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春节到了,节日期间,免不了要带宝宝出行,拜访亲戚朋友,传统的新春佳节也少不了鞭炮,烟火。加上节日的气氛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春节期间宝宝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并不少,下面几种意外伤害,给家长们在春节期间提个醒。始终记得安全第一!
一、呛异物宝宝的气管细,吃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呛到,有很大的窒息危险性。在气管异物窒息的抢救中,有“6分钟”的概念,如果超过6分钟,宝宝很难救回来,即便救回来,也很有可能已经造成了脑损伤。因此爸爸妈妈要学会当宝宝被异物呛住后,如何在第一时间将异物取出。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宝宝通过剧烈咳嗽或者是家长的急救将异物排出,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3种急救方法值得借鉴
1、对于较小的宝宝,父母可以用手拎住宝宝的脚使其倒挂,同时使劲往下拍打宝宝的背部;或者用手托住宝宝的颈部,让宝宝往下靠在家长的手臂上,另一只手拍打宝宝的背部。
2、还可以让宝宝头朝下趴在家长的腿上,并且将宝宝的头部放置于较低的位置,同时使劲向下拍打宝宝的背部。
3、对于较大的宝宝来说,家长应该立即站到宝宝身后,进行腹部快速挤压,以排出异物。具体方式是用一个拳头大拇指的一侧顶住宝宝肚脐以上、胸骨中间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用力往上挤压,直到异物被排出。
二、鞭炮炸伤春节,各式各样的鞭炮花炮是熊孩子们最常见的“玩具”,但也是个高危活动。每年被烟花爆竹炸伤进急诊的孩子并不少?对于不会放炮的小婴儿来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也是不小的惊吓和伤害哦。
如果想抱着宝宝欣赏烟花爆竹,最好远距离+隔着一定遮挡物。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避开,就在告知宝宝的前提下用衣物捂着宝宝的耳朵,抱着宝宝快速离开。
总之一个原则:尽量避免离放炮的地方太近。
不管你家的宝宝有多大了,一定要有成人陪着一起去放炮,不仅能时时保护孩子的安全,及时防止意外的发生,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重温童年的乐趣。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含炸药量小,声音小的鞭炮,选择空旷无人的地方燃放爆竹;不能在人多的地方放炮,更不能恶作剧在路人跟前放炮等。
不小心被鞭炮炸伤后如何急救处理
被鞭炮炸伤后,医院就诊,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是王道,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应急措施:
如果眼睛受伤
切记不要冲水,因为水容易与鞭炮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造成眼部酸碱烧伤;
觉有灰尘进入眼睛时,可用常规的消炎或抗菌的眼药水冲洗;
也不能用手揉眼睛,因为眼部伤口受压后可能会扩大;
如果眼睛有出血或更严重情况(比如眼球内容物脱出),可以先用干净敷料盖上,用软绷带固定,医院。
如果皮肤烧伤
切忌涂抹任何油膏;
可以拿冰块用消毒纱布包住做冷敷;
如果不小心烧着了身上穿的衣服,要先迅速脱掉,用自来水冲;衣服脱不下来的话,可以选择就地打滚或者直接冷水冲。
三、不慎跌落家长要冷静,不要立刻冲向宝宝,而是先等待数秒钟,同时留心两件事:
第一件事,记住宝宝跌落的姿势,你要判断宝宝身体哪个部位会受到伤害,如果宝宝受伤严重,给医生描述跌落后的情况也是对宝宝治疗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二件事,要注意观察宝宝跌落后的活动情况,正常情况下,宝宝掉下床由于受到惊吓和疼痛,会哭闹,四肢乱动,那么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要观察宝宝是否有活动不便的地方,以此来判断宝宝是否有脱臼、骨折等严重外伤。脱下宝宝衣服,检查宝宝四肢、头部和身体是否出现任何肿块、瘀伤、红肿、变形:
●如果在头部和身上没有看到任何肿起或者隆起,很可能就没有造成严重伤害。
●如果观察到了明显的淤肿或变形,或者宝宝走路不太正常超过几小时,就应该及时就医。
●评估头部伤害。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
☉头部有出血性外伤;
☉宝宝摔后没有哭,出现意识不够清醒、半昏迷嗜睡的情况;
☉在摔后两日内,又出现了反复性呕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剧烈哭闹;
☉摔后两日内,出现了鼻部或耳内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况。
☉一般如果摔到头部后引起重度脑震荡或颅内出血,会很快发作,最晚也在24小时内就会发作,所医院。
春节还要小心这些玩具气球:气球爆炸声不仅会对孩子耳朵造成伤害,还易使孩子产生惊吓,造成惊吓过度导致发烧等情况。
跳跳床:孩子可能受到的伤害包括骨折、头部受伤、颈部或脊椎神经受伤、扭伤、擦伤。
弹射玩具:男孩子尤其爱玩各种玩具手枪、弹弓类玩具,新闻里报道过多次不慎射伤眼球的案例。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家长们一定不要放松警惕,时刻注意宝宝的安全。意外发生往往就是一瞬间的大意,别让春节变“春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