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换一个天才,一万小时成就一个领域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56688.html
适逢最近有了些许空闲时间,于是作为小书虫的我,又开始翻阅起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书籍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突然间,一本由张笑颜编著的《一万小时定律》里面的内容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如沐春风,在此,我也想给各位分享一下。首先,我们可能觉得这世界不公平,在于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有些人即便奋斗了终生,在花甲之年仍需要四处奔波,才能维持的了基本的生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世界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的一天都有24个小时,它并不会因为你是谁,不会因为周边的环境怎么的恶劣,然后它会给某一个人多出一分钟,或者少给一秒钟的时间,而就在这24小时内,你所做出的选择,它早已注定了你的最终结果。

一、用好时间、积累经验、自然成功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对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般来讲,小提琴的学习者大概都是从5岁开始练习,最开始每个人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从8岁开始,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已经长于其他人,9岁时每周练习时间达到6小时,12岁时达到8小时,14岁时达到16小时,20岁时达到30小时。从5岁到20岁的这十几年间,他们的练琴时间已经达到了一万小时左右;于此同时,他们的艺术造诣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成功。美国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曾经说过:“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反复出现。”诚然,一万小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需要心无旁骛地努力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披头士乐队”在到年间五次前往德国汉堡,在红灯区演出了个晚上,每晚演出时间至少5个小时。直到年,披头士乐队累计表演了多场,有的乐队甚至在整个音乐生涯中都无法达到这个数字。最后,他们成功了。连续十三年蝉联《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首位的比尔·盖茨,在大学二年级从哈佛辍学开办软件公司的时候,已经苦练了7年的程序设计,累计超过一万小时。最后,他成功了。音乐神童莫扎特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钢琴,在6岁生日之前,他已经有了小时的练习时间。后来,年仅21岁的莫扎特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第九协奏曲,那时的他虽然年轻,但是练习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万小时。所以,他成功了。象棋神童鲍比·菲舍尔,6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12岁成为著名的曼哈顿国际象棋俱乐部的一员,14岁获得了自己第一个美国国际象棋冠军,15岁获得国际象棋特别大师称号,是当时获此称号最年轻的选手。从国际象棋界的新手到炙手可热的大师,鲍比·菲舍尔也用了十年时间。最后,他成功了。田径飞人刘翔,在年雅典奥运会一战成名,他从7岁开始苦练了十几年,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伤痛和挫折,早就跑过了一万小时。所以,他成功了。当红歌手萧敬腾,15岁开始学习爵士鼓,18岁开始在酒吧、餐厅驻场,每天都穿梭于不同的场子,时间最长的时候甚至超过12个小时。年,他在台湾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惊艳出场,技压群雄,成为流行乐坛的代表人物。显示,他的成功也与长时间的刻苦练习有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就和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则”。这个法则的内容大概是:要想在某一领域成为大师,一般情况下需要大概十年的艰苦努力。人们往往会羡慕那些走在行业尖端、引领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却不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平常人,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具备超越常人的耐心和毅力,肯耗费一万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练习并不断完善自己,由此修成了正果。概而言之,人们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做一万个小时练习,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二、焦点集中、专业应对、果断放弃英国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曾经说过:“如果把战争的原则凝缩为一个词,那就是集中。”其实如果翻阅古今中外的各种兵法,你就会发现其核心基本上就是要善于制造局部优势,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做出必要的让步,以便在重要的地方获得优势。有这样一句话:“你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围着你转;你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你。”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人总是四处观望,想了解别人是如何成功的。但是总是把目光放在他人身上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起码不太容易取得大的成功。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总是发挥自己的特长集中到某一点去创造成功。在晴朗的天气,将放大镜放在报纸上距离报纸一段距离。如果放大镜总是在不断移动,报纸是永远不会被点燃的。放大镜不动的话,你把焦点对准报纸,阳光就会透过放大镜聚焦到报纸上,报纸就会燃烧起来。这就是集中的力量。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专业化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专业化最大的优势就是将全部精力集中于某一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做到优秀。南丁格尔是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但是后来她凭借专业的护理技术被人们誉为“护理学之母”,并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护理学,使护理工作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社会职业。