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时候最纠结的事情就是长大后到底是去清华还是北大,长大后这个烦恼终于解除了,很多人都去不了清华或北大,“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成就自己。”
今年教育部宣布延期一个月,报考人数创新高,空前的竞争压力,考试变化,让很多高三学子难过。但是作为过来人,对高三学子说,多一份时间就多一份希望,坚持住是你唯一的选择。高考一定要加油,高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划算的路。
一、我的故事
高考失利,无路可走我从小就是一个不伶俐的孩子,费了很大的劲儿考上高中,高中的学业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初中,我的高中过得很狼狈,三年都处于一个焦虑状态,对于学习又敬又怕,不敢放弃,知识点又吃不透,不断自责不断自我怀疑,现在想到高中都会做噩梦。
跌跌撞撞走完了高考,结果很不如人意,二本还差几分,只能去三本。最要命的是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不服从调剂,导致被提档后又退档,到最后如果不去专科,我就没学上。
但父母不允许我上专科,三年努力付诸东流,对不起父母,也很绝望。家人让我去复读,我害怕去复读,那种无力感和心痛感不想再去经历,又无路可走,整宿整宿睡不着。妈妈看到我太消沉建议我出去玩,本来自己都内疚,根本不想出去玩。
再这样待在家里面我觉得自己快疯了,没有希望的生活比高三痛苦,至少读书的时候我还有个盼头与信念。为了转移注意力我找了一家工厂,准备把假期干完。
魔幻的工厂生活,看不到希望可能是因为年轻,又是高中毕业的学历,我算顺利入职,第一天就被分配到了相对最轻松的车间,做产品的质量检验。
主管扔了一套旧的防尘服让我套上,一股汗味臭味当场差点吐了,她说没有新的,今天只能将就一下,自己晚上回去洗。带着我穿过了长长的走廊,走到了一个去尘关口,站在里面,打开按钮一阵飓风风吹得我头脑发蒙。
到了工位,每个人座上一盏台灯,周围的人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除了能看到眼睛,不知道眼睛后面是男是女,大家眼神相碰就表示打招呼了,后来才知道里面一半的人都比我小,他们都是初中毕业就招过来了。
在我的意识中,质检就是简单看看,是不是有不合格商品,然而图样图森破,他们的产品是做手机摄像头的玻璃,精度高,有些玻璃特别小,只有小指甲盖的四分之一,需要用无尘布占着乙醚的混合液擦拭干净,在台灯下利用光的衍射反射看玻璃是否有裂痕。
这项工作看上去不太难,然而第一天我的产品全部返工,并且眼睛特别疼,主管说擦拭不干净,合格品和次品都混在一起去了。
第二天,第三天,照样如此,很专心的去做还是不好,我觉得读书不好,流水线也不行,一无是处。经过前三天的摸索,第四天突然开窍了,无尘布只能是半湿,拿玻璃的手法也很重要,这天基本完成了规定的量。
但坐厂车回去的路上,有前辈在车上吐槽已经好几个月没拿到工资了,有人说一天穿防尘服,不见阳光,工作12小时,身体越来越糟糕,我心里一冷,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样的生活希望又在哪儿?
