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亮解读人脑的秘密

知识是怎么储存进大脑的?大家肯定好奇,来认识一下大脑,就能清楚学习的原理。我们先看这张图:

上面像核桃仁的部分是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中间是沟回;右下角是小脑,中间浅绿色部分是脑干。大脑负责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小脑负责运动调节,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上传下达。

人的大脑,从受精卵第三个星期就开始发育,在各个年龄段,大脑重量是不一样的。

出生:大脑重量约为g-g,平均g,约占成年人大脑重量的1/4(不到);

六月:约占成年人的一半;

两岁:约占成年人的2/3;

三岁:约占成年人的3/4;

六岁:和成年人几乎一样。

脑子里是什么东西?神经细胞。神经细胞长什么样?像这样:

这是一个放大了一万倍的人脑神经细胞,像什么?像一棵树,没错像一颗大树。但是别忘了,它也是从一颗小苗苗发展长大的哦!

胎儿未出生时,脑袋发育有三个关键期:

3个月:第一关键期,也叫大脑形成期,这个时期妈妈需要摄入大量的植物蛋白,如大豆、花生、芝麻、核桃等;

6个月:第二关键期,也叫脑细胞分裂期,这时候植物蛋白已经满足不了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动物蛋白,如肉蛋奶等。人脑神经细胞亿个的基数就是这个时候决定的,此后不可能再生了。所以脑损伤是万万不可取的;

9个月:第三关键期,也叫神经协调期,这时候吃什么都不管用了,需要遛胎,养个狗需要遛狗,养个孩子必须遛胎!

孕期9个月的时候,胎位理论上在第30周已经是头位了,胎儿相对来说比较大,母亲遛胎走“三五步”:“走走停”三步,停半分钟左右,走一走再停,又停半分钟左右。当母亲突然一停,受运动惯性的影响,胎儿在胎内会有一个向前惯性碰撞——撞到臀部和后背。撞过之后,毛细血管破裂,皮下出血,其他东西很快被吸收,唯独色素吸收不了,沉淀在皮下。

于是孩子生下来的时候看到臀部和后背的青斑,学名叫“蒙古斑”,只有东方蒙古人种才特有的标志。青斑面积越大、颜色越深,说明这个家伙在娘胎里获得的触觉、本体觉、前庭平衡觉刺激越多,将来读书成绩好的几率也越高!

孩子出生以后,尤其是3个月之后视觉和听觉的发展,迅速促进脑部神经细胞的发展,从刚才的那幅图您会看到,15个月的时候密得像渔网一样。没错!最初几年的发展几乎是“疯长”;2岁时的突触数量达到成人水平;3岁时突触数量可达一千万亿(2倍于成人),活跃程度也高于成人(2-3倍)。

神经细胞有的在出生前已经与其他细胞形成链接,并能支配最基本的生命要素,如心跳、呼吸等,另外的神经则等待后天人为帮助使它们与其他细胞形成链接,以能够认知外部世界并作出反应。

0-2、3岁时期,是婴幼儿大脑爆炸性成长并形成脑神经细胞链接的最佳时期,婴幼儿在3岁时脑细胞能形成万亿个神经链接(成年人大约为-万亿个),这是人生最最最黄金的学习阶段。为什么这个时候开始往幼儿园送,懂了吗?为什么我们特别强调这时候要多陪孩子,明白了吗?

8-10岁左右,就会开始突触联系的“剪枝”过程。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很少使用或不用的突触联系就会萎缩退化;不断被激活使用的突触联系将保留下来成为永久性的联系。突触联系的“修剪”过程意味着什么呢?什么联系被留下,什么联系不被留下,取决于环境刺激和早期经验。从下图能看到,孩子14岁时神经树突的密度反而不如6岁了,就是这个道理。

换句话说,六岁以后,大脑神经树突的数量基本停止生长,脑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了。有人会说:不对啊,我的脸比我六岁时候大多了。那是水,不是脑子进水了,而是脑脊液增加了,防止脑震荡,保护脑子不受伤,脑壳里面瓤的体积没有多少变化。这就提醒人们:孩子6岁之前,摔哪儿千万别摔脑袋;打哪儿千万千万别打头——孩子脑袋周围脑脊液的量有限、保护能力差,外力极有可能导致脑震荡。

也有家长追着问,儿子实在不听话,苦口婆心万般无奈怎么办?揍!揍哪儿?屁股。各位有所不知,屁股有坐骨神经,打完瘫痪也很常见,所以屁股也不能打,只能掐。

老百姓常说头大的孩子聪明,未必!因为脑积水的脑袋还大呢,聪明吗?不聪明,水货。列宁和爱因斯坦的大脑比平均重量还少50g,你能说他们不聪明吗?

