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小知识

交通安全篇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2.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追车、扒车、强行拦车。3.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4.乘坐车辆时听从安排,行驶中,不要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5.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6.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7.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红灯亮时,不能过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实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变了,要赶快过马路。8.有时红灯亮的时候,汽车还在离路口很远的地方,这时也不能过马路。因为看起来车离得很远,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会开到你的跟前。9.出巷子口或绿化丛时,不要突然跑过去,因为可能会有车子正好路过。10.不要图省事,从隔离护栏下.斑马线以外的马路上过马路。校内安全篇1.学校集体活动安全。可能发生的伤害:中暑、挤伤、跌伤、骨折、窒息、烧伤、脑震荡、死亡。①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拥挤,礼让慢行。②不互相追逐疯打。③不开无味的可造成伤害的玩笑。2.校内劳动安全。①严禁学生擦楼房外窗玻璃。②做清洁时、防止滑倒跌伤、玻璃划伤、钉子刺伤。③严禁学生用湿布擦电器旋扭开关。3.课间活动不要做危险的游戏,观看别人进行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等伤及自己。4.防磕碰。学校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所以课间活动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5.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6.禁止在楼道内游戏、追逐打闹防止发生意外伤害。7.防坠落。学生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不得摇动教学楼走廊护栏,更不得攀爬,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情况。8.不能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如果发生了,不能打架斗殴,如不能自行解决,请找老师或者同学调解。溺水防范篇1.下水前要做好准备活动。2.远离河道,严禁去水库游泳,单身一人不外出在江河湖泊游泳。3.身心情况欠佳时,如疲倦、饱食、饥饿、生病、情绪不好时不宜游泳。4.身体患病不游泳,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立即游泳。5.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不游泳,恶劣天气不外出游泳。6.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告标语之水域,严禁游泳、戏水。7.游泳池边不要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伤。8.游泳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9.游泳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10.水中活动,感到有寒意时,或将有抽筋现象时,应登岸休息。11.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支,无法游回岸边,应立即举手求救,或大声喊叫,等待救援。12.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拨打“”请求支持,儿童少年不可冒然下水施救。13.发生溺水事件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14.发生溺水事件时,不太熟悉水性者应采取仰卧位,头部向下,使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切忌慌张,将手臂上举乱扑动,加速身体下沉。15.发生溺水事件时,会游泳者,如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16.溺水者救起后,要清除口鼻喉内异物,排出溺水者胃肺部水,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饮食卫生篇1.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烂变质的食品。2.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4.不买无证摊贩处食品。5.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6.不吃有毒食品(如河豚鱼、野生蘑菇、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等)。7.不喝未经消毒、煮沸的水,不喝存放时间过长的、过时的纯净水。8.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前做到勤洗手。9.餐具要卫生。传染病防治篇1.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传染病传染的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病人、病畜、老鼠等②传播途径:空气、食物、土壤、昆虫③易感人群:少年儿童是易感人群。2.预防肠道传染病。①注意传染源,发现病人及时治疗,与病人密切接触的要检查。②切断传染途径:加强环境卫生.保护水源、厕所清洁。消灭苍蝇、老鼠。饭前便后要洗手。③预防接种疾苗。3.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因素:气温低、室内活动人群聚集。人受凉,抵抗力低,易感染。预防方法:病人隔离、不随地吐痰、教室开窗通风换气,4.预防虫媒传染病。狂犬病、乙型脑炎、由动物传播虫子传播。5.预防重大传染病。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勤通风、勤打扫、勤洗手、勤锻炼、勤消毒。6.学习之余,多开展体育运动。通过运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增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只有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7.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为了防治感冒,建议多吃一些板蓝根(风热感冒)等。8.注意饮食洁净,营养均衡,不偏食.不贪食不洁食物及水果。9.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10.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抵抗力下降。消防知识篇消防安全教育的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隐患胜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一)发生火灾的原因:

1.用火不慎发生火灾。蜡烛照明、蚊烟香、用电器、液化气灶。2.用电不慎发生火灾。电线老化、乱拉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3.用油不慎发生火灾。油加热温度过高、容器滴漏。4.燃放烟花爆竹。5.吸烟乱扔烟头。6.玩火。

(二)火灾的预防:

