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不易入睡,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时睡时醒,睡眠不稳,重者可整夜不眠
↓《民间方1.》↓
龙眼肉(即桂圆肉)克,大黑枣克。
将2味去核,洗净,共捣为泥捏丸,每丸重9克,每服1~2丸,日服3次,淡盐水送下。
养血安神。用治气虚心悸,怔忡不安,夜不能寐
↓《民间方2.》↓
干姜粉
干姜30克。
干姜研为细末,贮罐备用。每晚服3克,米汤送下。服药后令患者盖被取微汗,以加强疗效。
辅助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
民间验方。
↓《民间方3.》↓
花生叶10克(鲜品加倍),远志12克
洗净后加水2大碗,煎至1大碗。早晚2次分服,连服3日。
镇静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头痛、头昏、多梦、失眠、记忆力减退。对脑震荡后遗症引起的上述症状,亦有较理想的疗效
↓《民间方4.》↓
鸡蛋粟米粥
鸡蛋2个,粟米克。
将粟米淘洗干净,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快熟时打入鸡蛋,再稍煮即成。晚餐顿食。
补气养血,宁心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之失眠,对伴有体质虚弱者尤为适宜。
↓《民间方5.》↓
蚕蛹浸酒
蚕蛹克,米酒毫升。
浸泡1月后饮用,每次饮2匙,每日2次。
主治失眠。
民间验方。
↓《民间方6.》↓
红果核洗净晾干,捣成碎末(可求助中药店)。每剂40g,加撕碎的大枣7枚,放少许白糖,用沙锅加水g,温火煎20分钟,其汤汁可分份服用。每晚睡前半小时温服,对治失眠效果好
↓《民间方7.》↓
将黑木耳g炒至黑略带焦味,另将黑芝麻g炒香。将焦黑木耳和炒芝麻一同混匀,每次用6g,放置碗中,沸水冲泡,取滤液当茶频饮,每次ml,加白糖适量调味。滋补肝肾,益智强壮。适用于心肾不足、腰酸腿软、心悸不宁、失眠多梦。
↓《民间方8.》↓
大豆浆
大豆60克,白糖适量。
将大豆拣尽杂质,放入容器中,注入清水浸泡,待大豆吸水发胀后磨成浆汁,然后倒入布袋中过滤。滤尽豆汁后,将盛有豆渣的布袋浸入毫升清水中,使大豆中的可溶物和分散为胶体的蛋白质尽可能溶入水中。将2次获得的豆汁倒入锅中,用中火烧至沸腾,趁热加糖即可。上、下午分服。
补益肝肾,补血安神。适用于肝肾阴虚之失眠,对伴有耳聋、盗汗者尤为适宜。
↓《民间方9.》↓
太子参9克,五味子12克,酸枣仁15克
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养血安神。用治心血亏损所致的失眠头晕。
↓《民间方10.》↓
莲子心、灯心草各2克
用开水浸泡,代茶饮
清心开胃。主治心烦失眠,食欲缺乏。
↓《民间方11.》↓
豆蔻牛奶。用豆蔻牛奶治失眠需要准备豆蔻、小茴香、荜茇各15克,牛奶50毫升,将以上3味煎汤取汁,最后加牛奶煮沸10分钟,内服。每日2-3次,每次半碗(约毫升)。此方适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特别是长期失眠的老年患者效果更好。
↓《民间方12.》↓
食疗可治失眠,所用药只有丹参1种。每次使用丹参g,加上猪瘦肉g,以5碗水在锅中熬煮,水开后以中火煮10分钟,再以最小的火继续熬,大约熬2个小时即可(火绝对不能太大),三餐饭前服半碗,服时可加一点儿黄酒或米酒,如果不能饮酒,滴几滴即可。症状轻者,1~2帖即改善,重者服3~5帖也可收到预期效果。
↓《民间方13.》↓
白芷6g,香附粉3g,莲藕6g,甘草3g。放入大茶杯中,加茶叶用开水冲泡饮服即可,茶叶可随意增减。
此方中,白芷其味辛温,能治头痛,有止痛作用;香附粉,性辛,味微苦甘平能治妇人月经不调及一切气机不畅,有散郁闷作用;莲藕甘平活血,能平肝火,使血活而气顺;甘草乃药中之王,能综合各药性;至于茶叶,能止渴,甘苦微寒,有散肝风、清醒脑根之功效。故在情绪不好时泡饮,极为有效,但白芷服多,易使白发增多,茶饮多了,易消耗体内脂肪,故连服3天后,应停10天或半月再饮,较为适当。
↓《民间方14.》↓
五味子蜜丸
五味子克,蜂蜜适量
五味子水煎去渣浓缩,加蜂蜜适量做丸,贮入瓶中。每服20毫升每日2-3次。
辅助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
民间验方。
本方亦适合急慢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服用。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