当时战争的死亡率很高,但是大多数战士不是阵亡,而是因为饥饿、营养不良、医院条件差而死。在巴拉克拉瓦战役中,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开始了护理工作。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成百上千的伤员从战场上被运了回来,南丁格尔的任务就是在简陋的环境中把事情弄得井井有条。她和她的团队需要有条不紊地处理战士们的伤口,一旦有什么事情没有准备好,那么一切就要从头开始。如果各种事务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她就会去处理更加危险的事情。在南丁格尔到达战场的第一周里,她有时要连续站立20个小时来进行工作。一位与她工作过的外科医生是这样评价她的:“南丁格尔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人,我曾经和她一起做过很多重大手术。她在做事时会把事情做到非常精准的程度。尤其在面对重伤员的时候,她会俯下身子凝视着他,用尽各种方法来减轻伤员的痛苦。”一个战士这样赞美南丁格尔:“在她到来之前,医院里乱糟糟的,但是她来过之后,这里圣洁得如同一座教堂。”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责任感,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南丁格尔和她的团队使伤员的死亡率从50%迅速下降到3%,成就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神话。所谓的专业精神就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尊重、敬畏自己的职业,具体表现就是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专业精神是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职业生涯时就应该具备的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生都应该恪守的职业道德。年澳网女单决赛对于李娜来说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这是一场耗时2小时40分钟的恶战,李娜两次摔倒扭伤脚踝,医生甚至不得不临场测试她是否被摔成脑震荡,虽然她坚持完成了比赛,但是没能捧起冠军的奖杯。在颁奖仪式前,镜头捕捉到了这一幕;当冠军阿扎伦卡在给球迷签名的时候,角落里的李娜坐在椅子上,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在颁奖仪式上,李娜亲口告诉全场的观众:“虽然我已经不再年轻,但是我明年还会再来!”李娜没有食言,年她夺得了澳网比赛女单冠军,圆了自己的梦想。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困难不在于接受新的思想,而是改变旧的思想。”年,巴菲特买下伯克希尔纺织公司的控制权,当时该公司的账面价值约为万美元,并且经营范围全部集中在纺织业。虽然巴菲特很清楚纺织业前景并不乐观,但是却没能抵御住低价的诱惑。而实际上,伯克希尔纺织公司从九年前就开始亏损,虽然有时也会获利,但也总是进一步、退两步。自从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纺织公司之后就没有赚到钱,即使在纺织业市场大好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后来,伯克希尔试水保险业,尝试进行多样化经营,使得纺织业对公司整体的影响逐渐减轻。但是巴菲特并不想将其出售,因为他认为这个公司是当地非常重要的雇主,管理层应该可以很好地面对困境并设法解决问题,并且员工也能体谅困境并积极配合,所以公司还是能够逐步盈利的。但是最后的事实却证明巴菲特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后来公司不断地耗费大量的资源,还是不能抵抗外国低成本产品的竞争。当时,巴菲特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继续投资,公司将更没有竞争力;如果继续投资,虽然可以维持公司运转,但是根本不能盈利。可想而知,最终的结局是凄惨的。巴菲特买下伯克希尔纺织公司时账面价值是万美元,在拍卖纺织机械设备时,原始成本是万美元,经加速摊销折旧后,账面价值只有86万美元。要知道当时买一套全新的设备也要三五千美元,而整个工厂设备处理之后只收到16万美元。当时一支价值美元的纺纱开价50美元都无人问津,最后以26美元的价格出售,甚至不够支付搬运的费用。可以说,收购伯克希尔纺织公司是巴菲特做出的最不明智的一个决定。巴菲特在总结这次投资之所以产生如此失误时表示,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美国国内纺织业不仅面临着全球纺织产品过剩的激烈竞争,还面临着国外低劳工成本的巨大压力,而伯克希尔公司也不是具备长久竞争优势的企业。虽然巴菲特失败了,但是留给他的教训也是有价值的。在之后总结这段经历的时候,他表示道,一匹能数到10的马是一匹了不起的马,但绝不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家。如果你也犯了一个错误,那么处理错误最好的方法如下:(1)承认你的错误,并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不要妄图把错误转嫁到他人身上,一旦你想要推卸责任,就将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当然,承认错误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找各种借口的人。(2)犯了错误也要学着善待自己。在人生旅途中,这不会是你的第一次错误,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能够正确地对待错误就表示你仍然是一个负责并仔细的人。当妥善处理好错误之后,回想起这段经历,你可能会一笑置之。因此,犯了错误之后不要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要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问题。(3)要及时修正错误,返回正确的路线。修正错误就意味着要改正自己的一些缺点,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把永不出错看成一件好事,而是会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总结,在完成一个事业的过程中,要注意果断放弃与目标无关紧要的大小诱惑,利用自身的专业精神,集中焦点去完成它。三、学会规划、单一专注、简单重复、不断创新在人生规划中,有效的目标要具备可量化和时间限制这两个条件。在确定目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误区:(1)将自己的目标建立在现实的可能上,而不是建立在盲目的憧憬上。(2)要根据自己现有的能力来确定目标,而不是先确定目标然后再去练习达成该目标所具备的能力。你要知道能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练习中得到的。(3)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确定目标,而不是先确定目标然后再寻找能够帮助目标达成的信息。目标一旦确定下来,我们就要将它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一步步达成目标。也就是说确定自己的终极目标,不要太多,一个就可以了。然后把终极目标分解成几个五年至十年的长期目标,然后把每个长期目标分解成两年到三年的中期目标,然后把中期目标分解成几个六个月到一年的短期目标,然后把每个短期目标分解成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所有的目标,不管最终是什么,都要分解到你现在应该做些什么为止。