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左鲁玉;校对:王宇,李新
脑损伤后睡眠行为会受到多种方式的干扰,睡眠中断和疲劳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十分常见。成年人在遭受不同程度的TBI后,会经常出现睡眠中断和疲劳,且睡眠-觉醒障碍(SWD)在损伤后急性期亦非常普遍。充足的睡眠对于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认知、行为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少儿群体在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继发睡眠中断是常见现象,同时,出现SWD使儿童不同程度的TBI治疗变得复杂。在青少年人中,睡眠不佳与mTBI的恢复时间延长有关。成年人TBI后的SWD和疲劳已有较多研究,但是在青少年人群中情况并非如此。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在青少年群体中mTBI对睡眠和生理的直接影响以及个体的自我症状,有必要在损伤初期的较短时间内了解mTBI的性质,且最好在确切的恢复环境中进行。为此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ArthurMaerlender博士发表在《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SportsMedicineandHealthScience,SMHS)上的研究中,通过使用客观和主观措施评估生态有效环境(家庭)中的睡眠,探索了mTBI、应激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并明确了在家庭环境中进行脑震荡后睡眠研究的可行性;其次,研究还确定了潜在的治疗目标。该研究招募了11名经医生确诊的脑震荡青少年(平均12岁)作为受伤组,9名年龄、种族和性别相匹配的未受伤个体为对照组。在睡前约1小时(“就寝时间”:T1)、醒来即刻(T2)和醒来后30分钟(T3)采集唾液样本,分析唾液生物标志物(唾液皮质醇和唾液褪黑激素)的水平。通过体动记录仪和睡眠日志记录睡眠行为:睡眠潜伏期(从就寝至开始连续睡眠至少30分钟为止的分钟数)、觉醒次数、觉醒时间长度、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通过儿童急性应激检查表(ASC-Kids)和多维疲劳量表(PedsQL)来测量受伤后的应激水平和疲劳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的睡眠潜伏期显著增加。唾液褪黑素和皮质醇水平在任何时间节点都无明显的组间差异,但损伤组唾液皮质醇水平在清醒时显著上升,出现与对照组不同的时间变化趋势。损伤组的疲劳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所测量的2个时间节点间的唾液褪黑素水平差异与觉醒次数、觉醒时间以及睡眠质量显著相关。入睡时与起床时的唾液皮质醇水平的绝对变化与清醒时间、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呈正相关,而唾液皮质醇T1、T2时刻的差值与T2、T3时刻的差值的交互作用与睡眠潜伏期呈负相关。
急性损伤会改变皮质醇代谢,从而破坏睡眠,而褪黑激素在改善睡眠潜伏期方面发挥作用。脑震荡后的应激会影响皮质醇和褪黑激素的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睡眠的量和质。尽管这些发现与之前对成人脑损伤的研究一致,但本研究较小的样本量限制了结论的力度。对更大的群体使用这种多模式评估可能会提供更清晰的方向和对脑震荡睡眠中断潜在机制的理解,并为治疗方法提供支持。这项研究证明了多种方法对复杂生物和心理过程的价值,同时为治疗提供了方向。更多阅读:ArthurMaerlender,CaitlinMasterson,JessicaL.Calvi,ToddCaze,RossMathiasen,DennisMolfese.Sleepandstressintheacutephaseofconcussioninyouth[J].SportsMedicineandHealthScience,,2(2):-.更多阅读:Nature:锻炼如何健脑?共识文件:自行车运动中的脑震荡SMHS:超耐力运动,如何改造大脑?运动和大脑:体力活动改变大脑结构的三种方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