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最可怕的是大人失控

鱼爸

1

这几天,有很多朋友给我推送了同一段视频,想问问我的看法。

那是在一家游乐场内,一名1岁左右的男童被大几岁的小女孩踩了一下。男童的母亲怒了,一定要小女孩当面道歉,小女孩的母亲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而接下来场面一发不可收拾,几个参与劝说的家长都和这个母亲发生了摩擦。

说实话,我第一遍看视频时觉得难受,负能量太强,因为失控的情绪总是如火焰般让人不敢靠近。可是这个事件所折射的冲突根源,值得我们探讨。

对于这个情绪失控的母亲,我觉得我们不能过多指责,因为每一个母亲都愿意拿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只是有时候被情绪的魔鬼控制着,失控了。

幸运的是孩子们没事。我想在冷静之后,这个失控的妈妈应该也能反思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

而为人父母者,肯定都会把自己代入这种情形之中:“假如是我的孩子遭遇了这种欺负,我会怎么办,我又该怎么办?”

这是很多父母都会直接面对的一个问题。

2

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是教养的问题。

一个是孩子的教养,一个是父母本身的教养。

就拿这次的游乐场事件来说,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个小女孩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就算大人要求她道歉,她还推身后的男孩子。

而女孩的妈妈一直不急不慢地道歉,好像还在解释说自己的孩子一激动就会这样。

双方都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只是方式不一样,但是矛盾被激发了。

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了攻击倾向,而父母不给予他教育、引导,这个孩子在跟其他孩子相处时,就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前面的孩子摔倒在地上,不会去扶一把,而可能不管不顾地直接踩上去;被前面的孩子挡住了去路,不是让一步,而是直接用手去推。

刚开始的时候,比如孩子一两岁时,是不知道伤害这个词的。因为他们一直被保护着。他们拍着桌子,摔自己的玩具,不高兴的时候甚至会抓自己的父母。

有些老人看到孩子摔倒,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使劲跺地面,说是地的错才弄疼了宝宝;孩子抓了自己,还说不痛不痛,哈哈大笑。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伤害任何人,所以当孩子第一次抓你、捶你的时候,你可以跟孩子说自己很痛,很难受;

当孩子跟另外的小孩面对面地在小路上撞上了,引导孩子主动让一下,不要推。

这个教育太重要了。

记得那时候儿子总是去爬公园楼梯边的宽护栏,有时候就会遇到其他的孩子从对面走来。

他有一次竟然想推开一个小姐姐,这个行为是很危险的,我赶紧拉住他,很严肃地跟他讲了这件事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后果。

在这些事情上的教育,不能有丝毫马虎。

3

努力养一个有规则感的善良孩子。因为你不教孩子,会有人狠狠教育他。

就在前几天,我把儿子的手心重重地打了三下,这在我们家算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那天,我跟他还有他的小表哥一起玩打架游戏。两个人非常卖力,想尽了招式来跟我“对打”。跟他们“打架”,我一直很认真,所以他们就喜欢找我打,觉得有意思。

结果打不赢的儿子情急之下动用了牙齿,我的胳臂就被咬了一个红印子。要是去了幼儿园他咬了其他小朋友,那可不得了。

对于这样的情形,坚决不宠溺,该给予处罚就处罚,决不手软。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的儿子就是因为在幼儿园咬了一个小女孩,被那个小女孩的爸爸当场扇了一个耳光。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爸爸会这样做,但是那个耳光响亮地打在了孩子的脸上。

后来两家人吵了很久才罢休。

因为我们无法预知孩子会遇见什么样的冲突,更加无法想象那些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的父母会做出何种反应。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有规则意识,能够管住自己,保护自己,也不伤害他人。

说到这里,我分享一个培养规则意识的方法,对男孩非常管用,也就是上面说到的打架游戏,得爸爸们出场。

因为单纯的说教,孩子就算当时听进去了,事后忘得也快。

心理学家早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和儿子在一起总喜欢打打闹闹,甚至是打成一团呢?

从我的亲身经历来说,的确如此。

假如我趴在床上看书或者翻手机,儿子会像看到宝藏一样,笑呵呵地爬上来,一定要跟我摔跤或者在我身上爬来爬去地玩。

我觉得挺好的,虽然有时候被打搅是烦,但收获更大,自己可以放松一下不说,更重要的是能教孩子很多东西。

心理学发现,男孩在与父亲的打闹中所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与爸爸的打闹中,孩子能够更加明白规矩这回事。所以在跟儿子打架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树立规矩。

比如不能拿任何的武器,小棍子、玩具枪都不行,还不能打脑袋、脸、胸部、裆部......这个时候,为了早点开战,孩子都会答应,并且牢记规矩。

孩子一旦犯规,就马上停战,重新强调规矩。

有时候孩子下手重了,可以趁机跟孩子说说什么是“伤害”与“疼痛”。

记得有一次,儿子直接用脚踹了我的脸,当时我就眼冒金星,趴在那儿表现得很痛苦,要他去打请医生来急救。

当时小家伙就被吓住了,一个劲儿说不知道怎么打电话。我说那歇歇吧,看能不能好点,要不你给我揉揉。

他就轻轻地揉着。过了一会儿,我去取了一块湿毛巾敷上,儿子一直在照顾我。有了这次教训,他就不会这样鲁莽了。

当他跟其他小伙伴玩耍时,我也会提醒他,千万小心点,不要欺负比你小的小朋友,也要保护好自己。

4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大人千万别动手。

很多人会说,如今的熊孩子太多,不好好教训一下不行。但请收起你扬起的那只手,把孩子交给他自己的父母去教育,因为大人的暴力介入,往往会让事情恶化。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一个亲戚的孩子和村里的一个孩子吵架,亲戚就去帮忙,骂了那个男孩子一句,没想到那个男孩子也是一个犟脾气,直接说了一句脏话。亲戚甩了一巴掌过去,把那个孩子的脸打肿了。

那个男孩的父母也不是好欺负的,当晚就把孩子送到亲戚家里,说孩子被打成了脑震荡,需要住院治疗,需要赔偿。

最后两家人前前后后磨了一个月,经过村里的调解,亲戚赔了一笔钱。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大人一定要冷静。一旦大人动了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而且,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更重要的是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情绪上来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游乐场里的“失控妈妈”。

本来小家伙被欺负了,正心神不宁,自己的妈妈又情绪失控,跟周边的人大打出手,歇斯底里地怒吼着,孩子肯定会被吓坏。

所以,请记得,你的孩子在看着呢。你考虑过你的行为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吗?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管好自己的孩子,再善待他人的孩子,就会少很多这样的冲突。

内容简介

“养育男孩”创始人鱼爸著。看见孩子,共情养育,简历建立独立又亲密的亲子观,孩子的高情商藏于父母的育儿思维里。

-作者-本文摘自鱼爸《刚刚好的养育: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小十点经青岛出版社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zz/10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