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脊髓震荡:
脊髓震荡与脑震荡相似,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是脊髓损伤后发生的一种可逆性功能紊乱。其特点为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的迅速、完全恢复。一般认为其恢复时间不超过24~48h。也有人认为脊髓震荡可能为间接暴力所导致的一种脊髓损伤。
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的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因为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没有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可以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
脊髓震荡主要症状: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有部分保存时称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几型:脊髓前部损伤、脊髓中央性损伤、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脊髓后部损伤。
3、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4、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是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圆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扩展阅读:
1.脊髓损伤引起的畏寒以及感知障碍
2.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
3.中医如何治疗脊髓损伤
4.脊髓损伤引起的大小便失禁是否能恢复
预约cu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