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2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现将李某等人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该名单信息已经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给参与联合惩戒各部门,共同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现公布部分典型案例,希望全社会共同维护良好医疗秩序。
典型案例1:年1月23日至1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院隔离观察时,不配合医务人员工作,情绪激动,打听出诊医生情况,扬言找其麻烦。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
典型案例2:年3月21日下午,黄某、李某因对亲友的死亡存疑,组织亲友多人,用医院住院部一楼大门堵住,医院工作人员移开堵门长凳,造成人员进出不便,医院正常秩序。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对黄某、李某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典型案例3:年5月25日,李某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医三院门前,拦截路人叫卖专家号,扰乱了该地区公共场所秩序。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
典型案例4:年7月15日上午,王某怀疑患有精神病的儿医院治疗存在问题,用胳膊将主治大夫的脖子夹住、另一手拿一把橘黄色约6厘米的美工刀,顶在医生脖子下,持续约5分钟,后被该院其他职工解救,无人员伤亡。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行政处罚。
典型案例5:年8月6日上午,医院7号楼二楼医务部接待室内,就其父亲的手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沟通,后曹某与其发生口角纠纷并使用桌子上的饮料瓶扔到副主任头部,医务部副主任被诊断为脑震荡、头部擦伤、头皮血肿。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对曹某处以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三百元的行政处罚。
针对“医闹”,10个处理方法
01
依法沟通
医生遇到“医闹”,应用事实结合有关法律,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无过错。
案例说明:有一位40岁男患者因右侧上医院口腔科就医,拔牙后仍然疼痛。
医生让其口服卡马西平。后来该患者却因牙齿被拔掉与口腔医生发出纠纷。后经过医学鉴定均不属医疗事故,于是矛盾自然化解。
02
揭穿事实真相
曾有一位30余岁的女性患者,因左额部阵发、电击样痛半年,左眶上切迹处局限压痛来我院就诊,但该患者拒绝做头部CT检查。
临床诊断:左眶上神经痛。患者要求做该神经失活术。术后两个月,她的舅父带领患者医院闹事。
说一个月前,医院,因头痛做头部CT,发现左额部有个脑膜瘤,做手术后病愈。
医院未查出病情属于漏诊,并要医院的一切费用,另外再补偿元。
医院就诊的病历拿出来。上面写着:患者拒绝头部CT检查,并有她的亲笔签名。患者不吭声最后悄悄走了。
03
借助院外专家
一位女患者,左侧枕部头痛半年,左枕大神经局限性压痛,头部CT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左枕大神经痛。她是来要求做神经失活术的。术后三天,她在丈医院闹事,声称术后头晕、记忆力不好、睡不着觉等,是由于手术做坏了的原因,并要求赔偿。
医院医院神经外科钟教授来院指导手术,请她来会诊。
两天后钟教授给这位患者进行了会诊,指出她现在的症状是其原来的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与此次手术无关。有了权威专家的意见,该患者再无辩词。
04
曝光“要钱心理”
医院医疗美容科做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出院三天后,右侧面部、颈部发生带状疱疹,医院承担其诊治带状疱疹的全部医疗费用,并要求赔偿两万元。
对此,院方答应该患医院治疗,医院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患者在该院住院或医疗行为有关,医院自愿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并给予患者相关赔偿。
经了解,医院,其借口要钱的心理昭然若揭。
05
尸检查明死因
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因右侧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3个月低热,经省、医院会诊,考虑可能是个体差异。
建议取出第一次手术放置在脑血管与神经之间,起隔离作用的医用棉片。
院方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协商、征求意见并签字统一,医院两位知名教授做第二次手术将医用棉片取出。
取出的棉医院做细菌学检查,均报告无细菌生长。
术后,某日夜里,患者突然抽搐、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闹事,经有关部门调解,家属同意做尸体解剖,报告为原发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与两次手术无关,家属才停止了闹事。
06
医院会诊
曾有一位40岁的男性患者来我院做例行体检,发现其左上肢三角肌处有一个黑枣大肿物。切除后病理报告为平滑肌肉瘤。
医院专家会诊为“平滑肌肉瘤,建议截肢”。术后,我院将原肿物周围组织送往当地医学院进行病理检查,确认为平滑肌肉瘤。一个月后,患者因听别人说该病可以不截肢,医院来哭闹。
医院携患者单位和患医院进行病理会诊,结果均为“平滑肌肉瘤”,其中五家建议截肢。
医院把结果上报该市卫生局,医院没有责任。
07
主动申请医疗鉴定
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左额部阵发、电击样痛,左眶上切迹处有局限性压痛,一切有关检查都无异常,诊断“左眶上神经痛”。
于左框上切迹处行该神经失活术。术后一个月疼痛复发,到医院复诊: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术后两个月,左上睑下垂。医院闹事并要求赔偿。医院一位医务人员提醒,患者提出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但后来当院方同意鉴定后,该患者又拒绝鉴定。
后经了解,患者担心一旦鉴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用要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为平息纠纷,院方主动提出申请医疗鉴定,结论为不属于医疗事故。
08
积极寻求法律支持
医院神经外科接收了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该患者车祸后昏迷、颅内巨大血肿。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虽经人工呼吸机等积极抢救,但患者神志始终处于昏迷状态。
若干天后,家属要求停止治疗,把患者拉回了家,不久去世。家属复印了病历,最后找到了同样操作、同样风险的九次腰椎穿刺检查中,有一次没有家属签知情同意书的书面材料。据此闹事,要求赔偿。
医院提出医疗事故鉴定,家属断然拒绝,扬言不承认任何医疗事故鉴定,只有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处理才行。最后,交由法院审判,医院没有过错、不承担责任、无须赔偿。
09
正面与媒体沟通
近些年,某些媒体片面报道医疗纠纷。年某市级媒体刊登了《医疗纠纷为何多多》一文,仅以患方的单方面叙述写道“三叉神经没治好,却赔上了一只眼睛”。
而面对该市电视台记者,当事医生准确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并表示希望记者全面、准确、真实地报道此事。此后进行的医疗事故鉴定为不属医疗事故,纠纷终于结束。
10
请警方介入执法解决
年,医院,有患者家属纠集一伙人起哄滋事,向医院制造压力索取赔偿,后经警方调查,该滋事人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予以刑事拘留。
此案随后被定性为“医闹”事件。这是警方首次报道的依法处理“医闹”的新闻,现在随着相关管理部门频繁发文严打“医闹”,警方介入处理解决问题将形成良性机制,从而更好的保障医生的安全和良好的医疗秩序。
来源:院长微课堂
最新政策新闻
卫健委: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迎巨变!编制内外待遇统筹考虑,医生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
医院大整治!10个方面纠正医疗服务不正之风!
必入两网、纳入绩效考核!医疗机构需要注意这几点!
卫健委:医疗服务将接受多元化监管!
医院评审标准(年版)发布!新版有何不同?
国家卫健委: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与医务人员奖金、考核挂钩!
干货推荐
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目标及细化措施
收藏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医院如何开展临床科室大查房
护士长需要避免的10个管理误区
医务人员避免纠纷的28条金标准院感防控与管理76答医院感染防控管理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年版)
收藏!医务人员基本礼仪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十七项核心制度分享医患沟通十医院协会发布患者安全目标(版)(内附详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