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两地相继通报的“气溶胶传播感染新冠”案例,引发网友热议。
◆案例一:4月10日,宁波市疾控中心发布,当地某确诊病例乘坐自驾车(开车窗、未戴口罩)进入一地下停车场,同时段内另有2位续发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案例二:4月12日,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紧急提醒,该区一居民未佩戴口罩到户外某处挖野菜,被同时间在该处停留的1名未戴口罩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明确,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
①直接传播: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②气溶胶传播:一般发生在相对封闭、狭窄的环境中;
③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造成感染。
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病毒通过气溶胶的传播更加隐匿。
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空气中的微粒无处不在,构成一个宏大的“气溶胶世界”。病毒混杂于含有飞沫核的气溶胶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较长,但病毒浓度比大飞沫要低。
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大小便(水冲洗)等行为都会产生气溶胶。新冠病毒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或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气溶胶传播就是飞沫传播?
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是有区别的。
飞沫是指人说话或打喷嚏时,从口腔中喷出的液体。飞沫传播距离通常只有几米,一般在近距离情况下发生;而气溶胶可以长期漂浮在空气中,随着风向迁徙,传播距离更远。
虽然如此,相比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病毒载量更低,传播力也要小。
气溶胶传播要满足什么
条件?
病毒排出量多: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等,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时,咳嗽可能会排出较多病毒;
空间密闭、狭小:在厢式电梯、洗手间、影院、飞机等不通风、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气溶胶停留时间较长,周围人被感染的风险会增大。
在户外也要担心气溶胶
传播?
若户外没有风,气溶胶中的病毒载量可能会达到一定的传染浓度。同时,有些人可能对病毒更易感,或是像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微量病毒也可造成感染。
因此,在户外也要规范戴好口罩、做好相关防疫工作。
病毒会通过窗户飘进家?
气溶胶传播要考虑浓度问题。
◆如果在室外,由于空气气流的作用,感染者排出的高浓度气溶胶可以很快被新鲜空气稀释,达不到感染人体的浓度;
◆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环境,高浓度的气溶胶可能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即使感染者已经离开了这个空间,后续进入的人仍有可能被感染。
正因如此,如果楼间距正常且住宅的窗户面向室外,保持开窗和空气流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
反之,在室内含有高浓度病毒颗粒的气溶胶,经过开窗被吹到户外后,很快会被稀释,不太可能造成“跨楼”传播的现象。
气溶胶会停在皮肤、
衣服上?
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大。
气溶胶会通过下水道传播?
含病毒的气溶胶可能会沿下水道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入房间。特别是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在不同房间内空气会相互流动,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如何将气溶胶“拒之在外”?
虽然气溶胶传播增大了防疫难度,但也并非防不胜防。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感染。
一、规范戴口罩
在室内场所,特别是厢式电梯、洗手间等密闭空间,务必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在室外场所(包括有其他人员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田地等室外场所)时,也不要随意摘下口罩。
二、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接触电梯按钮等公共物品时,可携带卫生纸、手套或其他可隔绝物品;直接触摸后要及时做好手部清洗或消毒。
三、请勿随地吐痰
新冠病毒在痰液中可存活39天,建议有痰时,把痰液吐到纸巾里包起来扔掉。这样一方面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传播,另一方面也避免痰液喷溅到身体其他部分后引起交叉感染。
四、每天开窗通风
通风,是防范新冠病毒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否使用空调系统,每天均应通过开门或开窗等方式增加通风量,保证室内全面通风换气;自然通风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换气扇等提高换气量。
五、做好地漏的密封工作
居家防范气溶胶传播病毒,重点区域是各处地漏与卫生间马桶。除了定期消毒外,家中地漏口在非排水时,可用盖子遮挡盖严;便后冲水要盖上马桶盖。
若厨房洗碗槽、卫生间台盆等排水管道,尤其是软管和地漏之间密封不严,可使用胶带将其密封。
结束语
防疫出门戴口罩,不聚集;
开窗户空气流通,勤洗手。
春季万物复苏,病毒也不例外,
请做好个人防护。
·END·
「有用就扩散」
来源|好医师[ID:haoyish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大家都在看
低血压
葡萄膜炎
低镁血症
低磷血症
胎儿心脏彩超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神经科普之脑震荡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
一文读懂心源性休克
一文详解干燥综合征
中国心梗救治日
Bowens,你见过吗?
什么是疣?(寻常疣)
浅谈Takotsubo综合征
HELLP综合征的前世今生
POEMS综合征是咋回事?
“Alport综合症”是咋回事
我是个护士,你会爱我多久?
冠心病,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一分钟让你知道什么是白内障
新冠防控方案(第八版)PPT
美国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中文版视频
脑动脉瘤的发生和治疗动画及护理大全
学会这项技术,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救命
5.17世界高血压日丨健康血压,健康人生
如果不是因为乳腺增生,也许我们已经·····
关于痛风,这篇文章说透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个什么鬼?你们听过吗?
别再催核酸报告了,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什么是声带白斑?哪些人群容易得声带白斑?
世界早产儿日:母乳喂养为早产宝宝赋爱·赋能
情人节“作”死指南,让医生后怕的啪啪啪案例!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Syndrome)?
“世界艾滋病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高三的儿子坚持要学医,医生父亲连夜写出这份知情同意书
注意!反腐新规:医生不许进娱乐场所,办公室不许有未拆封烟酒
“春天到了,我却闻不到花香”—性幼稚伴有失嗅的卡尔曼综合征
抢救几个小时,没保住23岁小伙的命!一定要学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