大脑聪明不聪明,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上沟回的密度、大小:聪明的人,沟壑纵横;不聪明的的人,一马平川。此外,大脑皮层展开后的面积越大,聪明的可能性也越大。

头型与聪明也有相关性,什么样头型的人比较聪明呢?

老百姓有句话,叫“前奔儿金,后奔儿银,前奔儿后奔儿真要命。”

前奔儿是说额头又高又宽,下雨都不用打伞的人,这样的人聪明。因为额头里面是额叶,额叶是言语、语言、情绪、情感的中枢,额叶发达的孩子,一定能说会道,将来能当官,所以前奔儿如金。

后奔是说后脑勺特别大特别突出,睡觉不用枕头,这样的人也聪明,但不如前奔儿,是第二好。因为后脑里面是枕叶,枕叶是视觉中枢,枕叶发达的孩子,目之所及,即能心领神会。

老百姓还有句话叫“上等人一看就会,中等人一教就会,下等人教了也不会”。没人教怎么会呢?就是因为上等人后脑勺儿大,枕叶中枢很发达,看一眼就学会了,所以后奔儿如银。

过去的师傅收徒弟,首先就要看后脑勺儿,后脑勺儿大就收过来,后脑勺儿平就不收。为什么?因为教起来费劲,所谓“资质平平”是也。

所以,如果孩子前脑门大的话,将来让他学文科;后脑勺大的话,让他去学工科;如果有人头型就那么前后长,南北脑袋,前额下雨不用打伞,后勺睡觉不用枕头,那就让他学理科,进可学工,退可学文,学什么都成。这就是“前奔儿后奔儿真要命”——这孩子将来发展前途无量!

传统文化是非常有智慧的,过去有本书叫《麻衣相面》,看面相就能大概知道一个人的命运。这并非毫无道理的迷信,是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只不过那时候不叫心理学,只是经验的简单汇总。

举个例子,算命先生说一个人命好,会提到“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天庭饱满指的是什么呢?是说额头又高又亮,前面说过,这叫前奔儿,当然好;地阁方圆,方有两点:一是面方,面方则说明前额比较宽,额角饱满,也就是前奔儿;二是顶方,从上往下看孩子头顶,快成方形了。

头颅两侧靠近耳朵的部分叫颞叶,后面叫枕叶,上面叫顶叶,前面叫额叶。能记住什么是各个部分的神经树突的末梢彼此之间建立了暂时神经联系,人脑有两个重要的联络区:颞顶枕联络区和颞顶额联络区,这两个联络区都负责记忆。

颞顶枕联络区在头顶后上方的两个角落,动物犄角就是从这个部位长出来,您不信摸一摸,这两个部位是不是很饱满?——聪明的表现!颞顶额联络区在两个额角,再照一照镜子看看是不是也饱满?——十分聪明!

颞顶枕联络区和颞顶额联络区在头顶表现为这四个点,记忆力越发达,四个点就铺得越开,看上去都快成方形了,这就是所谓的顶方。

地阁方圆中的圆,是指下巴圆。下巴圆说明富态,有脂肪积淀,就是胖,心宽体胖,说明这个人对自己的饮食不去刻意控制,不苛求自己,也会宽容他人。选这样的人当领导最好,跟着他不会太累。

众所周知,由低等动物向高等动物进化过程中,就是大脑皮层在不断地增加,越是高级的动物,大脑皮层的面积就越大,占的体积也越多。

大家看这张图,分别是鱼、青蛙、鳄鱼、鹅、猫和人的脑袋,可以发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大脑所占的面积和体积,大脑皮层是不断增加的。

鱼的脑袋小,大脑皮层小;青蛙比鱼的大一些,所以它是两栖;鳄鱼的大脑皮层更大一些;而鹅的大脑就更为发达了,所以有人用鹅来看家,也有的人用鹅来放鸡。在北京农村,山上人家养鸡,一只鹅可以看管24只鸡,鹅在鸡群附近,黄鼠狼就不敢过来。

而猫又比鹅更聪明,人又比猫更聪明。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幅图:

这幅图分别是耗子、兔子、猫、羊、大猩猩、人和海豚的大脑。最左上角是耗子的脑袋,又小又光滑,处在食物链的最底端,所以猫吃它,蛇吃它,据说广东人也吃它。为什么总被吃?因为大脑小,玩不过人家。

右上角是兔子的脑袋,与耗子脑袋比,不但大,而且大脑皮层开始出现沟回,所以兔子家有三套住房——狡兔三窟。

左边第二个是猫的脑袋,与兔子脑袋比,不但大,而且沟回更多,所以猫比兔子更聪明,何以见得?

