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谷爱凌身上可以看出,最该让孩子学会的是

文|周梵

本文由|周梵(zerofield0)

授权发布

  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了。   谷爱凌以两金一银的卓越成绩,完美收官她自己的冬奥会首秀。   在U型场地决赛前,我就想冠军非她莫属。但没想到的是,她前两跳分数太高,直接提前锁定了冠军。   在举世瞩目之下,在万众期待之下,她似乎无比轻松的就再次拿下了冠军。   她一直在用优秀快乐,刷新我们的认知。1   谷爱凌太耀眼了,映照之下,显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更加的黯淡无光。看到弹幕里满是这样的文字:   “看看人家的18岁,看看我的18岁”。   做父母的羡慕谷燕能养出一个这么棒的孩子,年轻的人羡慕爱凌能有这么好的妈妈,从小就有充沛的物质和高品质爱的陪伴,起点高,人格完整又健全。恨不得希望自己能重新投胎,可以拥有这样耀眼灿烂的人生。   这个世界从不缺卓越的人,但谷爱凌还是如此势不可挡的进入公众视野,还是相当能说明点什么的。   她最让人瞩目的不仅仅是优秀,而是始终保持非常纯粹的自由意志,投入的享受,对自己深刻的爱和不断自我探索极限的野心。   公共事件或者世界名人、领袖是当下集体意识的一种折射,赛斯书里的观点我很认同,哪怕天灾等这样的自然物理现象都是所有人共创的,人的欲望和潜意识的情感与其交融在一起。   其实,天灾最终的结果是一种挑战,目的是重置原本潜意识渴望发生但遭到破坏的生命方向。   《与神对话》里面谈到,神会让希特勒上天堂,并不是希特勒一个人蛊惑了大众,是集体意识提供了纳粹运动的沃土。希特勒只是踏住了时机,但并不是他一个人创造了这个运动,但如果不是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支持他,跟他合作,宁愿屈服,则希特勒什么也不能做。   公共事件也好世界名人也好,都只是你世界的一个图腾,谷爱凌当然也不例外,你才是你世界的中心,且永远都是。   那么你准备赋予这个图腾的意义是什么呢?你会用这个图腾指引自己去向何方呢?2   对我来说,我非常开心和感激,我的世界中有谷爱凌这样活出自爱的图腾出现,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让我看到人类集体意识的进化来到了一个新阶段,她只是顺应集体意识的一个代表呈现,因为集体意识需要且认同,相应的公众人物才会诞生。   而谷爱凌会得到这么多的   与之相反的,过去太多成就者,不管是企业家、娱乐圈、艺术文学界还是运动界的那些卓越的成就者,呈现的往往是有多么的艰辛、刻苦,甚至多少总有点儿悲壮的感觉。   爱凌身上没有,一点儿也没有,即使在滑雪中数次骨折受伤,三次脑震荡,还有2次出现短暂性失忆,等等这些情况下,她很好的消化了训练过程中的伤病,挑战,枯燥,挫败······能够平和的去看待这些。   她不歌颂痛苦,也不回避它。爱凌知道挑战和疼痛是自我进化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她说“受伤是滑雪的一部分”,但并不会过多的去   谷爱凌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她是一个严格的自爱者,内观者,她所有的动力都是来自于自己,她在采访中用极其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这件事:   “什么让我高兴,我就去做什么”。   这绝对来自于她从小被妈妈所教导的价值观,在她的纪录片里有这么一段内容,爱凌十几岁去参加世界级比赛,看到高手如林的场面,十分羡慕说:   “哇,别人能做,我只能做,我觉得我也应该要做到”。   而她的妈妈说:   “如果别人做三周翻,你也做三周翻,别人从悬崖跳下去,你也跟着跳下去吗?”   爱凌说从那以后,她就明白,别人和她无关,别人可以做到任何程度,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她说:   “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什么阻止了我去做让我高兴的事情。那摔跤,受伤这些可以算作是我的敌人”。   这种极致的内驱化是需要足够的自信和耐心才能被教育出来的。   谷爱凌说:“我想做到最好”。   很多人都想做到最好的,拥有最好的,但这个“最”标准不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是来自于环境,来自于比较。   在中国大部分的教育场景中是,孩子考了99分回来很高兴,父母会说:   “你考了99分,很不错啊。”   但很快接下来会问:   “你们班有几个考99几个考的······什么,有8个考的,那你至于高兴成这样吗?”   优秀不是个绝对数,而是个相对数,你的对标物是什么?   他人or自己。   做父母的没有信心就很容易焦虑,注意力散落到外面纷繁的优秀标杆,无法把注意力收回来去   对自爱者来说做到最好是每次自己的最好,内在的成就,我比我上次做的好,我尽力了,我很满意我自己,然后庆祝自己的突破。接着放下过去,再出发。3   很多人都说“我看谷爱凌的比赛,感觉我比她还紧张”,结果人家稳稳的前两跳就轻松的锁定了冠军。   大家真的很佩服她的那份松弛感,吃韭菜盒子等分数的可爱劲儿,还有在万众瞩目下的稳定发挥。   以及在面对媒体代表的质疑时说:   “我不需要让每个人都对我满意······如果他们不喜欢我,那是他们的损失”。   除了清楚自己出发的动力是什么,同时她有自爱者非常重要的另一个特质,有非常稳定的自我评价系统。   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当下要做什么,有着怎样的使命,不会轻易被外部的声音所裹挟。   面对蜂拥而来的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稳定和准确的自我评价系统时,就会很需要通过外界的声音和反馈,来确认自己、证明自己。   得到更多的   不是优秀了才爱自己,优秀只是爱自己的副产品。   