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疾病的原理是纠正阴阳的偏胜偏衰,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通过调动自身免疫抵御疾病,恢复健康。
1、关于慢性病患者调理1个周,病情没什么变化。
这类患者想通过一个疗程的药(或针灸等)解决问题,有点急功近利。——原因在于事物发展有个过程,虽然目前你的临床症状变化不大,但是经过不断的调理,你的身体正在由量变走向质变。就比如冰山一角,患者看的仅仅是这个冰山一角(觉得问题小),其实冰山一角下面是个巨大的冰川。医生要想解决这个冰山一角,是通过想办法融化整个下面的冰川(而我们知道只有大部分冰川被融化掉,最上面的冰山一角才会最终消失),所以需要一个过程。正所谓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
2、用药后原先症状加重。
拿我擅长治疗的咳嗽举个例子。有许多咳嗽的患者服药几天后咳嗽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原因在于咳嗽本身是一种保护性动作,中医治疗可以增进人体免疫,抵抗外界病邪(比如风、寒、燥等等),人体免疫增强了,咳嗽频繁不断排出体内致病邪气(可理解为肺宣发与肃降作用的增强),一般经过1-3天时间,就不咳嗽了,疾病向愈了。当然,只是一小部分患者是这样,感受了实邪,所以咳嗽厉害;中医辨证属于日久咳嗽的,久咳必虚,所以中医通过补虚(比如培土生金等法)治疗的,咳嗽一般不会有突然加重的过程,治疗起来是一直减轻的。
再举个例子,拿我比较擅长治疗的小儿湿疹来讲,如果这个湿疹是由于体内蕴含热毒,在用了治疗湿疹的药反而更厉害了,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于药物透发体内湿热毒邪,一般经过较短时间后慢慢的皮疹就逐渐消退了。这种湿疹往往病机较为复杂,或合并患儿饮食不注意、过敏体质等问题。
对于因小儿皮肤发育不完善,捂热、接触潮湿环境等单纯的湿疹、热疹、尿布疹,用这个小儿湿疹泡浴包洗几次,一般短时间内就消退了。
3、用药后胃肠道变化。
用药后可能会引起胃痛、腹泻、便秘等情况。比如身体有热证,不可避免的用一些祛火的药就会引起来腹泻;同样治疗寒症用热药,也会引起来便秘的情况。还有一些患者本身脾胃虚寒,吃点中药容易腹胀、胃痛、便溏......。
4、用药后食欲、睡眠情况。
有些患者吃了药后感觉食欲差、睡眠不好,尤其是一些消化系统肿瘤疾病(比如肝癌),其实打个比方,有不少人感冒发烧胃口差——这个过程是因为整个身体调动一切力量去抵抗这个病邪了,所以精神也会萎靡不振、感觉困倦乏力,睡眠也不好等等。战争开始了能好受吗?只有战胜了敌人(致病邪气),精气神才会恢复到一个好的状态上,胃气也渐充盛起来。
5、以上几条短时间内坏的现象不是坏现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如果症状出现持续较长时间。比如咳嗽加重1个多周甚至更久;睡眠越来越差超过1周甚至更久;腹泻超过1周甚至更久;情绪变得抑郁或暴躁超过1个周甚至更久;没胃口一个多周甚至更久等等。都要引起留意,疾病是个动态的过程,治疗上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定要留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