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ldquo膳食宝典rdqu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足见饮食在生活中的地位。科学膳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吃什么、怎么吃”成了很多人的难题。

时隔6年,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终于更新了!4月26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生命时报》第一时间梳理新版指南与版的区别,并采访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教授,了解修改背后的科学证据和思考。

受访专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

本文作者丨生命时报记者李迪变化一:

6条“核心推荐”变为8条“膳食准则”

仔细对比不难发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信息进行了以下4方面的修改:

01

第一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更新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02

第三条在“多吃蔬果、奶类、大豆”的基础上加入“全谷”;

03

第六条、第七条为新增内容;

04

第八条是对版第六条的再提炼,尤其强调“分筷分餐”。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为何改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杨月欣:目前,营养科学界都更加注重推广健康膳食模式。“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是膳食指南的核心原则,因为除了喂养6月内婴儿的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只有通过合理搭配才能满足营养需求。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也是合理搭配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此次修改并不是说“不再坚持谷类为主了”,而是更加强调膳食模式的整体性作用,突出合理搭配的重要性。

2

膳食准则中为什么新加入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杨月欣:近20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农村居民不吃早餐比例显著增加,零食消费率呈大幅增加趋势。以上进餐不规律的行为可能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另外,居民在外就餐比例明显增加,经常在外就餐易导致能量、油、盐等摄入超标,增加超重肥胖发生风险。

除食物外,水也是膳食重要组成部分,但容易被忽略。我国饮水量不足的现象较普遍,我国2/3居民饮水不足。饮水过少会降低认知能力和体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患病风险。但含糖饮料消费量呈上升趋势,过多摄入会增加龋齿、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这就提示我们应该格外注意“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3

膳食准则中为什么新加入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杨月欣: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应规划好膳食。人们要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挑选新鲜的、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学会通过比较食品营养标签,选购较健康的包装食品。

烹饪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要学习烹饪,掌握新工具,传承当地美味佳肴,做好一日三餐,实践平衡膳食,享受营养与美味。如在外就餐或选择外卖食品,应按需购买,注意适宜份量和荤素搭配,主动提出健康诉求。

4

膳食准则中为什么

格外强调“公筷分餐”?

杨月欣:新冠疫情的暴发提示我们要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公筷公勺、分餐或份餐等卫生措施,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变化二:

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微调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在推荐摄入量有以下几个变化:

第一层:

版:谷薯类~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克、薯类50~克

版:谷类~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克;薯类50~克

第三层:

版: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

版:动物性食物~克,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强调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因为国人吃畜肉较多,特别是猪肉,而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所含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

特别提出每天吃一个鸡蛋,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一些人群担心其胆固醇含量,然而诸多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胆固醇的影响。

第四层:

版:奶及奶制品克

版:奶及奶制品~克

提高了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因为牛奶是优质蛋白质、钙的重要来源,但我国牛奶消费处于较低水平。

第五层:

版:盐<6克

版:盐<5克

版膳食宝塔提高了“限盐”目标,因为大量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多。

变化三:

“1+9”模式,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更细化了

版膳食指南包含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以及9个特定人群指南。

这9类人分别是:备孕和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0~6月龄婴儿、7~24月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一般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素食人群。

新版膳食指南为什么新增高龄老人膳食指南?

杨月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高龄(80岁)、衰弱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加。

这一群体身体各系统功能显著衰退,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慢性病发病率高,对其膳食营养管理不同于刚步入老龄的人群,需要更加专业、精细和个性化的指导。

变化四:

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国外有一些良好的膳食模式为人所熟知,如:欧洲地中海膳食模式、美国DASH膳食模式等。

国内专家们结合我国近期营养调查和疾病监测,发现东南沿海一带(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膳食模式,具有蔬菜水果丰富,常吃鱼虾等水产品、大豆制品和奶类,烹调清淡少盐等优点,且该地区居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率较低、预期寿命较高。

因此膳食指南首次提出以东南沿海一带膳食模式代表我国“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希望发挥健康示范作用,有更好的指导性。

此外,新版膳食指南进一步完善膳食宝塔、餐盘等图形,并拍摄了定量食谱图案、宣传海报以及其他可以呈现的形式,使之更加可视化、现代化。将食谱成品通过图片呈现,以方便大众学习和实践合理膳食,促进“合理膳食行动”落实。

吃饭这件“小”事儿,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慢性病不是一顿饭招来的,想要健康的体魄,一定要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吃动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情。

好好生活,从吃好每一顿饭开始!

「有用就扩散」

来源|好医师[ID:haoyish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低血压

葡萄膜炎

低镁血症

低磷血症

胎儿心脏彩超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神经科普之脑震荡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

一文读懂心源性休克

一文详解干燥综合征

中国1心梗救治日

Bowens,你见过吗?

什么是疣?(寻常疣)

浅谈Takotsubo综合征

HELLP综合征的前世今生

POEMS综合征是咋回事?

“Alport综合症”是咋回事

我是个护士,你会爱我多久?

冠心病,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一分钟让你知道什么是白内障

新冠防控方案(第八版)PPT

美国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中文版视频

脑动脉瘤的发生和治疗动画及护理大全

学会这项技术,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救命

5.17世界高血压日丨健康血压,健康人生

如果不是因为乳腺增生,也许我们已经·····

关于痛风,这篇文章说透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个什么鬼?你们听过吗?

别再催核酸报告了,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什么是声带白斑?哪些人群容易得声带白斑?

世界早产儿日:母乳喂养为早产宝宝赋爱·赋能

情人节“作”死指南,让医生后怕的啪啪啪案例!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Syndrome)?

“世界艾滋病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高三的儿子坚持要学医,医生父亲连夜写出这份知情同意书

注意!反腐新规:医生不许进娱乐场所,办公室不许有未拆封烟酒

“春天到了,我却闻不到花香”—性幼稚伴有失嗅的卡尔曼综合征

抢救几个小时,没保住23岁小伙的命!一定要学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hendanga.com/nzdhy/12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