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郭德纲发动的一场战争

这篇关于郭德纲老师的稿件,在我信箱中,整整尘封了六年。

这是六年前,我写得最用心的一篇稿件,从未发表,因为它是为创办一本杂志而准备的样刊例文。

它完整记录了年那场风波的全貌。而今,我们的杂志都已消逝于时光,但那场风波其实并未走远。

昔年之因,今日之果。

郭德纲:那一夜,我又梦见百万雄师

by影徒

在德云社的舞台上,他是当之无愧的国王。众多弟子犹如将相,千万听众好似国民。他的疆土从小剧场的茶座、商演的包厢、蔓延至广袤的互联网。凡有郭德纲相声所在,莫非疆土。

屡屡嘲讽权贵斥责谗奸无人应战后,国王志得意满,隐然以“意见领袖”自居。他以为,他可以挑战传统的话语权。

在年8月,相声国王郭德纲,发动了一场战争。维护弟子暴行,让他遭遇声讨,面对公权封杀,他获得了声援。经历血战、背叛、围城等一系列戏剧化情节后,国王最终踉跄出逃。

他发现,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公众发现,保卫小人物,就是保卫我们自己。1战书

在那个燥热的雨夜,北京三里屯剧场内,许久不到剧场演出的郭德纲,开始说今年来第一段单口相声《张双喜捉妖》。可是主题很快变成了“李鹤彪锄奸”。

当天下午,他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弟子李鹤彪,动手打了上门采访的记者。习惯了娱乐圈种种的郭德纲,以为这不过是一个花絮。他轻描淡写的说“打了就打了呗”。殊不知,他走红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正悄然袭来。

晚8点,三里屯剧场内,震耳的“噫”声响起,如同迎接国王的号角。

轰鸣声中,资深“纲丝”小六把放在台前的录音笔,向前推了几厘米。1分钟后,郭德纲缓步出场,笑容可掬。录音笔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

老郭看起来心情不错。他习惯性的在相声开始前,念定场诗,并聊几句闲话。这是他说单口的传统。历次单口开篇前的闲话,天文地理,时事政治,无不包容,往往辛辣而大胆。

这一次的闲话聊起了家事。郭德纲说,下午家里来了几个记者,直眉瞪眼,憋着劲偷拍,“我有个徒弟叫李鹤彪,实在看不过去了,就给推出去了”。

他并不回避打人的事实,“有时候讲半天理,没用。你给他一嘴巴,他自个找一地儿老实待着去了”。

轰天的喝彩声中,郭德纲谈性高涨,开始把矛头对准记者——咱实话实说啊,有时候记者不如妓女,真的。(观众喊好)。我一直在想,这妓女啊是在红灯区活动;记者呢在绿灯区,他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长达8分24秒的闲话,与相声主题毫无关联,充满了对徒弟暴行的声援。习惯把握观众心理的郭德纲,开始有了误判,他认为所有人和他一样,同意“记者该打”。

于是对于徒弟的暴行,他轻描淡写地说,“打了就打了呗”,并决定给这个此前毫无名气与江湖地位的弟子,办一个相声专场,“就叫智斗歹徒民族英雄专场”。

这不仅仅是个玩笑,8月2日,德云社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hy/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