1.家庭防火:①安全使用炉火。②安全使用液化器。③安全用电。④少年儿童不要玩火。⑤燃放烟火爆竹要注意场所。2.学校防火:①严禁学生携带烟花爆竹入校。②不要乱烧废物。③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④经常检查电器。⑤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⑥宿舍的安全防火。3.公共场所防火学生要做到:①不携带烟花爆竹到公共场所。②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③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

(三)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2.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3.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4.报警:火警电话。报警要报清楚失火地点街道名称。火灾自救与逃生学生应沉着冷静,采用科学的自救措施逃生。5、火灾逃生:(1)井然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以防吸入烟雾窒息。(2)弄清楼层通道,不要盲目乱跑、不要盲目开门。(3)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势跑行。(4)楼梯火小,就冲出去,火大就用绳子、被单等从窗口、凉台上滑下。(5)身上着火,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压灭火。治安防范篇1.爱生命,爱身体,远离烟酒、毒品,不参与赌博。2.不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要高姿态,互相谦让。3.遭到殴打,要及时求助“”,并说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相貌特征。4.不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5.不买、不看、不传、不藏黄色淫秽的书刊和音像制品,包括不健康的小报、杂志和带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等。6.遇有坏人威胁或教唆你做坏事时,应坚决拒绝,并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7.交友要慎重,不随便结交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特别是一些有劣迹的人员。8.严格遵守公安机关规定,不携带任何管制刀具。9.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应向父母、老师倾诉,求得帮助,不要离家出走。10.警惕坏人的花言巧语的诱骗,坚决不跟陌生人走。11.身体受到坏人的侵害后,应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12.不要将过多的钱和贵重物品带到学校,不要在公共场所显露自己的钱物。13.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活动,不买、不看有关宣传封建迷信的书籍和音像制品。14.在校内外遇到强行索要钱物时,要及时报告老师和父母。15.不能随便吃喝陌生人赠送的食物和饮料。心理健康篇1.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轻松、愉快和乐观的心情。2.培养自己战胜挫折、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3.培养自己的自信心,防止各种不良心理状态的侵害。4.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纯洁而又充满真情的同学关系。5.不嫉妒别人,正确、客观的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网络安全篇1.要充分认清网络负面影响的危害,自觉培养网络道德观。2.正确对待网络,使之成为学习上的良师益友。3.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不去网吧,特别是地下网吧。4.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5.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6.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7.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8.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9.上网时间不能太长,在网上,不要给出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10.人人争做网络道德的模范,网络文明的使者,网络安全的卫士。疫情防护篇1、戴口罩。学院师生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包括教室、会议室、办公室、食堂等)、就医(除发热门诊)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正确佩戴口罩。2、勤洗手。学院师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口鼻后、接触污物后等,都应及时洗手。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3、勤消毒、勤通风。使用卫生(疾控)部门认可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合理的消毒。4、避免人群聚集。学院师生应尽量避免外出校外活动;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5、生活规律。学院师生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喝酒。劳逸结合,不熬夜,生活有规律。适当锻炼,保持休息与运动平衡。6、快递尽量选择无接触配送,如必须与快递员接触,应佩戴好口罩,取件途中避免人员聚集及面对面。去除快递的外部包装后应该立即洗手,然后再去拿里面的包装。对快递的内部物品包装要用消毒湿巾、酒精棉等擦拭消毒,打开物品内部包装袋时也要注意手卫生;所有包装应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妥善处理。7、去疾病流行地区必须报告,批准后方可执行,接触确诊者或密切接触者必须报告。8、教职工及学生进入宿舍需实名认证、佩戴口罩并监测体温;疫情期间谢绝访客;在宿舍不聚集,不串门。9、做好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定期晾晒、定期洗涤。10、每天清理宿舍垃圾,保持宿舍卫生,每天定时消毒,开窗通风。11、教职员工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洗手。若体温超过37.3℃,请勿入楼工作,并居家观察休息,医院就诊。在入楼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进入办公区域办公。12、办公场所每天定时消毒,开窗通风。13、教师、学生在教学区域内应佩戴口罩,监测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教学区域。如果有可疑症状,应避免进入教学区域。14、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15、使用过的手套、纸巾、口罩以及其他废物按规定分类放置在专用垃圾进行处理。16、进入食堂前做好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避免入内就餐。要求饭前洗手。17、师生员工排队候餐保持1米以上距离。18、在食堂就餐的师生,单独就座,不面对面就餐,避免人员聚集,减少不必要的交流谈话。

编辑:李玲玉

审核:李柏松

欢迎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zz/8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