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
“青春健康”系列微课
父母为青春期的孩子
做好运动保健
今天推出“青春健康”系列微课的第二板块“青春保健”第二课:《父母为青春期孩子做好运动保健》,授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龚高明。
龚高明,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医院骨科主治医师,从事骨科及显微外科工作11年,擅长骨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在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治,手足显微创伤的修复如断指(肢)再植,创面缺损皮瓣修复及足踝关节损伤方面有一定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手显微外科及足踝外科方向研究。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科普知识传播,医院关于骨关节炎防治的科普知识讲座,闲暇之余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及社区健康义诊。医心为民,不断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
一家长应知青春期孩子发育的特点青春期是人由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既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性与生殖能力的成熟期,又是确立人生理想、培养道德责任感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佳时期。这段时期要经历躯体上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又是将来立业成家的预备期。
青春期女孩月经来潮、男孩发生遗精,家长要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长发育出现第二次高峰,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必要的体育锻炼。
二家长应知运动对青春期孩子的好处1长期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有资料表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青少年比不爱活动者,身高平均增高4-9厘米,体重平均增加4-9公斤。
也就是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其生长发育的水平明显高于不经常锻炼者。当我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跑、跳等动作对于这些骨骼的生长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同时,运动时加快了血液循环,养料供应充分,也促进了骨骼的快速生长,锻炼还使骨骼增粗,增加了它的牢固性。体重的增加,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肌肉的增长,锻炼可以使肌肉发达,肌肉的力量增强,人就变得强壮。
2长期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储备力”,增强体质。
人无论做什么,身体内总要消耗能量、消耗氧,活动量越大,消耗的能量和氧就越多,也就越需要不断的通过血液循环来补充养料。血液循环的中心是心脏,当你进行剧烈活动的时候,它能不能完成补充养料这一额外任务,那就要看它有没有这个潜力了,医学上把这个潜力叫做“储备力”。正常人的心脏储备力的大小因人而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增粗有力,心脏的储备力就强。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肺脏也存在储备力的问题。对于一个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来说,当他们进行剧烈活动时,每分钟的呼吸量较平时可增加10倍,甚至更多。
3长期运动对孩子脑功能的好处。
体育锻炼在大脑发育和支持心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锻炼可以提高运动技能,更好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的注意力技能和改善的学习能力。
4长期运动对孩子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好处。
体育锻炼可以极大地帮助维持心理健康。大脑中的“感觉良好”化学物质(称为内啡肽)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会由大脑释放出来,有助于改善情绪,精力甚至睡眠。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韧性。定期运动还可以缓解女孩的经前期综合症症状。因为内啡肽激素是天然的止痛药,可以缓解抽筋和背部疼痛,并改善情绪。
5改善同学间关系,丰富孩子社交。
如果孩子或青少年感到孤独并且无法结交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他们有归属感和陪伴感。运动,可以减轻一些社会压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他人分享经验,建立融洽关系和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行为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心。它也可以帮助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6长期运动会改善身体形象,
提高孩子的自信。
当您的孩子看到跳舞,跳跃,走路,奔跑,伸展和玩耍的乐趣时,他们更有可能希望一生都喜欢继续保持活跃。在男孩和女孩的青春期前和青少年时期,对苗条或肌肉的渴望通常会变得更强烈。如果您的孩子对这些含义有健康的认识,则会了解它来自健康,平衡的习惯,来自坚持不懈的运动。
三家长应知青春期孩子适合做哪些运动游泳游泳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呼吸系统能力,锻炼全身肌肉,提高大脑功能,增加新陈代谢,提高耐寒和免疫能力,还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等等。从一出生,健康宝宝就可以开始这项运动了。
弹跳运动如跳绳、跳高、跑步等运动,刺激四肢长骨的软骨板快速增殖,有利于长高。
伸展运动单杠引体向上、健身操等,有助于脊椎骨、四肢长骨等拉伸,对长高有利。
全身性活动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增加食欲,对身高增长有利。以上运动不仅有利于长高,强身健体、减肥塑身,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体内毒素随汗排出。且羽毛球运动是一项能够让人眼明、手快、全身得到锻炼的体育运动。
四家长应知青春期孩子运动常见损伤及原因运动性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青春期由于身心发育特点,非常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流血、肌肉韧带损伤、撞伤、挫伤、扭伤、骨折、关节脱臼、脑震荡、内脏破裂等。
发生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够,过高估计自己,心理紧张或急躁,技术要领未掌握或运用好,运动量过大,身体健康功能不良,场地器械和气候条件不佳,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缺乏等。
五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运动损伤急性损伤处理:
1.大量出血的时候,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2.如果怀疑是骨折,就应立即采取骨折的处理方法。
3.如果是轻度的撞伤或挫伤,可用冷湿布敷在疼痛或肿痛的部位。
4.但如果撞伤严重,或是头、胸、腹等部位受到较大的撞伤,应特别注意,因为这有可能出现内出血或内脏损伤的危险。情节严重的体育运动外伤,都应在初步救护的同时向急救中心医院救治。
六家长如何预防青春期孩子运动损伤生理方面
1.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注意身体的全面训练:两侧肢体都需要进行锻炼。
3.身高增长加速时采用伸长肢体练习;(比如跳跃性的练习),身高的增长缓慢后适当增加力量性练习。
4.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重量:避免负荷过大、少用静力性练习(马步站桩、倒立);10岁前不宜负重,12~13岁逐渐增加,15岁后可进行较大重量的练习,动力性练习为主;过早的大力量练习会使青少年过早骨化,一些青少年运动员的骨龄大于实际年龄。
5.注意场地选择,避免在坚硬的路面锻炼。
6.注意膳食要提供丰富的营养。(钙、铁、蛋白质)
7.儿童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关节囊宽松,周围韧带力量较弱。但是牢固性相对较差,在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关节脱位。
8.女性生理期不适合做剧烈运动,生理期因体内雌激素分泌,全身各关节韧带松弛,容易造成损伤。可进行游泳类不负重运动。
心理方面
1.加强身心素质的全面锻炼,提高身心对各运动项目的适应能力,特别是提高心理稳定和调节水平,消除紧张和急躁、粗心等心理现象。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加强易受伤部位的锻炼和准备。掌握好技术动作要领,认真练习,按要求正确操作。
2.加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应急意识。学会和熟练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背部着地,顺势翻滚,而不要直臂撑地。器械练习时特别要注意相互保护,如做单杠或跳马练习时。
3.运动前要进行场地器械及个人服装、鞋子等安全检查,并自我评估身心健康状况,如身体不适、情绪低落、心理紧张、技术掌握不良等,应停止或避免较高难度的体育锻炼项目。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家长要和青少年一起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保证身心健康,顺利渡过青春期,为未来的家庭幸福与事业打下良好基础,对国家、社会多做贡献。
“青春健康”系列微课课程表下期,我们将推出“青春健康”系列微课第二板块“青春保健”第三课,由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龚余丹带来课程《健康用眼,睛彩人生——父母为青春期的孩子做好护眼保健》,欢迎家长们继续收看!
本文版权属于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
图文编排:秋韵
责任编辑:杨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