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言语,要发明心中所存的正直;我所知道的,我嘴唇要诚实地说出。”(《约伯记》三十三章3节)
在矿区生活的唐朝阳和宋金明两人游手好闲,觉得矿区干活太累,挣钱太慢,就琢磨出一个来钱快、超级邪恶的坏道道,——计划用“死人”赚钱。
他们的秘籍是:先在人群中物色打工无门的外地农民,然后装作关心的样子拉近乎,吹嘘某某矿怎样怎样赚钱,他们可以帮助走后门进入。
待农民工动心答应跟他们去后,俩人有个条件,就是必须做他们的亲属,不然不认识的矿长不让进。这个条件自然看上去很好,因为可以使关系更近、感情更深,于是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
他们找到一家私人煤窑,签了合同,干了几天取得了矿长的信任后,就开始了残酷无情的罪恶行动。
在井下工作时,他们人为制造了安全事故,将“亲属”打死,找矿长赔偿。矿长因为是非法的小煤窑,不敢公开,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息事宁人,两下私了。这俩人就是抓住这个弱点来敲诈的。
于是,在经过协商谈判后,矿长拿出三五万赔偿,俩人也不进一步为难,见好就收。就这样,他俩已经干了好几票这样的“买卖”,尝到了甜头上了瘾,计划下一票。
一天,他们在火车站盯上了一个16岁的懵懂农村少年元凤鸣,故伎重演,以帮助找工作为由将其介绍到煤矿赚大钱而取得了他的兴趣和信任。
首先,在小吃铺要啥给啥的吃了个饱,又给他办了个假身份证,元凤鸣就成了宋金明的侄子。三人来到偏远的一家小煤窑干起了挖煤工人。
在取得黄矿长的信任过渡中,元凤鸣的好学、纯朴、天真,加上日常生活对“叔叔”的体贴,令宋金明想起了自己正在念书的娃儿,不免生出了恻隐之心,在经过了很讲究的什么“送终酒”、又让元凤鸣“做了一回男人”后,还是迟迟不忍下手。
唐朝阳不干了,这是一个心狠手辣、冷血阴险的恶魔,在把宋金明拉到无人处激烈的争论中,听到宋金明居然说:“我看娃儿这么小,挺可怜的。”
唐朝阳嗤之以鼻,驳斥说:“你可怜他,谁可怜你唻?”于是,两人的矛盾日益激化,逐渐貌合神离。
终于有这么一天,唐朝阳给出的最后期限到了。宋金明也是需要钱,犹豫不决。
在矿井深处工作休息时,按照以往惯例,唐朝阳暗中拎着尖镐,阴险地问元凤鸣:“凤鸣,想家了吧?”凤鸣期待地说:“想”。唐朝阳说:“你叔今天就送你回家吧?”凤鸣无奈地说:“可工作木完,工资还木发唻。”宋金明在他俩中间露出一丝丝冷笑。
唐朝阳不再耽搁,对元凤鸣最后说:“叔现在就送你回家!”说着,声东击西,一镐头把毫无防备的宋金明照头上打倒了。他一来是因为俩人已经闹掰成了潜在威胁的仇人,二来想独吞这笔两人的赔偿款。
当时,元凤鸣就惊呆了,下意识后退着。唐朝阳拎着镐头一步步逼近,他就像猫捉老鼠一样,既要满足口腹之欲,还要看到惊恐万状的元凤鸣绝望的样子游戏一番,满足精神享受。
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次的唐朝阳作到头了!被他打倒的宋金明由于头戴安全帽护着,没被打死,这时候从昏迷当中醒过来,踉跄着站了起来。这也是天意,要借他报应在万恶不赦的唐朝阳身上。
唐朝阳只顾游戏,一步步慢慢逼近元凤鸣,没发现后面的宋金明正戏剧性的也在逼近他,就在那一刹那,宋金明的镐头先落下了,重重地将唐朝阳连一声惨叫都没发出,就闷声倒地被打死了。
元凤鸣望着眼前的一切完全震惊了,无法用语言形容当时的心情,他望了望手持尖镐的“叔叔”宋金明,转身没命地往洞外跑。
宋金明由于被打成了脑震荡,刚才回光返照的精神很快收回,没走几步扑通一声倒下再也起不来了。
元凤鸣惊慌失措的跑到洞口,正赶上整个煤窑要爆破,动员全体成员出离井口。待爆破员核实了里面再也没人后,按下了爆破按钮。
矿长办公室里,长的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的黄矿长,啪啪拿出两沓钱砸在了桌子上,蛮横无理地对元凤鸣说:“事先讲好的,每个人三万!”
元凤鸣笨嘴笨舌,不会表达,只是因为不是自己的钱就不愿接受。黄矿长火了:“你不是他们亲属吗?你是嫌少是不?合同上白纸黑字,再清楚不过,想多要,没门!”随后怕摊上事儿,惹上更大麻烦,不容元凤鸣再多解释什么,威胁说:“打包回家,赶紧给我走人!”
平时做饭的马大姐非常善良,和元凤鸣日久天长建立了友谊。她好心劝说元凤鸣收下这钱,回住处帮着打包乘车离开了矿区。
在火葬场,昔日作恶多端的唐朝阳、宋金明盖着棉被遮着全身,只露出穿鞋的两只脚,被工人直挺挺的推进了焚尸炉。元凤鸣背包里揣着六万元钱,此时此刻,他陷入了沉思,经历了人生这样重大的事故,他的生命又成长成熟了许多。
他看看焚尸炉,抬起头来望着火葬场的大烟筒,里面正咕咚咕咚的往外冒着刚刚被焚尸成灰两个人的青烟,逐渐消散,化为乌有……
很多人眼光短浅、鼠目寸光,以为做诚实人吃亏。是吃亏,但是“吃小亏,占大便宜”;这就是“吃亏是福”的道理。
神看好诚实的人,《诗篇》五十一篇第6节说:“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
“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都要爱祂!耶和华保护诚实人,足足报应行事骄傲的人”。“我眼要看国中的诚实人,叫他们与我同住。行为完全的,他要伺候我”。(《诗篇》三十一篇23节,一百零一篇6节)
《箴言》二十八章20节的话,果然在以上的故事里应验了:“诚实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
主后年9月12日创作,年1月1日07:49:18修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