受截至日期前,教育部一共进行了份民调,收到了份来自学校老师的报告,更新一般的教科书,将在草案以及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书写,并在明年和大家见面。
▼
希望这能够成为新西兰社会,在思想上真正能够接受和容纳更多亚裔人口的起步吧。
参与评论分享您的观点
我们期待您的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