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思考中医的疗效经验是可重复的

中医

干货

传承

创新种树人种下的第棵树

全文个字,阅读时间大约17分钟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大家好我是培根,青年中医师,业余种树。

我看到了两篇文章是这样的,分别论述了石菖蒲治疗耳鸣的医案。

石菖蒲治疗耳鸣有奇效河医院(河南)李勇耳鸣之为病,实则风火痰瘀毒,虚则精气血不足,但终归耳窍被蒙也。石菖蒲辛温芳香.《本经》谓有“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之功能。笔者临床每遇耳鸣患者,常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石菖蒲,每获良效,特举例印证之。例1:王某,女性,56岁,农民,于年9月12日初诊。自述10年前因生气而致急躁心烦,头晕头痛,耳鸣如蝉,夜寐不安等症,经及时治疗而愈,唯耳鸣不能消失,残留至今。西医诊断为神经性耳鸣,但服调节神经药物不效,遍服龙胆泻肝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五味子糖浆、中药煎剂及针灸治疗,皆不能除。邀余诊时,发现患者耳鸣兼有五心烦热,口干渴,切脉沉细,察舌红苔薄。此乃肝肾阴虚之候,宜滋补。投灵磁石60g,石菖蒲20g,蝉蜕10g。水煎,送服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1丸)。10天后竟起沉疴,嘱继续单服六味地黄丸1个月巩固治疗。随访年余,未见复发。例2:彭某,男性,16岁,学生,于年8月12日初诊。近半年来因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劳思过度而致耳闷失聪,嗡嗡作响,曾服六味地黄丸、人参蜂王浆、龟龄集及中药汤剂,效不显。经同学介绍来诊,主诉耳鸣,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遗精易惊,五心烦热,肢倦神疲,舌淡苔薄脉弱。思其证属神不守舍,脾肾两虚。拟益气养阴,安神定志之法。药用:黄精30g,玉竹30g,枸杞子12g,川芎12g,酸枣仁20g,石菖蒲20g,蝉蜕10g,水煎服。5剂病情大减,守方继服10剂而安。因学生煎药不便,我为他依方配制了3个月的水丸口服,终至痊愈。临床使用石菖蒲,必须以辨证为基础,否则不效。笔者曾以单味石菖蒲为末,装胶囊,令患者口服,每日2次,每次5g,连服10天而不效。在用量上必须用足20g,笔者曾带教一实习生,因畏其量而给12g,虽辨证精当而不效,嘱其加大剂量,首剂效显。另外,此药的炮制亦是关键,传统多生用,我们曾设生、炒二组对照观察,发现微炒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生用组。我们认为,石菖蒲乃开耳窍之圣药,只要辨证精当,合理使用,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年共收治73例,71例狭愈.2例因属中度脑震荡后遗证而效差。培根: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吧,第一指出了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石菖蒲,并且用药剂量要给到20克以上,炮制后效果更好。本来是一篇让人受益的文章,但是我随后又看到一篇跟这篇文章差不多的文章。菖蒲善治耳鸣耳聋医院(山东)李宪梅菖蒲味辛性温,辛散温通,芳香走窜,故而醒神健脑,除浊开窍,为神昏健忘之常用药。余用之治疗各种性质的耳鸣耳聋兼有神昏头沉者,屡见奇效。现辑录2案,以资印证。例1:章某,男,44岁,1人。年8月2日初诊。耳闷、头沉2年余,伴头皮紧,时麻衣,双膝酸软,哈欠欲打不出。检查:外耳道正常,鼓膜标志正常,音叉测听正常。舌质暗、苔白,脉沉迟。医院做CT示:脑萎缩。辨证:肾精不足,瘀血阻塞。处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30g,山药15g,山萸肉、云苓、枸杞子、白芍、当归、丹参各12g,石菖蒲8g。服3剂后自觉症状基本缓解。又上方去菖蒲,继服3剂后诉说病情有所反复。审法揣药,考虑与菖蒲有关,原方再加菖蒲,果然显效。由此便知菖蒲醒神通窍之功能卓著。例2:刘某,女,39岁,干部。年4月12日初诊。耳鸣如蝉叫反复发作1年余。重则伴头晕如坐舟状,恶心欲呕,头紧如裹,右侧明显。医院就诊,皆以美尼尔氏综合征治疗,中西药皆不显效。后邀余诊治,详问患者,不仅耳鸣,头亦鸣,虽闻人,不辨其意。发作时伴心神不定,失眠健忘。检查:外耳道正常,鼓膜标志正常。观舌质偏暗、苔白,脉细弱。辩证:心脾两虚。方用归脾汤加减。纵观前医处方,其方意不离其宗。再三揣摩后,在前方基础上加菖蒲8g。4剂后,耳鸣头紧大减。又原方继服6剂,症状解除。培根: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两篇文章有何感想?前面刚告诉你石菖蒲用量要足,然后有来了一篇文章石菖蒲只用了8克,效果也很好的。随着大量中医文章井喷式的增长,目前学术界又有造假之风,所以很多人说现代人写的东西不能看。但是我比较疑惑的是,我这两篇文章都来自年《中医杂志》上发表的,老期刊老文章,应该不存在现在这种浮躁之风的情况。结合我自己开过两次药物治疗耳鸣的情况,我就更加迷惑了逍遥散加石菖蒲:升阳益胃汤加石菖蒲:吃完之后患者就是觉得耳鸣还是存在,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这让我进行了反思,第一可能是我辨证错误,但是一个中年女性,舌质淡,清阳不升、肝郁脾虚的大方面我都去处理了,也加石菖蒲了,可是效果就是不满意。或许有其他辨证,不清楚。第二可能像第一个医案所说的,石菖蒲的用量不足。还有就是慢性耳鸣就是不容易调治,耳鸣缠绵,日本年发布的慢性耳鸣诊疗指南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针对慢性耳鸣的治疗目标不是去除耳鸣症状,而是通过感觉适应来减轻耳鸣带来的压力」,且「治疗过程中不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zz/11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