不爱自己的人,优秀了当然也是可以不爱自己的,你会受到更多的期待,更多   不爱自己的人,不仅会被负面的声音裹挟,正面的评价褒奖也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全然的做自己,去发展自己的天赋时是极有可能会做到卓越的程度的,一不小心就能得到   在很多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都有得奖魔咒的说法:   比如诺奖魔咒,还有电影界的奥斯卡小金人魔咒——“得奖衰三年”。   其实这些魔咒本质上是心理原因,很多人从事一个领域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得到那个领域中的最高奖项,而终于来到这一天,终极的狂喜和满足之后,就是巨大的虚无和茫然。   不仅缺乏动力,而且容易裹足不前,怕让他人对自己失望,也怕对自己再次呈现的作品失望。   所以外部的呈现就变成由盛转衰,不仅无法超越之前的成绩,甚至越来越拿不出像样的作品,停滞或后退。   当然,很多人根本不用到这么高的认可和成就才进入魔咒,可能稍微得到一点荣誉、成果和认可就把自己给端起来,放不下了。   之所以容易被外部的声音裹挟,或是因为害怕失去,你力量和自信的立身之本不是自己长出来的,而是依靠在外面的认可;或是另一种,曾经没有依靠,但得到时被诱惑,然后开始迷恋它。   被   还有些人隐隐知道自己可能会迷失,会执迷,所以干脆就不敢触碰沾染一点儿他人的认可和期待,表明上看似无欲无求,本质上一样是另一种被裹挟。4   而且谷爱凌的自爱和内心的稳定,并不是以收缩自己世界的范围换来的,虽然很多人是这么干的。她同时又表现出对外界非常强的联接力和热情。   这是因为她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爱,但不是溺爱,这里面有深刻的允许理解,但没有纵容。   有一次谷爱凌练习中摔倒,导致短暂性失忆,那一刻她很恐惧不安,边哭边问妈妈:   “为什么我在中国,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她大哭不止,然后对旁边做纪录片的跟拍摄影师说:   “你们别拍了,尊重下别人”。   这时候妈妈说:   “你别管别人,你管好你的头”。   这真的是内心强大且有智慧的回应,提醒孩子,去   脆弱可以,但妈妈不认为孩子就是一个虚弱的孩子,这个世界没必要照顾她,按她的想法去配合她,她要做的永远是   但凡妈妈多一点儿的担心和恐惧自责,就做不到这样。   而且在爱凌成长的过程中,妈妈谷燕在每个滑雪季的周末都要带着女儿来回开8小时的车去雪场练习,持续了十年之久,但她说:   “我正好喜欢滑雪,还有个人陪我一起滑,还滑的比我更好,这多好啊。我不需要你感谢我,我谢谢你就行”。   这是自爱力多强的妈妈啊,每一个付出都是基于自己的需要自己的选择,没有一点儿牺牲感和付出感,更没有用自己的付出去给孩子一点情感或道德的压力。   所以,谷爱凌从出生开始,就拥有一个自爱力爆表的妈妈,而且根据依稀的片段和爱凌对外婆的描述,我大胆的猜测一下她的外婆应该也是一个自爱力很高的人。   这就是爱的家族积累和传承,自爱力一代一代的在谷爱凌的家族中迭代,经历几十年到了谷爱凌这里,给她的起点不止是物质财富,还有学识眼界、生命经验等各种资源,还包括爱自己的能力,所以她天生就知道爱自己,然后她又在新的时代融合自己的天赋继续发展,成长了18年。   注定是开挂的一生。   谷爱凌是妥妥的爱的富二代,甚至富三代。   最大的自爱,就是在对自己深度的了解,并直面和尊重的前提下,不断突破挑战自我,并在个人成长上秉持最大的野心和想象力。5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看了她的记录片,还找了不少她的资料,我发现在很多层面上,谷爱凌在做事,面对挑战和选择的态度上自爱的更纯粹。   作为自爱力理论的创始人,我不得不赞叹,她真的是天生本厚。   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没有这么好的先天资源,成不了爱的富二代,甚至富三代。在18岁的时候就可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都可以成为爱的富一代。   并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一个人的天赋,除了他有什么,还有他没什么。   而我的天赋恰好来自于我没有谷爱凌那样的先天条件,曾经长久联接不到自己,总是在外面找标准,陷在自我怀疑和焦虑中。在走上心理学道路后慢慢学着去接纳自己,摸索着做到爱自己的。   所以我可以联接不自爱的世界和爱自己的世界。并运用这种天赋去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帮助那些和我有着相同经历的人。   回想一下我真正去践行自爱力,做的比较好的状态,大概也就是从33、34岁才开始,满打满算也不过七年的时间。(好,这下彻底暴露年龄了)。   但这七年,已经让我达到了以前从来没敢想过的生命高度。   那如果我也以这样的状态继续生长18年,或是28年,那会是什么样呢?   不敢想象,那会如何。   那你呢,你学会爱自己了多久,你对在全然自爱的状态中生活了数年之后的自己好奇吗?   谷爱凌的横空出世代表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优秀和成功不再是唯一重要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如果要用快乐、幸福以及爱的能力做代价,那样的成功还有意义吗?   谷爱凌给了大家探索,即能享受人生的同时又能追求自我超越的道路很大信心,痛苦不再是获得卓越的唯一途径。   如果你因为她的出现,而更相信爱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痛苦和恐惧的力量,那么她作为进入你世界的意识图腾,这已经意义非凡了。来源:周梵(zerofield0)让我们更勇敢地投入每一段关系!原文标题《谷爱凌的成功秘诀:她只是比我们更会爱自己而已》转载已获授权。编辑:白杨

慢童年

nian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jc/11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