重回学校,后面的路更轻松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就去给我的主管辞职,感谢她的照顾。当天晚上我接到一个男孩子电话,是隔壁的男孩,发现我一天都没到,在主管那儿拿了我电话,我很诧异,拒绝了想进一步的了解,我想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到外面感受了一遭,心里更明镜似的,只有挺过过高考这条路,才会得到我想得到的。
毫无悬念我就复读了,就是再把自己的心放在火上烤一遍,唯一不同的就是,还要承受复读生的压力。
我很感谢我的老师,我每次去问题总是很耐心解答,一点一点从高一的补起来。
最后第二次高考,没有神话没有传奇,我知道自己的资质,考了一所普通院校,我终于有大学可以上了。
大学过得很开心,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毕业后和同校的师兄合作创业还挺成功,后来陪朋友考研结果还考上了,就退掉了股份,重返校园,对我的研究生生活很满意。
很感谢高考,也很感谢一直不放弃的自己,高考是这个世界抛给普通人的橄榄枝。
如果没有后面的高考,我也许会选择厂里的男孩,一直在流水线上疲于奔命,大学里那些可爱的人可爱的风景与我将无缘。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没了当时落榜的彷徨,心态已变得从容。
二、学历是选择的底气
读书是通向世界的路中学学历,我估计真的会一心一意在工厂里面做下去,因为选择面太窄了,活下去更重要。
不要抱怨读书的苦,那是你通向世界的路。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剖析自己是痛苦的,前几天我拿了一笔稿费,很开心和母亲分享,她特别高兴让我继续加油,但是后面的话让我无比难过。
她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你这篇文章的稿费是我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因为受疫情影响,又上了年纪,母亲在家里替别人挖地,50元一天,除去下雨天,一个月工资很难上千。
母亲勤奋而倔强地人,她小时家里兄弟姐妹多,男孩儿有读书的权利,她下面还有几个妹妹,妹妹们都想读书,她把机会让给了妹妹们,她说她心疼父母,再也不去上学了。
这样的“懂事”让她一辈子做着最辛苦的事,拿着最低的工资,真的没有选择的权利。她常给我说,让我多读点书,把她欠缺的那份也补回来。
不吃学习的苦必然会吃生活的苦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因为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生活的苦你就是躺着也会找到你,而学习的苦要自己主动去吃,但谁愿意主动吃苦呢。
该吃苦的时候不吃苦,后面会连本带利的吃苦,并且逃不掉生活的苦。
有人说高考延期,七月太热,有人说太苦太累。
但你所抱怨的备考生活,却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梦想。
前段时间,医院坚持复习的那些学生,没有谁不盼望着回到教室学习备考。
17岁的黄玉婷,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复习,承受身体的痛苦,还是咬牙坚持向前。
与生活的艰难相比,学习的辛苦不值一提。学习的苦,可以选择,而生活的苦,不容选择,劈头盖脸砸下来。
见识过世界的凌厉的人就会明白,所谓学习的“苦”在生活面前只是小小的摩擦,连伤口都算不上。
三、努力读书,通过考试是平凡孩子最好的选择
读书是与命运较量的武器央视曾播放过《翻山涉水上学路》,记录了在一些地区,孩子们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去上学的故事。
孩子们在白浪翻滚的江面上,小心翼翼推着年久失修的钢索前进,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水里。
有的孩子上学更是需要跨过草原、越过山谷,躲避随时可能出现的野兽,饿着肚子徒步20公里。
有划着芦苇小舟,越过多平米的湖面。
也有在零下50摄氏度的严冬里,步行半小时。
这些孩子不是不怕苦,也不是不怕死。只怕一辈子困在原地,失去过另外一种生活的机会。
出身贫寒的孩子心里最清楚:上学,是他们与命运较量唯一的方式。
不上学,就只能终生封闭在这个贫瘠的地方,看不到明天的路。
读书、考试可以缔造传奇《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童年只有赤贫和愚昧。身边是废铜烂铁、桃子罐头、枪支弹药,没有学习,没有读书声,更没有大学。
她一度认为自己的未来就是早早结婚生子,继承父母的工作。她的人生伤痕累累,且遭遇着各种不幸,并且无法抉择。
淤青,擦伤,车祸,坠落,脑震荡,头开花,所有的痛苦一并收下。混乱逐渐蔓延,父亲不顾她的安危将她一次次推向咆哮的轧钢剪刀;一个哥哥屡屡出现暴力倾向,将她的头按进马桶;母亲无视她的委屈与伤害。
直到他看到另外一个哥哥通过自学离开了家,她开始觉醒,只有读书,只有知识才能拯救自己。
在工作的时间偷偷学习,为考试做准备。经过不懈努力,她收获了一个奇迹:大学入学通知书。
生活得以逆袭,她的故事带着传奇色彩,但是教育的光辉不可磨灭。
结语:
读书,高考,真的会让孩子把握人生,少走弯路。生活的苦,是心力的消耗,读书的苦,是成长的收获,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奔跑的人。
读书,是最好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