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葛根汤临床运用曾荣修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620143.html

桂枝加葛根汤出于《伤寒论》太阳篇,此方是为太阳阳明合病表虚而设。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与葛根汤病情相似,彼为表实无汗,故方中有麻黄发汗,此为表虚汗出故方中无麻黄,药味俱同只此麻黄一味之差,此方命名为桂枝加葛根汤,其病机是营卫不调,津液不足,经输不利,故项背几几,更盛于头项强痛,因此于桂枝汤中加葛根,是于调和营卫之中生津液以养筋脉而舒其牵引,故太阳中风兼阳明经输不利俱治之矣。柔痉其病机相同亦以此方治之。

方药:葛根25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10g大枣10g生姜10g

方义:本方即桂枝汤加葛根组成。葛根味甘性凉,为阳明解肌要药,能起阴气而生津液,养筋脉而舒其项背牵引为君,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邪,故此方是太阳阳明合病表虚而设,临床中凡属此病机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候以此方加减治之。

举案如下:

一、肩凝

蒋某某女47猪鬃厂

年6月21日,无故项背强痛二、三年,背沉重而冷,双肩沉重而冷痛,最近感冒后,翻身下床困难,病情加剧,目前头痛打喷嚏流清涕,无汗,脉沉,苔白。

辨证:太阳阳明风邪久恋,复加新感,治宜桂枝汤加葛根而解之,此证无汗不用麻黄,因脉沉津液少之故。

方药:桂枝汤加葛根25g二付

年6月23日,感冒好转,背痛下移至腰,微咳欲呕多年,原方加法夏10g二付

年6月25日,感冒愈,仍咳无痰,项背肩痛好转,原方二付

年6月28日,项背沉重冷痛愈,肩微痛,翻身即可起床,原方二付

二、感冒

李某某女53线盘厂(12中对门)

年5月8日,感冒一周,打庆大七针,青微素六针及服西药无效,现头痛身痛项强,发烧38~39度不退,涕稠,溲热,喉微痛无汗,脉缓,苔微腻。

辨证:太阳中风兼邪热入膀胱之腑,虽无汗因津液少,故不能发汗。

治宜:调和营卫,生津液兼清膀胱腑热。

方药:桂枝汤加葛根25g花粉12g滑石30g二付

年5月12日,发烧愈,溲已不热,余症大减。初认为这点药怎能治这样老火的病呢?结果疗效异常好(病人说),原方去滑石,二付

刘某男28红光电机厂

年3月20日,感冒三天,服西药,汗出不少,仍发烧37.9度,头胀痛,鼻塞,项微强,恶寒周身酸软,不思食,口干思饮,溲灼热,脉浮缓,苔薄黄

辨证:太阳阳明表证兼热入腑。治宜解太阳阳明风邪兼清膀胱腑热。

方药:桂枝汤加葛根25g花粉12g滑石30g一付

年3月21日,烧退,溲已不热,诸证大减,原方一付

以上两案病情相同,一有汗,一无汗,方药剂量均相同,疗效俱佳,道理何在?请思之!

三、外伤头痛

张某某女22新津县花桥公社九大队三小队

年8月24日,今年元月26日被汽车撞伤左眼,经抢救苏醒,以后经常头晕痛,有时呕吐,心慌,左眼有时胀痛,颈项酸软,华西医大诊断:脑震荡后遗症,服神调1号、维生素B6安定等无效,经介绍来诊。脉缓长,苔薄白。

辨证:外伤所致瘀血内阻,营卫失调。

治宜:调和营卫兼活血化瘀并加葛根引径药。

方药:桂枝汤加葛根合桂枝茯苓丸(桂枝10g丹皮10g茯苓12g桃仁12g白芍10g)七付

年9月8日,全面好转,原方再服至全愈为止,以后随访全愈。

四、外伤性癫痫

李某某女12中江县北街12号

年6月3日,孩子八岁时在架架车上玩耍,被另一孩子推下车,跌伤头部,六天后开始发癫痫,先头痛后发癫痫,服中西药无效,经刘某某医生介绍来诊。

辨证:由于外伤,瘀血阻滞致营卫不调,神经受损所致癫痫。

治宜:调和营卫,兼和血化瘀,并引药上行。

方药:桂枝汤加葛根合桂枝茯苓丸,三付

半月后来信说:服药后半月时间只发病二次,而且都是上发病,嘱服至病愈为止。

五、感冒兼温热

曾某某男65印刷厂退休,住科大桑校宿舍

年7月30日,感冒数日,服中药无效,目前仍恶寒、出汗,头身痛,微咳,打喷嚏,尿灼热,脉浮长,舌红,苔黄。

前医方用:玉竹、白薇、荆芥、蝉退、防风、桔梗、杏仁、合香、佩兰、楂曲、二芽、粉葛、人参叶、叩仁二付不效

辨证:太阳阳明表虚入膀胱之腑兼湿热。

治宜:只解太阳阳明表邪兼清膀胱湿热。

方药:葛根25g桂枝10g白芍15g苍术10g黄芩12g六一散30g大枣10g生姜10g二付

方解:恶寒出汗,头身痛为太阳表虚,证属桂枝汤,尿灼热是表邪传入膀胱之腑故加六一散,舌苔黄湿已化热,可同时清热化湿引邪外出,苍术化湿加其中,则驱湿之力更强,舌红故加重白芍以清营分之热,脉浮长,浮为太阳,长为阳明,打喷嚏也属阳明,故桂枝汤加葛根,有汗无汗葛根均可加入。

年8月1日,诸症俱减,痰稠,舌红,苔白,脉浮濡,原方加丹皮12g瓜蒌15g二付

提示:

1、本文为原创整理,如有疑问,请联系。

2、切勿模仿使用,医院,否则一切后果概不负责。

厚明福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jc/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