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虾子草是个中药名字,为玄参科植物泥花草的全草。
泥花草,在泥地里打滚的草,高不过30厘米,长在水田边及潮湿的草地中。全国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年生秃净草本,意思是全体光溜溜,不长毛。
须根多。茎直立或披散,绿紫色,多分枝。
叶对生,叶片矩圆披针形。
枝端开花,成稀疏的总状花序。花萼钟形,绿色。唇形花冠淡紫色,紫白色或白色。上唇2裂,下唇3裂,看起来像帽子又像花篮。里面嵌了两个黄色的雄蕊,各向两边弯曲,如长了两颗奇异的牙。
蒴果线状披针形。种子小而多。花期秋、冬。
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寒、微苦。活跃于心、膀胱经。
心掌管行血,诸疮痛痒皆属于心。膀胱掌管水液代谢。加之甘能补,寒能清热,苦能利湿,故而水虾子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之功效。
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脑震荡,泄泻,热淋,目赤肿痛,痈疽疔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
选方:
1、治喉炎:水虾子草、九龙吐珠、蟛蜞菊、马勃各等量。全部研成末,每次用9g,开水冲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九龙吐珠为马鞭草科植物龙吐的珠叶及全株,能行气活血解毒。
蟛蜞菊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喉炎很拿手。
马勃清肺利咽,止血。
三味与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水虾子草共治喉炎。
2、治急性胃肠炎:鲜泥花草、地耳草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地耳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是治肝胃肠疾病的佳药。
3、治痈疽疔疖,无名肿毒:鲜水虾子草合酸饭粒、食盐各少许,捣敷患处。(《泉州本草》)
4、治疯狗、毒蛇咬伤:鲜水虾子草,捣烂汁泡酒温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5、治破伤风抽搐:鲜水虾子草90g。捣绞汁泡酒服。(《泉州本草》)
6、治脑震荡:鲜泥花草30g,捣烂绞汁开水冲服。(《福建药物志》)
以上便是水虾子草药用选方,你见过水虾子草吗?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