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评专家
赵金忠
赵金忠,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著名国际关节镜外科杂志《ARTHROSCOPY》和运动医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SPORTSMEDICINE》编委。
接上文:运动医学最新进展上篇
JBJS——运动医学的研究进展
下篇
本文更新的内容主要以年以来,在运动医学领域发表的高质量文献为依据。尽管这篇综述无法对运动医学所有相关的领域进行详尽的描述,但是主要列出了许多相关性的关键文章,包括多篇来自美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JBJS)、北美运动医学杂志(TheAmericanJournalofSportsMedicine)以及关节镜外科杂志(Arthroscopy:TheJournalofArthroscopicandRelatedSurgery)的I级和II级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
肩关节肩关节不稳定
一项针对身体接触性项目运动员进行关节镜治疗肩关节不稳的系统回顾发现高达18%的失败率。该系统回顾中,排除实质性骨缺损的患者,选择侧卧位手术,术中至少行缝合锚3点固定的研究,发现失败率为8%。尽管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技术会受到一定的偏倚影响。但是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高风险的患者,通过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和改进手术技术,术后失败率可能会降低。
专家点评:在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方面,不一定都要会“满汉全席”,但是肯定不能只会Bankart修补!该研究提示,针对所有病损的多重修复重建技术是保证疗效的根本!
肩袖损伤
康涅狄格大学进行的一项随机性对照研究,共纳入73例单肌腱肩袖损伤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关节镜下修复,术后分为早期活动组(术后4周内开始主动的肩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和延迟活动组(术后4周开始肩关节活动度的锻炼)。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结果、疼痛、活动范围、麻醉药使用量或影像学检查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西安大略肩袖指数(WesternOntarioRotatorCuffIndex)的研究结果发现,延迟活动组的肩关节活动障碍水平略高于早期活动组。因此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接受关节镜单排肌腱固定的肩袖损伤患者来说,术后早期活动可能并不会对术后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专家点评:单肌腱肩袖损伤,残留肩袖往往具有稳定肱骨头的功能(功能性检修损伤),做各种修复或者康复的对照研究难以发现区别。应当选择巨大肩袖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
肱二头肌损伤
韩国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主要比较关节镜下对肱二头肌腱损伤分别进行挤压螺钉固定或缝合锚固定,并比较术后2年的功能效果。研究发现挤压螺钉固定组(尤其是对于活动要求较高的患者)的解剖失败率较高,但是在功能活动水平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目前肱二头肌肌腱固定的技术多种多样,包括:切开修复、关节镜技术、胸大肌上缘、胸大肌下缘入路等,固定方式也包括经骨隧道固定、挤压螺钉固定以及Suspensionbutton固定等。今后的研究将主要集中于比较不同手术或固定方式的功能和临床效果,并且更好的评估不同固定技术的适应症和效益成本等方面。
专家点评:理论上肌腱端植入隧道能获得腱骨愈合,而锚钉固定只能获得肌腱与骨面之间的疤痕愈合。但是如果用挤压钉隧道内固定可能会造成肌腱切割。隧道内植入且悬吊式固定可能是最佳方法。
髋关节损伤髋关节镜探查的数量也是在逐年递增。Domb等对患者进行一期或髋关节镜翻修探查手术,平均随访时间≥2年,其中例患者接受一期髋关节镜手术,例患者接受髋关节镜翻修手术。作者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表现,结果显示平均随访2年后,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一期髋关节镜手术再转为关节成形术或关节置换的概率为5%。而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再转为关节成形术或关节置换的概率则为11%。一期关节镜术后约有8%的患者需要再次行关节镜翻修手术。总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
专家点评: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前次手术失效是技术问题还是指征问题?我们如何在起步时尽量避免以后翻修的可能?Newman等通过髋关节镜探查来治疗髋臼撞击综合征(FAI),并纳入例翻修病例和例原发病例进行回顾性的队列研究,平均随访时间≥2年,研究结果发现一期髋关节镜探查的再手术率为10%,而髋关节翻修后的再手术率为6%(p=0.07)。与Domb等研究结果类似,患者的术后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一期髋关节镜手术组和关节镜翻修组术后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概率分别为2%和4%。影响翻修手术预后的因素包括:关节间隙增大、盂唇撕裂未修复以及髋关节囊褶皱等。
踝关节损伤一项有关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预防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结果发现:损伤预防方案确实有积极的保护作用。但是这一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目前尚不清楚。但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其他类型体育运动不同水平的运动损伤预防方案的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挖掘。
生物制剂的应用Chahla等进行临床试验的系统回顾性研究(共项涉及人体的临床试验),旨在鉴定富血小板血浆生物制剂的组成成分。研究结果显示:仅有10%的研究详细阐述了富血小板血浆制剂的制备方案;仅有16%的研究展示了最终制成的富血小板血浆产品的成分和定量指标。该文献研究的异质性令人信服。根据不同的研究,总共使用了24种不同的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方案。不同的研究在全血血量、抗凝剂类型、离心速度和时间以及激活血小板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异质性。而且不同研究之间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的成分也不相同。例如,血小板的浓度处于38-*/uL之间。不同研究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性。因此作者强调:在分析富血小板血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结论时应该更加的慎重。
专家点评:在运动医学领域,PRP的使用部位、病种和方式取决于使用者的想象力。但是要科学地得出其有效与否的结论,需要原料(血液)、制作过程和终末产品的同质性。但是,这种同质性根本不可能达到,所以永远无法判断PRP有用与否。信则灵!运动相关性脑震荡运动相关性头部损伤或脑震荡仍然是一个备受甲氧补骨脂素能否治好白癜风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