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美联航暴力驱逐乘客rdq

当地时间27日,“美联航暴力驱逐乘客”事件中越南裔乘客的代理律师给所有参与报道的媒体记者,包括新华社驻芝加哥记者,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双方和解了!

也就是说,美联航向美籍越南裔乘客杜成德医生(Dr.DavidDao)支付一笔赔偿款,双方达成庭外和解。

消息一出来,网友们就炸锅了:

两颗门牙被打掉、鼻梁骨折、脑震荡,就算真的赔1.4亿美元,你觉得合理吗?

不少网友说如果给我这么多钱那我宁愿挨顿揍,当然也有网友表示不服:

话说这“1.4亿美元”的出处是哪里,小编也很好奇。

反正据新华社驻芝加哥记者王强说,赔偿金额是绝对保密的,网上流传的任何数字都不可信。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美联航这次是出大血了……

美国华人律师张军表示,庭外和解对美联航比较有利,但代价不斐。美联航公关在处理这次事件上,是灾难性的失败。不只是美国本土,中国、越南,世界各地都在抨击美联航。一旦进入诉讼程序,所有法庭文件都是公开的,可能进一步损害美联航。以庭外和解的方式,与杜成德达成秘密协议,将有助美联航控制局势,“不过这绝对会是一笔不斐的代价。”

暴力逐客事件发生至今只有两三周时间,美联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涉事乘客达成和解实属罕见。美联航这么做是为“及时止损”,因为如果事件再继续发酵下去,美联航的机票恐怕就真的卖不出去了!

先前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美联航首席执行官穆尼奥斯被问及暴力逐客事件是否令机票销量下滑。他的回答是:“这件事以及我方处理方式令我们失信于公众……我怀疑,许多人可能不想乘坐我们的航班。”(这么含蓄,就怕我们听懂么~)

美国华人律师邓洪分析,类似民事诉讼中,从取证到证实航空公司有错,再到达成和解,一般耗时一至两年。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件事给美联航造成公关危机,致其形象严重受损,如不尽快解决与当事人的纠纷,公司生意会被持续拖累、股价将继续下滑。

暴力逐客事件最初爆出时,网上一边倒地谴责美联航欺负亚裔,不少网友评论说,“以为是个开中餐馆的小老头可以随便欺负,结果一脚踢到铁板上!”“不坐头等舱就请不起好律师吗?那是我们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美联航估计很多年没吃过这么大亏了,最近也一改刚开始的强硬态度,拍了个动画宣传片,号称要改善服务:

同时美联航还宣布,限制执法人员上飞机解决安全问题的次数,减少机票超售,加强人员培训,对自愿放弃超售航班乘客的补偿上限提高到1万美元blablabla……

诚意如何,咱不看广告看行动~

在“9·11”事件之后,航空安全成为美国航空业的重中之重,由于压倒一切的安全考虑,航空公司出台了一系列强硬政策。有评论人士认为,美国的航空公司在加强安全的同时忽视了乘客的很多合理诉求,导致双方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

4月18日,39岁的非洲裔男乘客吉马·汉密尔顿搭乘达美航空公司航班从亚特兰大前往密尔沃基。到了预定起飞时间,飞机还在跑道上等待,汉密尔顿内急想要上厕所,便向空乘人员提出要求,但遭到拒绝。

大约半小时后,飞机仍未起飞,汉密尔顿内急难耐,解开安全带,到飞机后侧使用了洗手间。他返回座位后,空乘人员要求他离开飞机。他最终花了三倍的钱重订了另一家航空公司的机票返回密尔沃基。

事后,一名目睹事件全过程的乘客向达美航空公司写了封公开信,指责航空公司做法不人道:在这种情况下,这名乘客到底应该如何做?是自己憋着,使用呕吐袋或者在自己的座位上解决?

美国航空公司21日被曝出,飞机起飞前,一名空乘“暴力拽走一名怀抱婴儿的女士手中的婴儿推车,撞到这位女士,并且差点伤到婴儿”。

如此状况频出,看来改善服务,任重道远。寄语诸君,将为人民服务这条原则放在心里,但愿别再出这些个幺蛾子!

来源:新华国际头条(ID:interxinhua)

监制:李大伟、徐蕊

记者:陈璐、杜鹃、王强、金悦磊

编辑:王丰丰、胡若愚、王朝

视频:周喆

但愿别再出这些个幺蛾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yy/1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