当然,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如果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立即做出反应,让字节集适应变化。在修正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明白你修正的是计划,而非目标。如果更改目标成为习惯,那么你很可能会一事无成。一旦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不能轻易更改,而可以更改的是实现目标的计划。(2)修正目标达成的时间,你可以把时间从一天延长到两天,从一年延长到两年,坚持到最后,终有一天会实现目标。(3)要修正目标的量,但是要三思后行,不要轻易压缩梦想,而是应该新的方法改变现实,达成目标。(4)不能放弃目标,即使屡战屡败,仍可以屡败屡战。对于成功者而言,世界上没有失败,只要不服输,失败就不是定局。实现目标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行动,因为这一步要求你停止梦想而开始实际行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要是想在有生之年实现目标,都需要避免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懒惰,另一个是错误。荷兰的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花了60年的时间打磨镜片,成为第一个用放大镜看到细菌的人,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打磨的不仅是镜片,更是人生。比尔·盖茨说:“如果你想要同时坐两把椅子,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我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我一生只选定了一把椅子。”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辈子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他最喜欢的昆虫。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找到法布尔,向他诉说自己的苦恼:“为什么我每天都把全部精力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从来不敢浪费一丁点儿时间,却没有任何成绩?我在自己爱好的领域里一点成就都没有,这真让人沮丧!”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位乐于为科学献身的有志青年。”听到法布尔的肯定,年轻人非常激动,说:“您说得太对了。我热衷于科学,也喜欢科学,对音乐和美术也有浓厚的兴趣。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这些爱好上了。”这时,法布尔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放大镜,在阳光下让它在地上聚焦成一个点,对年轻人说:“尝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就像放大镜一样,你就会找到没有成绩的原因。”数学家陈省身生前曾经对人说过,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研究数学,并且他要求自己:一生做好一件事,这也是他的唯一信条。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发现,普通运动员更喜欢练习自己已经掌握的动作,而优秀运动员则更喜欢练习各种高难度动作。也就是说真正的练习并不单单只是完成一定的运动量,而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想取得长足进步,那么就应该在学会某个东西后,就不再继续浪费时间,而是马上转入下一个难度的练习。如果坚持用这种训练方法,那么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钢琴王子郎朗有着一段刻苦练琴的历史。他的童年是伴随着钢琴一起成长的,几乎每天早上五点半爬起来练琴,每天的练琴时间长达6个小时。郎朗4岁开始练习钢琴,9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12岁获得德国第四届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第一名及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得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14岁进入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21岁签约世界著名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最受瞩目的艺术家。这一路走来的光辉成就,无一不源于郎朗重复的练习。真正的“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的说法。科学家曾经在音乐学院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分为三组,包括好(将来主要做音乐老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是一样的,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每周上课、学习、练习的时间也基本相同。但是,科学家发现真正决定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比如最好的两个组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另一个组每周只有9个小时。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区分了前两个好的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通过研究数据发现,到18岁,最好的组里的学生平均总共练习量小时,而第二个组是小时。虽然第二个组的学生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惜已经晚了。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我们不难发现,最好的运动员、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人生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做到专一、专心、专注、专业,否则,不可能创造辉煌的成就。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然而人的梦想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去创造出无限的梦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现在我们明白练习的重要性也还来得及。那么从现在开始,每天花费3个小时在你感兴趣的某件事上,十年之后,你也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喜欢的读者给我点个赞,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优秀的作者,以及越来越多寓意深刻的文章。

巴朔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jc/1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