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类复杂的症状。耳眩晕是因耳有病导致以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甚或恶心呕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尤以成年人为多见。
眩晕
常见症状
1.眩晕突然发作,自觉天旋地转,程度剧烈,站立不稳,体位变动或睁眼时可诱发或加重。
2.伴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3.眩晕可自缓解或恢复,常反复发作。
常见耳眩晕疾病
临床工作中,除耳鼻喉科疾病可致眩晕外,又与内科、神经内科、脑外科、骨科、精神病科的关系极为密切。
分泌性中耳炎
可能为中耳压力的改变,致双侧前庭反应不对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时,如冷空气或液体刺激内耳,内耳受激惹可引起眩晕。
外伤所致
脑震荡综合征、迷路震荡等导致前庭功能障碍。
位置性眩晕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眩晕。
耳石症:迷路老年性或退行性改变,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
耳石症
外伤:头外伤数天或数周后头部加速、减速运动后,致耳石脱落而进入半规管。
耳部疾病:迷路炎、梅尼埃病、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
酒精引起的位置性眩晕
酒精达到血中40mg/ml时,内淋巴比重改变,对重力作用特别敏感,躺下时出现眩晕。
迷路炎
1.胆脂瘤型中耳炎破坏骨迷路后引起。
2.化脓菌侵入内耳,引起迷路广泛的化脓性病变。
耳带状疱疹
由病毒感染所致。主要症状是耳内疼痛,在耳甲腔或外耳道出现疱疹,面瘫。
耳带状疱疹
突聋伴眩晕
特发性耳聋,病因不明,主要学说有病毒感染和内耳供血障碍学说。
中毒
1.氨基糖甙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2.抗肿瘤药物,如顺铂等
3.重金属中毒,如铅等
4.吸入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中毒等
梅尼埃病
膜迷路积水,突然、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喜静卧,但意识清楚。
晕动病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晕车、晕机、晕海。
前庭神经元炎
部分先有感冒病史,故认为可能为病毒感染,有些无感冒病史。本病为不同病理的前庭疾患。
血管性眩晕
某部位的血管病变引起前庭的某一部位血液灌注不足,缺血而致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眩晕。
过度换气综合征
指快而浅的呼吸所致的异常呼吸状态,导致脑缺氧而产生的眩晕。此综合征主要以精神性障碍为主要原因,如抑郁、焦虑、恐慌。
焦虑
代谢性疾病
低血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脂血症。
颈性眩晕
如:颈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等。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眩晕,伴有手及臂发麻,感觉异常,乏力)。
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眩晕原因多样化,针对病因治疗最主要。首先考虑保守治疗,控制眩晕,对症治疗,改善循环、手法复位、激素治疗等方法;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
1.通过中医辩证,口服中药治疗。
2.配合针刺治疗效果好。因为患者晕,伴恶心、呕吐,所以口服药物不易接受。其次可进行前庭补偿训练,耳石症可直接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
注意事项:
1.加强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2.眩晕发作时卧床休息,防止站立时因突然眩晕而跌倒。
3.室内应保持安静、减少噪音、光线宜暗、但空气要流通。
4.宜低盐饮食。
5.禁烟、酒、咖啡及浓茶。
个人简历CurriculumVitae韩梅,长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长春市名中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具备较扎实的中医、西医理论知识,在医疗工作中努力钻研业务、掌握现代化诊疗设备的临床应用,主张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西医的手术与中医中药治疗进行有机的结合。
擅长治疗中耳炎、耳鸣、耳眩晕;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咽喉炎、声带疾病;尤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取得满意疗效。
出诊信息:
周一、三、五上午,二楼A诊室。
文字:耳鼻喉科 韩 梅
视 频:朱素亭
编辑:朱素亭
审核:韩 雪
长医院
服务号预约挂号线上咨询网络门诊报告查询订阅号专家简介出诊信息医院动态健康科普
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