兔子家的三套房子都是他们用爪子刨出来的,猫不是,猫用不着自己动爪子,别人房子建好了,它直接去住。而且谁家房子大,谁家吃得好,谁家对它态度好,它就到谁家住,相当于人的二奶,二者性质一样。

甭笑,你想想:你买房要还房贷,二奶用得着吗?二奶和古人的二房一样,有专门的房子,房子弄好,她直接去住就行,根本不用还房贷。聪明的表现!我有时只恨自己生的是个男儿身,唉,命苦,四处打拼。我若是个女的,呵呵!

右边第二个是羊的脑袋,羊的大脑皮层比猫更加丰富,沟回更多,所以拍动画没拍喜猫猫,拍了喜羊羊,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最右下角是大猩猩的脑袋,与羊的脑袋比,大猩猩大脑沟回更多,而且重量、体积也更大,所以猩猩比羊更聪明。你看马戏团里是羊骑猴还是猴骑羊啊?当然是猴骑羊。为何?羊说我善良,非也,脑子不如猩猩。

左下角最后一个是人的脑袋,和大猩猩的脑袋比,人脑不但体积大一倍,重量重一倍,沟回面积也复杂一倍多。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在三十万年前,人类祖先给孩子断奶之后,会用火将东西煮熟、炖烂后再给孩子吃,这样的食物易消化,就能吸收更多的营养用来发育脑袋。大猩猩和猴,他们不会用火,断奶后继续给孩子吃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利于消化,因而他们把更多的精力用来促消化——生长肠子,他们的的肠子大概比人类长1.5米。

所以我们给孩子做饭也要煮熟、炖烂,总是吃生冷的就会只长花花肠子,不长脑子。

      question1

欧洲人聪明还是东亚人聪明?

    

答案是东亚人聪明。研究发现:欧洲人IQ平均,东亚人IQ平均,为什么?东亚人是农耕民族,饮食结构以五谷粮食为主,所以食物金字塔自下而上分别是粮食、蔬菜、肉蛋奶。欧洲人是游牧民族,食物金字塔自下而上分别是肉蛋奶、蔬菜、粮食。粮食是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好吸收,吸收的快,脑袋发育也快;欧洲人恰恰相反。

为什么常说吃肉蛋奶耐饿?实际上就是因为消化吸收慢,所以要让我们的孩子多吃粮食少吃肉。

      question2

在中国人中,是南方人聪明还是北方人聪明?

    

答案是南方人聪明。南方水多,水里鱼虾多,鱼虾里面低链不饱和脂肪酸多,低链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容易吸收,有利于长脑子,所以从今以后要让孩子多吃鱼。

      question3

大家觉得中科院的院士和工程院的院士,其籍贯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

    

答案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爱熬粥,珠江三角洲爱熬汤,反复熬,食物中的多种氨基酸就容易被吸收。所以从今以后给孩子做饭,要多熬粥、熬汤,把您家孩子熬成院士,记得要学以致用哦!

从这张图会看到,功能是分区的:听、看、运动、眼球协同运动、理解、书写以及言语表达等都有对应的功能区。

人人都有这些功能区,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能力却有差距呢?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解剖发现,他们大脑的这一块皮质相对来说密度更大,面积更宽,沟回更加丰富,如此而已。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想办法,把孩子大脑、小脑以及脑干,更多的激发出来,让孩子全脑发育、全面发展。

插图:在在

相关阅读

钱志亮:尊重生命内在节奏

越会撒谎的孩子越聪明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什么是空间智商?如何培养?

孩子很聪明成绩却不好?原因在这儿

专题回顾

:发送“孩子”,钱老师教您换一种方式爱孩子。:发送“手指操”,跟着钱老师一起做亲子益智健脑手指操。:发送“父母课堂”,科学育儿经,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hy/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